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守洛陽長久的故事嗎?以前王世充的下場極慘。”
安祿山即便是胡人,也知道洛陽雖是八關拱衛,但卻也是四戰之地。
這些關隘除了年久失修,更是因為戰略意義不大。
敵人八麵強攻,總有一麵會失守。
另外,洛陽雖然糧食充足,那含嘉倉為天下第一糧倉。但若固步自封,洛陽盆地的產糧一定是不夠的。
洛陽主要是漕運便利,大運河可以源源不斷向洛陽運輸江淮、江南的糧食。
一旦放棄向外擴張,漕運必被切斷。
二十多萬大軍,遲早會坐吃山空。
如澠池、新安、洛陽一帶,又是多山地方,這幾個月來,無數百姓跑到山裡躲避戰亂。
一味劫掠是殺雞取卵。
“陛下,臣也知道洛陽難守。但我們不以守衛洛陽為主,隻是收縮兵力。否則兵馬分開,恐再出現河北的結局。待崔乾佑擊敗靈寶的唐軍,就能撥開雲日見光明。”
“趁這段時間,加固洛陽的關隘。令崔乾佑強勢挑戰唐軍,逼迫引誘!”
嚴莊將話說得很好聽,也給出一定理由。
南陽的武令珣、田承嗣雖然能打,獲得一場漂亮的勝利。
但南陽城終究未能拿下。
最近傳出消息,南陽換帥,唐軍聽從於王難得的命令。
王難得的勇猛世人皆知,在範陽起兵前,王難得比郭子儀、李光弼還出名。
安祿山曾向李隆基推薦將領,每每都說其推薦的人勇猛不下於隴右王難得。
更何況嚴莊不清楚李瑄在外麵的布防。
南陽方麵的軍隊一旦失去,洛陽南麵將漏洞大開。
索性提前收縮布防。
“高侍郎,你怎麼看?”
安祿山猶豫不定,問狗頭軍師高尚。
“唐軍自潼關大敗以來,不敢強攻陝郡,顯然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臣隻是擔心唐軍一直與我們耗下去。大軍集中在洛陽,又無範陽、漁陽的音信,長久必喪失鬥誌。”
高尚拱手向安祿山說道。
李瑄是很能沉住氣的統帥。大非川之戰,唐、吐兩兵皆發,對峙於青海,卻拖了幾個月才發生決戰。
現靈寶的唐軍鐵騎,已經駐紮兩個月。
除了平日在黃河上乘舟巡視的士卒和一些探馬外,隻是一些虛張聲勢的操練。
另外,高尚分析過李瑄用兵,幾乎不打正麵決戰。
如果正麵決戰,必然會拖過去,或改變策略。
往往通過迂回、截擊、引誘、圍殲、分割、突襲等方式,將敵人打敗。
如此種種,使李瑄每一戰都能以微弱的損失,獲得巨大的戰果。
“回不了範陽,無法擴張南陽、淮南,陝郡又無勝算,豈不是天亡我也?”
安祿山向胡榻上一靠,大聲悲呼。
一想到此,安祿山就有“突發惡疾”的征兆。
他猛然站起身,死死盯著高尚和嚴莊。
“陛下息怒!如果唐軍一直按兵不動,我們再派武令珣、田承嗣領精銳到陝郡,兩軍彙合一處,直接圍堵唐軍營寨,與其決戰。”
“我們的健兒驍勇,主力猶在,猛將如雲。當年劉邦一敗再敗,依舊再垓下贏得項羽,成為最終勝利者。鹿死誰手,猶未可知!”
嚴莊戰戰兢兢地安慰安祿山。
他埋怨高尚哪壺不開提哪壺,戰局千變萬化,誰知將來會發生什麼?
嚴莊雖然有無儘的憂慮,但他是懷揣希望的。
安祿山聽後,怒氣漸漸消退,又緩緩坐下。
他從起兵以來,一直以漢人為謀主,現在他毫無頭緒。
剛從範陽起兵的時候,燕軍勢如破竹,占領洛陽。
那時的安祿山不可一世,按捺不住心思,在洛陽稱帝。
李瑄西域起兵,已經突襲到河西的消息傳來,安祿山隻是大罵李瑄道貌岸然,加上謀主嚴莊的分析,合縱連橫,堅信勝利者是自己。
當李瑄完成馬嵬驛政變,引誘並擊敗安守忠以後,形勢為之一變。
李瑄就像懸掛在安祿山頭頂上的利刃。
明明燕軍主力還在,勢與力都被蠶食壓縮。
“就依你們的策令行事,如果洛陽有失,朕先把你們宰了。”
安祿山雖采納嚴莊的意見,但正他氣頭上的他說出一番令人寒心的話。
他本意是想讓嚴莊、高尚儘職儘責,但本身就行事暴戾,誰會不多想呢?
他之所以讚同在關鍵時刻,主動與唐軍死磕,是因為安祿山本就喜歡這種戰鬥方式。
在東北打仗的時候安祿山比較呆板,所以多次出現慘敗的局麵。
而安祿山的勝利戰績,也多是用精兵正麵進攻碾過去。
史思明繼承安祿山的一些戰爭打法,所以遇到郭子儀、李光弼這種用兵靈活、不靠常理出牌的人,被耍得團團轉。
正因為如此,安祿山對自己的燕雲鐵騎和曳落河鐵騎抱有希望。
他相信嚴莊所說,陝郡一戰,就是撥開雲日見光明的時刻。
隻要將李瑄的主力殲滅,他的精兵回河北,郭子儀、李光弼一定不是對手。
屆時,再四麵開花,一統天下。
“臣不敢辜負陛下!”
