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 裡海以南,哈裡發之死_大唐天將軍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大唐天將軍 > 第三百五十二章 裡海以南,哈裡發之死

第三百五十二章 裡海以南,哈裡發之死(1 / 2)

“波斯人哈立德·伊本·巴爾馬克,得天軍來臨,不敢冒犯,故率領麾下七萬步兵,四千騎兵,向偉大的天將軍投降!還望您能饒恕小人的不敬之罪!”

哈立德·伊本·巴爾馬克手持元帥之旗,向李瑄行禮請罪。

大食士卒已出營寨,丟下武器,向唐軍投降。

表明自己不是詐降,免得讓唐軍誤會。

這是一場很徹底的投降!

李瑄帶著僚屬往那一站,整個氣場都不一樣,那種眾星捧月的威嚴,讓哈立德·伊本·巴爾馬克一眼就知道這年輕人就是天將軍!

中亞、西亞,甚至西方羅馬帝國,都知曉這個大名鼎鼎的稱號。

“閣下睿智,棄暗投明,你一定會身居高位。”

李瑄讓哈立德·伊本·巴爾馬克起身,對他的投降非常滿意。

此次投降,為李瑄節省大量時間,並減少士卒死傷,為他在西亞,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他可以騰出兵力,向安西回撤,並招募兵馬,補全缺失。

李瑄已得到龜茲的顏真卿傳信,有成千上萬的漢人,從中原大地,跋涉到達安西,想要在李瑄麾下從軍,奪定軍功。

那些寶貴的人力資源,李瑄讓顏真卿登記,如有困難,接濟錢糧。以免他們失望離開。

時間已經快進入天寶十二載,曆史變得麵目全非,李瑄遠離長安,不知具體政治。

不曉得安祿山是如何打算。

也不清楚楊國忠和安祿山的矛盾,演變到什麼地步。

或許安祿山已經收伏奚族、契丹,拉攏同羅、室韋、靺鞨,強壯兵馬,提前起兵也有可能。

“多謝天將軍!我一向秉持忠信,定全力輔佐波斯王,將黑衣大食覆滅。天將軍的命令,我會第一時間服從,刀山火海,做所不辭!”

哈立德·伊本·巴爾馬克再次一拜,向李瑄表忠心。

誰都知道,普尚的權力,來自於天將軍。

天將軍一聲令下,哪怕是波斯人,也不敢擁護普尚。

普尚所掌控的每一寸土地,都是天將軍征服的。

薩珊王朝已經恢複,但普尚垂垂老矣,他雖有兩個兒子,但普尚最終能得到多少權力,還要看天將軍的態度。

所以,善於投機的哈立德·伊本·巴爾馬克說話很有藝術,表達出效忠李瑄的話語。

“黑衣大食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我軍前前後後,萬裡奔襲,已一年多時間,師老兵疲。需要向聖人討要兵卒的賞賜,為將士加官進爵,士卒也需要休息一兩年時間,補充損失的兵馬。這樣才能保證一支軍隊的士氣,百戰不殆。”

“而薩珊波斯剛剛複國,官製不完全,百姓未有歸屬感,士卒無遇訓練,國不像國。”

“現絲綢之路封閉,貿易受堵,我會立刻下令重啟絲綢之路,連接至波斯的商貿,使波斯初步恢複。”

“裡海以南,空無防備,那裡也有不少波斯人,可將其招降……”

李瑄沒有多言哈立德·伊本·巴爾馬克恭維的話。

他事先說明,此時唐軍不可能再向西出發。

言一兩年再進行西擴,不過是說辭。

屆時安史之亂來臨,波斯隻能靜靜等待,同時作為河中的屏障,防備大食人。

“天將軍,我敢斷定,艾布·阿拔斯已經焦頭爛額,您隻需要輕輕一推,大食帝國就會轟然倒塌,您的威勢所過,城鎮莫不臣服。”

哈立德·伊本·巴爾馬克心裡打著算盤向李瑄說道。

大食帝國遭受羅馬帝國的攻擊,此時正是時機。

既然已經背叛阿拔斯家族,天將軍又承諾他為波斯宰相,他自然想黑衣大食儘快覆滅。

這樣他能心安!

同時,他還懷著一絲希望,自己的兒子,並沒有被艾布·阿拔斯殺死,等著他去哈希姆城營救。

“越往西麵,大食反抗就越強。這裡大多是波斯人,但靠近伊拉克的地方,多為大食人,那裡是大食教的場地。”

“奔襲數千裡,一旦大食教徒將大唐糧草截斷,我們就會麵臨困境。領兵打仗,在於張弛有度。我的士卒臉上寫滿疲憊,他們該獲得自己的賞賜,這是我領兵的方式。好好鞏固新的波斯,才是你的職責。”

李瑄繼續拒絕哈立德·伊本·巴爾馬克。

打仗可不是兒戲,他清楚大食教忠實信徒的瘋狂。

大食帝國還有那麼多人口,唐軍需要準備,才能長驅直入。

還有不服從大食帝國的總督。

就算李瑄到達伊拉克,大食人會退到阿拉伯半島,就算征服阿拉伯半島,大食人也會退回埃及。

更有與羅馬帝國接觸的威脅。

這一路有多遠,李瑄比任何一個人都清楚。

沒個三五年時間的布置,彆想去完成。

最關鍵是李瑄有自己的大計。

他的心在中原,而非這西亞。等天下安定後,李瑄才會再將目光放在西麵。

“小人聽從天將軍的教誨!”

