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章 李隆基得知平定叛亂,二十四都督府_大唐天將軍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大唐天將軍 > 第四百零七章 李隆基得知平定叛亂,二十四都督府

第四百零七章 李隆基得知平定叛亂,二十四都督府(2 / 2)

哪有女婿坑老泰山的?

其他苗晉卿、蘇震、房琯等雖表現出忠臣模樣,但李隆基還是有些信不過。

他寫密旨給張垍,讓他選擇死士,去刺殺李瑄。

事成之後,拜他為相,封他為王。

一天後,這封密旨被送去張垍府邸。

“讓我去殺李瑄?”

張垍驚嚇。

他和李瑄合作過、對抗過,他們兄弟有自己的主張,一直以中立為主。

李林甫、李瑄、楊國忠三人當權的時候,張垍張均都能通過不痛不癢的反對增加自己的威望,又保住自己的地位。

正是因為張垍張均一直左右逢源,此次李瑄隻是給張垍張均閒職,讓李隆基以為二人對他忠心耿耿,甘願赴死。

“即便李瑄能被殺死,憤怒的禁軍也會把我們的家人殺光。”

張垍越想越驚恐。

死士想到李瑄身邊,必然由他帶領。

圖窮匕見後,不論成功與否,他必死。

天策禁軍不敢入興慶宮,屠了張府還是輕而易舉的。

之前李隆基逃出長安的時候,沒帶上張垍張均兄弟,使二人天一亮就追了出去。

隻是到達城南數十裡的山寺後,他們因家眷在長安,不肯前行,就跑回長安。

這表明張垍屬於比較顧家的人。

坐在書房,一宿沒睡,第二日清晨,張垍拍案而起:“聖人異想天開,再勇猛的死士難道還能強過猛虎不成?成功的概率也不會超過一成?”

“如果靠在秦王這座大山上,我或許會重新得到權勢!”

張垍想通以後,不想身死族滅,立刻令親信奴仆將李隆基的密詔送到李適之手中。

以前他和李適之關係還不錯,希望李適之將來能幫他說句好話。這密詔是投名狀。

李適之看了密詔後,沉靜半晌,又原封不動地令人送到洛陽。

七郎平定叛亂,他很欣慰。

距離至高的權力,也僅有一步之遙。

長安百姓沒有李隆基的憂愁,他們得知安祿山被殺死後,紛紛到達街頭慶祝,載歌載舞,稱讚秦王的赫赫武功。

安祿山雄據潼關,不可一世。

然秦王僅僅幾個月間,就將其橫掃。

天下終於太平,百姓們認為在秦王的治理下,一定會再現“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的盛況。

文人士子也十分開心,今年雖未有科舉,但有消息傳出,明年將進行新的科舉製度,錄取人數前所未有。

叛亂覆滅,再沒有什麼能阻礙明年科舉的進行。

有人歡喜有人愁,對抗李瑄的階級,一直存在。

他們一想到強勢無比的李瑄,就頭皮發麻,無法想到對策。

……

洛陽。

自九月中旬開始,李瑄著手安置雲集在洛陽城周邊的二十萬大軍和十萬俘虜。

這些大軍中,一大半出自安西、北庭、朔方、隴右、河西、河東、劍南。

其餘為郡兵、縣卒,鄉勇,新兵,還有一些防禦使,團練使麾下的義兵。

“封尚書,兵部職方司、武庫司、車駕司、武選司,不可儘全。吾欲增加諸司職責,並新置退卒司。專門掌管因傷、因業和不複壯年的退伍士卒,以及對軍籍士卒的傷亡和撫恤。凝聚軍中實力,你看如何?”

李瑄召兵部尚書封常清的時候,向他說道。

現有三個尚書在洛陽。

分彆是兵部尚書封常清、吏部尚書裴遵慶、工部尚書崔光遠。

另外,戶部侍郎劉眺、刑部侍郎王璵被李瑄召至洛陽。

他們帶著屬吏,製定河北河南的恢複策略。

“秦王體恤士卒,軍隊得知,必戰意倍增。”

封常清表示讚同。

自古的撫恤,往往難以落實。

另外,當今募兵製度下,士卒一般服役十年,就可以退伍回家鄉。

升職的士卒,或遇到戰事,服役的年限更長。

然久在邊疆,不知鄉事,士卒回家以後的安置問題也往往不儘如人意。

既然宣揚軍魂,就應該落實退伍事宜。

“此次除賤為良,除了分配百姓的土地,一定會得到眾多良田,這些良田劃歸官府,先由百姓租種。以後可以劃分給無地的退伍士卒。如果在家鄉有田地,則以絹錢安置。具體的方案和撫恤數額,由兵部考量擬定。我會昭告天下。”

李瑄點頭,將差事交給兵部。

從招募兵馬到退伍,一定要有程序,且長久可持續。

“遵命!”

