李嗣業和田珍率兵擊北,張興和論惟貞率兵擊南,兩方衝馳,血流漂櫓。
白孝德自領一隊精騎,持雙矛由西北而入,與李嗣業彙合,瞬而衝殺,使大食隊伍再分。
李瑄從正東殺出,直取大食的大纛位置。
他從破綻處,馳馬而入,鐵甲剛阻,就被李瑄挑在槊刃之上。
他的親衛皆齊心協力,鋒芒甚銳,一入敵陣,勢不可擋。
大食士卒被殺得四方奔逃,不敢接近。
艾布·賽萊麥·赫拉勒見李瑄的旗幟,派遣由百人組成的鐵甲大力士阻擊李瑄。
這是艾布·賽萊麥·赫拉勒麾下最精銳的一支步兵。
“噗嗤!”
數十步外,李瑄見其隊伍整齊,先擲標槍。
純鐵的標槍刺破鐵甲,先斃一人。
又兩迅速連擲三標槍,再斬三人。
大力士隊伍,已然亂了方寸。
李瑄趁機直接衝入。
數根長矛一起刺向李瑄,還有刺向李瑄的火雲馬。
“鐺!”
李瑄一揮馬槊,將這些長矛全部撥開。
“噗嗤!”
他電光火石的一槊刺中,命中一名大食士卒的脖頸,將其挑在槊刃上,然後揮扔出去,砸倒兩人。
又馬槊上舞,輒十數矛摧。
再度下揚,數力士斃命。
身後親衛卷馬而過,用破甲的馬槊將剩下的大力士一一挑翻。
艾布·賽萊麥·赫拉勒又派自己親衛數百騎,這些都是精挑細選的勇士,是大食步兵陣中僅有的騎兵。
本來要護衛他的安全,現在艾布·賽萊麥·赫拉勒知道,沒有第一時間和輕騎一直逃跑,想突圍難如登天。
作為有統帥之能的人,瞭望自己的陣型,唐軍在不斷奪氣、奪陣、奪人,艾布·賽萊麥·赫拉勒自知必敗無疑。
不如讓親衛試一試,能殺掉天將軍,就有渺茫的希望。
“天將軍,我來殺你!”
自小跟隨著艾布·賽萊麥·赫拉勒的親衛長,持鐵矛直趨李瑄。
他不信安拉,隻愛自己的主人,為自己的主人最後一搏,即便死他也認可。
李瑄見一個像模像樣的大食騎兵將領向他殺來,也策馬迎去。
雙方戰馬錯過,李瑄躍馬橫刺,親衛長墜馬身亡。
李瑄繼續陷陣,左揮右擊,大食騎兵迎刃而倒。
哪怕是悍不畏死的親衛,也對李瑄的勇猛懼怕,近身便死,看不到絲毫希望。
李瑄新招募的親衛,變得更為勇猛,有以一當十的氣勢,李瑄所漏兵馬,儘皆被殺。
“完了!”
看奔馳如飛,萬人辟易的李瑄,艾布·賽萊麥·赫拉勒失魂落魄。
殘陽如血,李瑄率領精騎在萬軍之中,出入自若,代表大食步兵,已是強弩之末。
車神塞也率領輕騎入陣,給大食步兵致命一擊。
艾布·賽萊麥·赫拉勒不得不承認,李瑄有天將軍之實。
“維齊爾,突圍吧!我們急行軍,士卒身心俱疲,根本無法擋住唐軍!”
麾下官吏向艾布·賽萊麥·赫拉勒勸說道。
天將軍距離他們不到百丈,士卒被分割成數十塊,放眼望去,幾乎都是他們士卒的屍體。
被唐軍突襲,敗得太慘!
“沒用的!唐軍輕騎太多了,我們都是步兵,已經被圍住,在曠野上怎麼跑?”
艾布·賽萊麥·赫拉勒搖了搖頭。
早知如此,他就不回來支援敘利亞了。
這一次戰敗,能預料到國都將發生地震。
唐軍長驅直入,各縣各行省,一時間難以再湊足兵力阻攔。
起義軍幫助阿拔斯家族,獲得至高無上的哈裡發之位。
才兩年多,阿拔斯家族就這麼回饋百姓的嗎?
“以為是興盛的王朝,誰知是最短命的王朝。天將軍啊!天將軍!”
艾布·賽萊麥·赫拉勒已經不再看戰場,掩麵哭泣。
他對黑衣大食的崛起,不報再任何希望。
如果再給天將軍兩三年時間,一定會把戰旗插在地中海。
他認為天將軍有理由這麼做!
像亞曆山大大帝東征一樣。
而天將軍,將會進行更高含金量,卻能摧拉枯朽的西征。
“維齊爾,我們該怎麼辦?您給個策略,勇士們無時無刻不在死亡。”
官吏們如同熱鍋上的螞蟻,逼問艾布·賽萊麥·赫拉勒。
“投降吧!”
艾布·賽萊麥·赫拉勒又站起來,看了一眼戰場,向麾下說道。
這三個字像抽空了艾布·賽萊麥·赫拉勒所有力氣,說完以後,癱坐在地。
官吏們鬆一口氣,如釋重負,他們也不想死。
他們立刻發號施令,讓麾下步兵投降。
步兵們聽到投降的號角後,立刻放下兵器,跪在地上抱頭。
生怕速度慢了,被唐軍砍死。
至於大食的輕騎,如果沒有被唐軍圍堵,他們斷然不可能投降。
唐軍的輕騎隻是把他們驅離戰場,掩護自家騎兵對大食步兵衝擊,沒有死命去追。
當這些騎兵從探馬口中得知步兵已經潰敗投降,維齊爾生死未卜後,麵容悲戚。
他們來不及傷感,趁著夜色,向伊拉克而去。
五千騎兵,是伊拉克地區,最後的援軍。
他們這一戰,要失去太多太多。
馬蹄留下的腳印,很可能已經不屬於他們。
最後渺茫的希望,就是哈立德·伊本·巴爾馬克所率的七萬兵馬,能戰勝唐軍。
“不久前你是使者,現在你是俘虜,有什麼好說的嗎?”
