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六章 回紇的妥協,大唐月報_大唐天將軍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大唐天將軍 > 第四百零六章 回紇的妥協,大唐月報

第四百零六章 回紇的妥協,大唐月報(2 / 2)

“秦王英明!”

李泌難得恭惟李瑄一聲。

“此次平定安祿山叛亂,意義重大,更主要是去掉節度使,防止藩鎮割據的局麵發生。為防止將領權勢過大,我會逐步收回將領都召兵權,軍餉由朝廷發放,糧食周圍諸郡縣供應。都督不能長守,任期滿調離更換。”

“然天高皇帝遠,再周密的計劃,也會出現疏漏。我準備創立報紙,每一期報紙,都會優先發放諸軍,由軍中典軍,向士卒宣讀報紙上的內容。”

李瑄提出他的憂慮,又從桌上展開一份“報紙”。

此報紙寬一尺八寸,高一尺兩寸。

上麵密密麻麻地記錄大小字體,甚至還有紅色的字體。

最上方是李瑄用“天骨鶴體”寫的“大唐月報”四個大字。

其他字體,都楷書,有隸書,而且明顯不是一個人寫的。

在李瑄的示意下,李泌拿起報紙觀看。

報紙概念最早出現在漢朝,具體形式為《邸報》。《邸報》是漢朝官府用以抄發皇帝諭旨和臣僚奏議等文件及有關政治情況的刊物。

到了大唐,報紙的形式進一步發展,出現了《進奏院狀》,這是最早的“報紙”。

開元年間,長安皇宮每日發布有關皇帝與百官動態的朝政簡報,這些簡報被稱為“開元雜報”。

但這些報紙規模小,且都是官吏階級,不能到達軍中,更不能到達民間。

即便到了,普通文人也沒有興趣讀。

而李瑄這幾日讓秘書監規劃的報紙不同,李泌一眼就沉浸進入。

首先就是“頭版頭條”,九月一日,安祿山叛亂結束。

包括安祿山是怎麼被李豬兒殺死,都記錄地清清楚楚。

大唐士卒從進兵洛陽以來,描述大唐士卒英勇,惟妙惟肖。

還有排兵布陣,精密的布置。

其中在安祿山叛亂結束後,還有一個篇幅描述李瑄以秦王之尊,陣斬叛將李歸仁、田乾真、王武俊、安太清等人,在戰場上左衝右突,萬夫莫當。

幾日幾時,李瑄發表的演講,都以文言文的方式記錄。包括李瑄祭祀戰死士卒的時間、地點、位置、祭品等都有描述。

到九月八,秦王從滎陽歸洛陽,百姓夾道迎接,又贈軍糧於百姓,使萬民感激涕零,高呼“萬歲”。

……

頭版頭條占據大報紙四分之一篇幅。

接下來字體較小,描述了三位將領的英勇畫麵,並對他們的履曆、籍貫有介紹。

最先是守衛陳留,城破而死的張介然,歌頌其大義淩然,完成“文死諫,武死戰”的英雄事跡。

然後是李嗣業,記錄他在滎陽的時候,看到騎兵陷入劣勢,與百名陌刀手,脫下沉重的魚鱗甲,跨馬前去支援,連斬敵將,神通大將,名不虛傳。

最後是馬璘活捉孫孝哲的故事,先是描述孫孝哲的邪惡,又描述馬璘生擒孫孝哲的壯舉。

不單單是將領,還有“小兵的故事”,一共三則,是從軍中統計而來。

一個小兵在平定叛軍中斬殺二十七名敵人,李瑄在九月十二日,親自召見封為郎將,授六品勳官,勇士勳章。文章的開頭描述小兵自幼家貧,苦練武藝,保家衛國,毅然從邊。然後才開始步入正題。

一個是李瑄天策衛,遊俠出身,遠涉西域,成為李瑄的親衛,在此戰同樣殺敵二十多人,勇武過人。

還有一名比較特殊,他沒有殺幾個敵人,但因為拯救戰友,痛失一臂。李瑄親自去軍醫所看望他,授予勇士勳章,獎勵家鄉良田百畝,絹百匹,並任命他為家鄉的錦衣衛千總,鼓勵這種精神,宣揚戰友如兄弟。為國奮戰,國家不會虧待。

