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章 貴妃不可留,獻長安城_大唐天將軍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大唐天將軍 > 第三百八十章 貴妃不可留,獻長安城

第三百八十章 貴妃不可留,獻長安城(1 / 2)

“高翁可留下,貴妃不可留!”

李瑄權衡利弊,認為高力士沒有能力幫助李隆基。

這也是承認高力士的恩情。

他準備將李隆基安置在太極宮的甘露殿。

而非興慶宮。

在盛唐,太極宮已遠離中樞,特彆是李隆基統治後期,多年不在太極宮進行祭祀典禮。

正如高力士所想,李瑄不會讓任何一個將領、大臣,靠近李隆基。

這種幽禁,雖會落人口舌,但也是最保險的。

“什麼?你說什麼?”

李隆基震驚地抬頭。

哪怕李瑄說得再冠冕堂皇,也改變不了他想陰謀奪權的事實。

當露出獠牙的那一刻,當李瑄率領叛軍到馬嵬驛之時,就像是董卓和曹操一樣,挾天子以令諸侯。

人們往往怒罵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權臣,但不可否認的是神器被握住,是為正統。

李隆基想挽回尊嚴,但他清楚自己的小命被李瑄握在手中。

他已經失去了許多,難道還讓他失去玉環娘子嗎?

楊玉環兩次遣回娘家,李隆基食不甘味,夜不能寐。

那等滋味,他不願意再品嘗。

“楊國忠玩弄權術,殘害蒼生,虢國夫人、韓國夫人、楊銛、楊錡濁亂朝政,天怒人怨,一切富貴來源於貴妃。即便貴妃無過,也難辭其咎。貴妃娘娘當重回太真觀。”

李瑄鄭重其事地說道。

他看到龍輦中楊玉環我見猶憐的模樣。

那垂眼抬眸的一瞬間,總是令李瑄覺得驚豔,他也永生難忘。

但他是天下人的李瑄,不敢對楊玉環有絲毫想法。

道號太真,這是楊玉環最好的歸宿,本來被罵紅顏禍水,禍國殃民的她,也會因此保住一命。

算是李瑄還了楊玉環的人情。

太真觀雖不在興慶宮中,但離興慶宮隻隔著一條長長的複道。

曾經楊玉環還是太真道士的時候,除了李隆基,沒有人能走這條複道。

隻是現在李隆基將興慶宮中的道觀都交給自己的女兒李蟲娘打理。

楊玉環在黑暗的龍輦中,用明眸望著李瑄。

李瑄像是宣讀她的罪過一樣,令他芳心一痛。

但她也釋然了,無非是花開花落,從此青燈古佛。

她號“太真”的時候,不甘寂寞。現在也許可以潛心修道,為楊氏和自己所犯下的過錯贖罪。

她現在想知道李瑄會如何處理她的兄弟姐妹。

那深邃的眼睛,沐浴月光的身影,她的念想,終是一場錯。

“不可以這樣!七郎,念在我們君臣一場,不要將我和玉環分開。”

麵對李瑄的強勢,李隆基沒有說軟話。但關係到楊玉環的時候,李隆基一下抓住李瑄的手,像以前一樣,呼喊“七郎”。

“貴妃娘娘若不受懲罰,天下將會失望,叛亂也會因此受影響,難以平定。”

李瑄用不容反駁的語氣說道。

“七郎,你這是想逼死我嗎?”

李隆基氣得差點從龍輦上跳下去,他猛然拍著車框,像是要失去理智一樣。

“我也是為聖人考慮!楊氏必除,貴妃當為太真。終南山可以移動,但此事不可更改。”

李瑄一點不擔心李隆基想不開。

他為了自己的江山和自己的生命,會昧著良心處死楊玉環。

曆史上馬嵬驛之變,那佛堂梨樹下的芳華雕零,李隆基在落淚以後,大雨淋鈴,繼續南行。

所謂的生離死彆,也僅此而已。

“你……”

李隆基指著李瑄,憤怒、心痛,他恨李瑄這個叛賊。

恨不得立刻殺死強行分開他和楊玉環的李瑄。

但此不是長安,飛龍禁軍投降,邊軍不再聽他的。

他能怎麼辦呢?

“我願意前往太真觀,為楊氏贖罪。”

最終,楊玉環從龍輦中起身,挪動步伐走出。

就欲下車的時候,她被李隆基一把握住。

“聖人,多謝您的寵愛。國家成這樣,是妾身的罪責,妲己、褒姒亦未有妾身的過錯大。請聖人保重!”

楊玉環拉開李隆基的手,含淚說道。

千裡之堤,潰於蟻穴。楊國忠和五楊在破壞大唐的根基,她明白的時候已經晚了。

一死了之,難以救贖。

今後隻有在太真觀中,寸步不出。

“玉環……”

眼睜睜看楊玉環下馬車,李隆基輕喚一聲。

他害怕李瑄突然翻臉,沒有勇氣強行挽留楊玉環。

“帶貴妃去馬嵬驛輔樓休息!任何人不得擅自靠近!”

李瑄向親衛吩咐道。

“遵命!”

“貴妃請……”

十幾名天策衛,護衛著楊玉環將其送離。

“砰砰砰!”

李隆基望著楊玉環在夜色中的背影,拍著龍輦,絕望無助。

高力士也一臉難過。

他明白李瑄要處置楊氏和楊國忠,聖人必須要遠離楊玉環。

終於,在數十步後,楊玉環頓步回頭,望向李隆基和李瑄的方向。

即便已經是三十八歲的年齡,她依舊非常美,富有成熟嫵媚的風韻,兼以萬種風情。

隻是那雙眼中的淚痕和蹙起的蛾眉,令人心碎。

在轉身的一瞬,淚珠落地。

映襯著誰的影子呢?