篝火前,艾布·賽萊麥·赫拉勒被押到李瑄麵前,李瑄向他調侃道。
“敗在天將軍手中,無話可說。即便被殺死,我無怨無悔,我為國家戰死!”
艾布·賽萊麥·赫拉勒硬著脖子說道。
天將軍強大的難以形容,布置軍隊,短時間以極小代價,對大食步兵完成殲擊。
或許隻有安拉轉世,才能將天將軍趕走。
“給你一個活命的機會!宣布投靠波斯王,我保證你還是公卿大臣。”
李瑄向艾布·賽萊麥·赫拉勒許諾道。
艾布·賽萊麥·赫拉勒要是投靠他們的陣營,對黑衣大食有致命打擊。
薩珊波斯也更容易統治境內的大食人和其他少數族群。
“我心中安拉是神聖的……我的家人都在哈希姆城!”
艾布·賽萊麥·赫拉勒前半句說完,頓了一下,又說出後半句。
他不投靠薩珊波斯,重要的是後者。以艾布·阿拔斯的殘忍,得知他投靠薩珊波斯後,一定將他全族屠戮。
“那挺遺憾的!不過我是不會殺你的,會將你交給我們的皇帝處理。”
話隻說一次,李瑄沒有過多強求。
“好!讓我看看大唐是什麼樣子,能親眼見證胡姆丹,也是我的榮幸。”
艾布·賽萊麥·赫拉勒想看看傳說中的大唐。
此時此刻,他已經釋然了。或許他到不了長安,就能聽到噩耗。
“你不會失望!”
李瑄話落,一揮手親衛將艾布·賽萊麥·赫拉勒帶下去。
翌日,士卒打掃戰場。
又隔一日,大軍離開,備用馬馱著戰死士卒的屍體。
回行的時候有不少傷員,還押送著俘虜,攜帶戰利品,所以奔行不快,五天後,才與另一部大軍彙合。
出乎李瑄意外,大食剩下的七萬士卒,像烏龜一樣,高築柵欄,駐紮在阿比瓦爾德河旁。
李瑄得知大食的元帥哈立德·伊本·巴爾馬克是波斯人後,釋放一個大食俘虜官吏,讓他告訴哈立德·伊本·巴爾馬克,限其三日內,向唐軍投降。
如果投降,李瑄保哈立德·伊本·巴爾馬克成為波斯的宰相。
如果不投,等唐軍攻破營寨,雞犬不留。
當然,李瑄沒報什麼希望。
李瑄對哈立德·伊本·巴爾馬克沒什麼了解,隻記得這家夥是曼蘇爾時代的宰相,留下的家族權傾朝野。
哈立德·伊本·巴爾馬克在得知維齊爾被天將軍逮住,五萬支援伊拉克的步兵全軍覆沒以後,差點把膽嚇破。
他聽到維齊爾根本沒對唐軍造成多大死傷,天將軍在戰場上神擋殺神,不像是個人類。
伊薩·本·阿裡說最多百人,就能斬殺天將軍,像是放屁一樣。
而且他這裡的,大部分是誌願兵,拿頭去抵抗唐軍鐵騎和強弩。
不過李瑄承諾讓他當薩珊波斯的宰相,哈立德·伊本·巴爾馬克心中大動。
在大食帝國,他無法想象這個職位。
他從頭到尾,都是靠鑽營和左右逢源上位。
起初選擇呼羅珊總督,然後果斷投靠艾布·阿拔斯。
曆史上,哈立德·伊本·巴爾馬克又精明地押注曼蘇爾,成為宰相。
軍中沒有戰意,不投降,哈立德·伊本·巴爾馬克認為自己必死無疑。
他沒忘記,自己曾是呼羅珊地區的波斯人。
雖然自己的妻兒可能會被處死,然大丈夫何患無妻,他有權力以後,還會有更多妻子、孩子。
如果他戰死了,他的妻兒也不一定活命。
哈立德·伊本·巴爾馬克用這種理由安慰自己,讓自己心安理得。
而且哈立德·伊本·巴爾馬克認為黑衣大食已經完蛋了,在天將軍支持下的薩珊波斯,遲早吞並黑衣大食。
當著眾將的麵,哈立德·伊本·巴爾馬克表麵上義正言辭,絕對不會向唐軍投降,他要為哈裡發死戰。
因為哈立德·伊本·巴爾馬克知道軍中有忠心於哈裡發的將領。
當天夜晚,他謊稱商議軍情,將艾布·阿拔斯的親信將領召入大帳。
然後埋伏自己親衛在幕後,艾布·阿拔斯的親信將領一入座,哈立德·伊本·巴爾馬克摔杯為號,大批親衛將營寨堵住,幕後親衛持刀而出,架在這些將領的脖子上。
在這些將領的大罵聲中,哈立德·伊本·巴爾馬克將他們綁住。
哈立德·伊本·巴爾馬克一宿沒睡,天一亮,他派遣心腹將大營的軍旗降下,並打開營寨,向唐軍投降!
少部分士卒本來躁動,但他們的將領沒有出現,他們以為自己的將領已經同意投降,隻能乖乖走出營寨,將兵器放在一旁。
在得知維齊爾全軍覆沒後,絕大多數士卒,都投降得很乾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