李瑄這麼說,哈立德·伊本·巴爾馬克也不敢再多言。

確實,新的波斯王朝沒有一點基礎,哪怕強行取代大食帝國,也會造成地方割據。

李瑄又勉勵哈立德·伊本·巴爾馬克幾句。

然後開始下令分配俘虜。

凡波斯人,或者裡海南部、東部的民族,交給薩珊波斯。

由薩珊波斯,編成自己的士卒。

其他俘虜,連帶著與艾布·賽萊麥·赫拉勒大戰俘虜的士卒,加起來有五萬餘人。

這些人李瑄準備投入修理千泉古道。

另外,再分一部分,修古蔥嶺山道。

是一條從疏勒鎮出發,翻過蔥領,到達吐火羅地區的山道,其間孔道百轉,比千泉古道更險絕。

新修古道的俘虜糧食,由粟特、吐火羅諸國供應。

因為這條道對這些國家的商人來往非常有利。

大唐出俘虜,他們出糧,十分合理。

一共三十多個國家和部落,一個國家湊一點,李瑄相信他們會同意。

薩珊波斯的士卒完成改編,軍隊共到達五萬人。

成為大唐的一股助力輔軍。

十二萬大軍的戰敗和投降,像一陣風一樣,迅速刮向諸行省。

天將軍之名,再震天下。

唐軍騎兵,開始出呼羅珊行省,圍堵其他行省城池。

麵對天軍,幾無反抗。

一直到達裡海南麵,厄爾布爾士山脈。

連重鎮刺夷(今德黑蘭),都臣服在唐軍的鐵蹄之下。

這是唐軍騎兵到達最遠的地方,但隻是馬璘率領的輕騎。

刺夷有一個財寶庫,被唐軍輕騎占領。

再往前,馬璘被一夥騎兵偷襲,但很快就將他們反殺。

得知他們是阿塞拜疆總督的人,立刻派探馬彙報李瑄。

但李瑄沒有讓馬璘輕舉妄動。

路上的抵抗還有許多,唐軍不必繼續深入。

裡海南麵的陀拔斯單行省的抵抗明顯多於其他行省,不過馬璘率領兩千輕騎,物資充足,來去如風,可以形容應對。

馬璘還聯係投降的波斯人,將陀拔斯單總督伏殺,更確立裡海南麵大唐的統治。

唐軍隻是輕騎遠征,不參與攻城,為波斯步兵探路。

也迫使這些城邦臣服。

在南麵,車光倩最先率領兩千輕騎,飲馬波斯灣,在車光倩對岸是卡塔裡拉(今卡塔爾)。

距離伊拉克已經不遠,但唐軍隻是一人雙馬的輕騎給大食施加壓力,其他兵種在呼羅珊行省邊境修整。

同時,也掩護波斯人占領城鎮,李瑄收取貴族的“保護費”。

即便李瑄已經有大量錢財,但他認為遠遠不夠。

他心中還有一個計劃,營造出要大舉進攻伊拉克的跡象。迫使大食哈裡發恐懼,向他獻出王室珍藏的金銀珠寶,以及他們的第納爾(金幣)、第爾汗(銀幣,主要貨幣)。

讓艾布·阿拔斯以為,輕騎逼近,是進攻的前兆。

實際上,在唐軍輕騎到達刺夷、飲馬波斯灣前,伊拉克地區就出現大變故。

事情要從艾布·賽萊麥·赫拉勒被逮捕,哈立德·伊本·巴爾馬克向唐軍投降的消息傳到哈希姆城說起。

這則消息,對哈希姆城來說,無異於晴天霹靂。

這代表在帝國東部,難以組織力量,對抗天將軍。

即便唐軍還有很遠,王公貴族們已經寢食難安,他們害怕自己一覺醒來,唐軍兵臨哈希姆城。

天將軍令人談之色變。

誰還能戰勝呢?

距離呼羅珊行省近的總督,早就帶著親信,向哈希姆城逃跑。

艾布·阿拔斯勃然大怒,他失去理智,將艾布·賽萊麥·赫拉勒和哈立德·伊本·巴爾馬克的家人全部抓起來,準備處死。

但艾布·阿拔斯不知自己已經眾叛親離,他的親衛剛準備執行這條命令,卻被一夥不明身份的黑衣人殺死。

帝國接連慘敗,必須有人為此負責,向安拉贖罪。

否則不等天將軍攻來,各地就會發生叛亂。

能負起主要責任,平息百姓、貴族、士卒、教徒怒火的,隻有艾布·阿拔斯。

一切戰爭和戰敗,都應該扣在他的頭上。

這是大食帝國一位英主,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的密謀。

他覺得自己的哥哥,已經沒有資格再掌管黑衣大食。


最新小说: 一人:我堂堂正派,咋全陰間技能 彼岸花開相見兩相忘 出獄後,真少爺他醫武通神 末日美利堅 挺孕肚荒星種地,我被大佬們團寵 混沌凰途逆九天 未婚夫偏心外室?我養太子你哭什麼 雙穿後我和死對頭玩崩劇情 有你無我 燭火映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