嚴莊和高尚滿頭大汗地齊聲說道。
“一定要與範陽取得聯係,還有史思明,令他務必守住範陽,將範陽府庫的金銀珠寶散出,招募幽營猛士,和六胡州士卒。”
安祿山又向嚴莊和高尚說道。他最大的優點就是賞罰分明,在發病之前,還能量才適用。
否則也不會有這麼多將領跟隨他造反。
“遵旨!”
嚴莊和高尚再拜。
又商議一些事宜後,嚴莊和高尚退出明堂。
安祿山為“一醉解千愁”,令李豬兒叫皇宮中的嬪妃為他跳舞。
要跳《霓裳羽衣舞》。
穆穆焉,皇皇焉,粵自開辟,未有若斯之壯觀者矣!
明堂是古往今來最壯麗的建築,它有三層,底層方形象征四季。中層十二邊形,象征十二時辰,上為圓蓋,九龍捧之。上層二十四邊形,象征二十四節氣。頂層置金鳳,中有巨木十圍,上下通貫。
二百四十九尺的建築,直插雲霄,長安的花萼相輝樓雖號稱天下第一樓,但不如明堂的三分之一高大。
是以,明堂是安祿山最滿意的娛樂之地。
他喜歡被人抬著,到三樓飲酒作樂,這樣能顯得他比長安的皇帝和秦王更高遠。
這是天上人間,沒有哪裡能比得上。
安祿山已經想好,即便統一天下,他也會住在洛陽。
被李隆基丟在洛陽的嬪妃,都是被冷落的,甚至李隆基早已忘記她們。
在洛陽的深宮中,她們落儘顏色。此時成為安祿山的妃嬪,隻能去取悅安祿山。
安祿山也在酒色中迷失自我,他將來還想接管李隆基在長安的妃嬪,以及楊玉環。
從而得到李隆基一切。
……
長安,太極宮,政事堂。
李瑄剛得到郭子儀、李光弼向他請命進攻範陽的軍文。
他們認為攻滅安祿山的老巢,斬斷其根源,安祿山的叛軍將逐漸失去鬥誌。
不過李瑄在得知河北十七郡光複後,與李泌商議過計策。
他覺得應該繼續壓縮安祿山的生存空間。
唐軍主力與安祿山的決戰到達一觸即發的地步。
早日光複洛陽,天下才可以安穩。
於是,李瑄下令李光弼率領三萬士卒,外加三萬河北義軍、郡卒,率領王思禮、仆固懷恩,李光進、李國貞等大將,北上收複範陽,不給逃亡範陽的史思明有喘息的時機。
現在範陽因牛廷階的戰死,一萬範陽守軍覆滅,兵力空虛到極點。
他相信李光弼籌集輜重後,可以輕易攻破範陽城。
將任務交給李光弼也是有原因的,李光弼的老家就在營州柳城,又是契丹人的身份,幽營胡人、六胡州部落等容易歸服。
另外,李瑄不能忍受奚族、契丹、室韋、靺鞨、同羅等部隨同安祿山一起背叛大唐,奸淫擄掠,會對他們施行強硬政策。
李光弼要隨時麵對這些胡部的進攻與防禦。
郭子儀則率領兩萬河隴邊軍士卒和三萬河北義軍南下,進攻鄴郡,汲郡這兩個黃河以北的郡。
隻要拿下這兩個郡,就能將安祿山徹底鎖死在都畿之地。
郭子儀再見機行事,尋找機會渡過黃河,斷安祿山退路。
李瑄在隴右、河西的兵馬已經到達河東,一共六萬五千人,其中有三萬騎兵。
李瑄令李廣琛、辛雲京率領三萬河隴軍,翻山越嶺到達上黨郡的太行陘前。
太行陘是太行山最南麵的關隘,在崇山峻嶺間,孔道如絲,蜿蜒盤繞,過太行陘,向南渡過黃河,就能威逼洛陽。
同時,出太行陘也可以直接進攻汲郡。
此舉也是在威逼安祿山。
最多還要三天,李廣琛和辛雲京就能到達太行陘。
目前太行陘隻有少量的燕軍把守。
對李光弼和郭子儀的軍令傳出去後,李瑄召尚書右仆射李峴入政事堂。
李峴半個月前回到長安,被李瑄任命為尚書右仆射,輔助李瑄處理尚書事務。
裴遵慶將官製改革基本完成,去除使職,還權力於六部。
這種改革看似困難,實際上很簡單。
因為那些兼任使職的人,都被李瑄架空。
光楊國忠一個人兼任四十多個使職,他一死,放歸諸多權力。
現正在穩固六部的執行力,文武百官心知肚明。
在地方上,隻有采訪使、轉運使、鹽鐵使這類監察類使職。
時機成熟,李瑄會重新布置。
另外就是李隆基新任命的節度使、防禦使、團練使等。
這些人的權力容易化解,因為他們沒有根基和威望。
李瑄認為,首先將朝廷中央權力鞏固,固若金湯,掌握軍權的情況下,才能對地方郡縣進行改革。
到時候誰出頭就收拾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