除此之外,連平民百姓的事例都被搜羅。如一名滎陽百姓為大軍簞食壺漿,是為國大義。

一名潁川父親哭著將兒子送到戰場上,感人肺腑。

除了這些真實的故事。

報紙上還有對官吏的任命,比如李瑄剛任命的太守,封李光弼的爵位,都在其上。

還有一篇《常平新法紀要》,似乎是某個文人寫給朝廷的,建議常平新法的改革,如何才能做到儘善儘美。

背麵專門有“詩詞”展覽位。

李瑄還搞了一首詩上去。

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複恐匆匆說不儘,行人臨發又開封。

他得知裴靈溪、薑月瑤等女已經回到長安。

他們已經一年未見,在回洛陽城後,李瑄第一時間向長安寫信。

其他的詩文,有幾首歌頌李瑄的,也有最近洛陽詩人的新篇,不怕侵權。

報紙背麵,還有“開元宰相”的專欄,講述從姚崇開始的宰相,分析盛世是如何而成,又如何衰落的。

這是連載的專欄,需要數十版報紙才能寫完。作者是李瑄的麾下孫逖和史學家韋述,實際上李瑄也要修改。

李瑄知道這些人會寫盛世興起,不一定敢寫大唐衰落。

另外,也有“軍魂”的專欄,純粹李瑄親自執筆。

他準備用循序漸進的思想,給軍隊植入種子,引經據典,強調榮譽和使命,宣揚鐵血與職責。

李瑄不知道有沒有用,但他的信仰者非常多,一支軍隊的改變,是思想上的改變。

特彆是“暴兵”的苗頭已經出現。

李瑄能軍令如山,是因為他賞罰分明,對士卒的賞賜曆史之最。

許多士卒已經產生“功利心”。

這種李瑄還不能強行壓製,隻能通過報紙,將他的“軍魂”宣揚至軍中。

報紙也描述安祿山叛亂以來的禍害,幾月幾日,李瑄派遣的“記者”到某地拜訪,記者與百姓的對話,一字不差地記錄下來。

報紙背麵,還描述一些文化習俗。

背麵的邊角,有幾道奇怪的“數學題”,但沒有答案。

讓一些有興趣的文人,自己去猜解吧,潛移默化使一些人關注數學。

當然,也少不了一些天文地理的知識,雖然都是最基本的,但會讓有興趣的人忍不住去探索。

背麵報紙的右上角,有一個小紅框,寫著“逸聞趣事”。

李瑄為醜化楊國忠,把長安的一種不知真假的事情寫上去。

故事名為:夢中有孕。

國忠出使於江浙,其妻思念至深,荏苒成疾,忽晝夢與國忠交因而有孕,後生男名朏。洎至國忠使歸,其妻具述夢中之事。國忠曰:“此蓋夫妻相念,情感所致。”

實際上楊國忠根本沒有去過江浙,李瑄明知道是假的。

但“逸聞”本就是真真假假,逗人一笑。

報紙的後半段,則是神魔《西遊記》的第一回。

李瑄當然記不得名著西遊記的內容,他用適合大唐的文筆,稍一改進,重新發布。也有寓意。

曆史上吳承恩受製於眼界,有一些邏輯不符的地方,李瑄有所改進,場麵描述更宏偉。

李瑄計劃用十年的時候,完成《西遊記》的連載。

雖然李瑄執掌大權,但太上老君畢竟是李唐名義上的先祖。

李唐皇帝們經常去鹿邑的太清宮祭祀太上老君,所以大概還是按照講給李玉瑩的模式。

“”,對文人雅士來說,是“俗”。

李瑄的身份,應該寫詩,應該填詞譜樂。

但恰恰“俗”卻比“雅”更有受眾,哪怕後世人人識字,也更喜歡通俗易懂的大眾化。

雅俗共賞,不一定要比個高下。

李泌幾乎一字一句地將兩麵報紙看完。

李瑄也不著急,拿著一本公文觀看。

“此錯落故事,奇才也。不單為軍旅所設。”

李泌知自己讓李瑄久等,他向李瑄一禮後,感慨道。

雖然有不少軍旅內容,但從民生到詩文,再到雜談,還有最後麵的《西遊記》,也有趣的緊。

李泌信奉道家,本能克製欲望,但他看過《西遊記》後,竟然有一種期待感。

報紙上,任何一篇文章,都有作者,以及作者的身份。

如李瑄的詩、文章、,署名:秦王、尚書令、天策上將李瑄。

“大唐需要短時間內讓百姓知道天下事。我希望有朝一日,每月的月報,用一個月時間,就能傳遞到大部分郡縣。”

李瑄緩緩說道。

新報紙的本意,是向軍中宣揚他的思想。

但李瑄後來覺得這樣太刻意了,所以就準備發行全麵的報紙。

每個月,他都會從軍中搜羅故事,特彆是小兵的勵誌故事。

甚至如衛伯玉、馬璘、郝廷玉等從小兵升遷到“都督”的故事,也可以拿出來宣揚。

再加上李瑄的軍魂,期盼完成思想建設。

李瑄也希望通過發行大唐月報,來發掘一批特殊人才。

“有不小的難度。”

報紙想傳到郡縣,最大的困難是運輸。

“活字印刷術的普及,經過現在的手工藝技術,可以快速完成拓印。朝廷會增加“信使”和驛站,向郡縣售賣報紙,並不會增加財政負擔。”

李瑄向李泌說道。

他已經去實施,讓工匠開始製作小號的活字,並按照報紙的大小準備模具。

大唐日報想要快速傳遞到天下,總部一定不能設立在長安。

洛陽漕運、陸運四通八達,更容易收集信息,在報紙印刷出後,也能更快運送出去。

“有《西遊記》故事,買報紙的人一定不少。”

李泌笑道。

報紙兼顧方方麵麵,詩人、官吏、文人、百姓、將士等,麵麵俱到。李泌相信會供不應求。

“先生有什麼大作,可以提前留下,下一期為你登報。”

大唐一個月發生的事情太多了,想上月報可不容易。

七天一報,目前沒有能力搞出來。

所以除了李瑄外,都會經過層層審核。

連頭版頭條,也要看誰寫得更好。

除非經過李瑄批準,連載類似於“開元宰相”的專欄。

“謝秦王……”

李泌應道,看到報紙後,他確實想寫一篇對道德經的新理解,讓道友們知曉。


最新小说: 落幕之 我有一個庇護所 一葉知秋:龍城故事 全家欺她孤女,她轉身嫁大佬 花好越圓 異界爭霸之星神 星際:被迫繼承療養院的餐廳 重生七零做惡女,拋夫棄子嫁軍長 久久雲和月 第四天災從不相信鋼鐵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