李隆基更加悲傷,在黑夜中大叫:“我真是瞎了眼了!”

“將聖人送入主樓休息!”

李瑄知道李隆基在罵他,但他無動於衷,令親衛駕馭著李隆基的龍輦,將其帶回主樓。

“高翁,您也隨聖人一起。”

李瑄親自扶高力士到龍輦上,讓他陪伴的李隆基。

這讓高力士感觸良多!

他認為李瑄是有機會成為諸葛亮那樣的忠臣,可惜誤入歧途。

坐在龍輦上的李隆基,不斷地破口大罵李瑄“白眼狼”。

但李瑄已經離開。

而羅興帶著五十名親衛在李隆基的龍輦旁,他也假裝沒有聽見。

“啟稟李帥,太子早在昨天晚上,就離開聖人的入蜀隊伍,帶著親信家人,獨自北上。”

李瑄剛處理過李隆基的事情,僚屬李紓匆忙向李瑄稟告道。

“太子竟然在昨天夜晚北上?”

李瑄眉頭一皺,看來他的出現,對李亨很敏感,使其偏離曆史軌跡。

北上,多半是北上靈武郡,那裡有郭子儀、李光弼這兩個刺頭。

朔方軍是天下勁旅,靈武又是用武之地。

李亨看中靈武郡的地勢!

“太子不容有失。派遣車將軍選一千輕騎,今夜休息後,明日一早追擊太子。今我歸來,太子無需北上。”

李瑄下達軍令。

他準備拿下長安後,迫使李隆基退位,扶持李亨繼位。

現李亨北上靈武,得知李隆基被他逮捕後,一定會像曆史上一樣“靈武稱帝”。

關鍵是天下士庶都認可李亨為正統皇帝,不需要傳國玉璽,也不需要傳位詔書,隻需要遙尊李隆基為太上皇。

屆時,郭子儀、李光弼等朔方、河東將領向李亨靠攏,李瑄又會多一個大敵。

趁李亨還未稱帝,沒在靈武穩住局勢,必須將他追回來。

“攜帶我的書信,連夜去通知豐安軍使阿史那扶汶。”

李瑄準備修書一封,看看阿史那扶汶是否還在豐安軍。

如果在,讓他派兵堵截李亨。

防止李亨順利到達靈武。

阿史那扶汶是李瑄最早的部下,李瑄認為他不會背叛自己。

和李光弼、安思順這種胡將不同,李光弼、安思順對國家忠誠,有自己的信念,哪怕被賜死,也不會皺一下眉頭。

而阿史那扶汶崇尚勇者,曾與李瑄血戰高坡,生死與共,又被李瑄一手提拔,是李瑄在朔方軍中最親近的部下。

不久後,幾名親衛攜帶著李瑄的書信,快馬離開馬嵬驛。

月亮逐漸向天空正中移動。

李隆基和楊玉環被分彆安置,相隔不遠,再難相見。

兩人今夜,誰也無心入眠。

整個馬嵬驛附近,天策衛輕騎圍追堵截,已經進入尾聲。

不論東南西北,想試圖逃跑的王公大臣、皇子皇孫,都被截堵下來。

連一些宮女宦官都不能免。

他們被安置在馬嵬驛不同的區域,等待李瑄的處置。

此時,他們全部在想李瑄會如何對待李隆基?

會不會製造意外弑君?

天地裂變,山河晃動,風雨飄搖,大唐的路,又在何方呢?

楊氏的重要人物中,韓國夫人、楊銛、楊琦最先被抓住。

虢國夫人下馬車,帶著自己的兒子裴徽向馬嵬驛附近的石頭牆躲藏。

她想躲過追兵後,再尋找脫身的機會。

但她哪能如願?在天網恢恢下,很快就被張小敬帶人堵住。

在虢國夫人不講理的刁罵聲中,她被束縛住扔上馬車。

虢國夫人等四楊和他們的家屬,楊國忠的妻子裴柔,以及大兒子楊暄、小兒子楊朏,連沒有五楊囂張,現任秘書少監的楊鑒和關係稍微遠一點的楊氏都儘被捉拿。

楊氏與宗室聯姻者居多。

如虢國夫人的兒子裴徽娶了太子李亨的女兒延光郡主。

楊國忠的大兒子楊暄,娶延和郡主,小兒子楊朏娶萬春公主。

楊玉環堂弟楊鑒娶承榮郡主。

原本楊錡也娶太華公主,但太華公主已經病逝。

李瑄下令與楊氏有親的公主、郡主,隔開關押。

為了籠絡龍武軍和飛龍禁軍的軍心,為他所用,李瑄令士卒將攜帶的牛肉乾分給他們一些,讓他們到達長安之前,不至於餓著肚子。

已經快餓昏頭的龍武軍、飛龍禁軍非常感激李瑄的乾肉賞賜,紛紛拜謝李瑄,表示願意跟隨李瑄清君側。

李瑄將這兩千多名飛龍禁軍和龍武軍,交給張小敬統帥。

不需要成為他的精銳之師,隻要在他的主力到達長安前,能幫助他管理後勤即可。

翌日,清晨。

馬嵬驛周圍依舊淩亂,朝露未消,浸濕了無數宮人、王公大臣的衣服。

這一夜,隻有互相輪換休息的天策衛能睡個好覺。


最新小说: 帝心不經撩,她踩著白月光上位 海賊:我於頂上繼承白團 亮劍:都穿越了還玩小米加步槍? 是你們要解除匹配,現在又跪什麼 末世綁定大佬,我靈氣爆表躺贏了 文娛:你就是這麼玩音樂的?! 未來編碼者:奇跡 重生饑荒年:帶著妹妹虐渣暴富 超魔術士:開局魔網又崩了 網絡兩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