封常清領命。

李瑄和封常清一起,又開始對洛陽城外的兵馬進行調配。

雖然有含嘉倉在,但戰事已平,兵馬都聚集在洛陽,顯得不合理。

李瑄封車光倩為北海都督,治北海郡(今山東濰坊),駐紮在齊魯大地。

授車光倩為柱國,封北海郡公。

北海都督府,設三軍,分為泰山軍,駐紮在泰山,有騎兵兩千,步兵三千。

北海軍,駐紮在北海郡,有騎兵一千,步兵四千。

蓬萊軍,為水師,共八千士卒。駐紮在東萊郡即墨(今青島)。

要求招募的兵卒皆精通水性,並在即墨建造碼頭,製造可渡海的樓船。

李瑄將會派遣官吏,調遣江南大匠輔助車光倩。

李瑄會將如何訓練水兵的方法告訴車光倩,希望他能幫助大唐訓練一支水師。

海賊可不止吳令光,沿海地帶從不缺少。

有樓船和神臂弩,定可以讓海賊無所遁形。

也關係到大唐未來的走向。

郭子儀為太原都督,李瑄召集這個老將,與其一番談論後,授他為上柱國,封晉國公,和李光弼同等地位。

太原軍擁兵四萬五千,分天兵軍、大同軍、橫野軍、岢嵐軍、雲中軍五軍。

軍之長吏,為將軍。今後會標榜身份。

其中天兵軍依舊是太原強軍,擁有一萬五千人,其中騎兵一萬。

其餘四軍合起來騎兵隻有一萬五。

以後不會再有防禦性質的守捉,隻有打探敵人動向的戍堡。

太原軍將來也可以作為出征東北的主要力量。

李瑄改南陽太守王難得為靈武都督,統領原本的朔方軍。授上柱國,封衛國公。

靈武都督有五萬兵馬,其中騎兵三萬。李瑄削去三受降城駐紮的兵馬和安北都護府的兵馬。

不論是靈武,還是太原,都有一部分願意參軍的新軍在內。

李瑄任命渾瑊為滎陽都督,掌嵩山、崤山、潁水、泗水四軍,共兵馬兩萬人,其中五千騎兵,除了軍官以外,多為新兵構成。主要是控製除泰山以東的河南道地區。

授渾瑊為柱國,靈武郡公。

李瑄任命車神塞為鳳翔都督,輔佐禁軍控製關中,授上柱國,封鄭國公。

鳳翔都督府共三萬人,掌岐山、華山、渭水、藍田、洛川六軍。

至此,車神塞和車光倩父子同為都督,引得佳話。

李瑄秉承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他不需要監軍製度,因為監軍必然會對將領形成約束,成為失敗的因素。

李瑄要用一套規則,使將領們不造反的同時,又能保持強悍的戰鬥力。

撤掉李廣琛的上黨都督,改為河東都督,封柱國,上黨郡公。

河東都督府治所在蒲津渡,領兵兩萬五千,分平陽、上黨、蒲津、太行、井陘五軍,駐紮在晉地。

這個多山的地區,李瑄當過欽差,知其官吏玩忽職守,非常難以管理。

至於年老多病的哥舒翰,主動向李瑄辭職,在洛陽養老。

李瑄沒有虧待他,提拔他的兒子歌舒曜為天策衛將軍。

另一個兒子歌舒晃為岐山都督。

知道他的兒子不是省油的燈,得放在身邊安排一番。

哥舒翰對此很激動,能成為天策衛的將領,他即便是死,也可瞑目。

李瑄任命李嗣業為安西都督,領三萬兵馬,分為安西五鎮。並授予他上柱國,齊國公。

任命馬璘為北庭都督,領兩萬兵馬回北庭,為瀚海、天山、伊吾三軍,授柱國,安鄉郡公。

李瑄充分考慮士卒的家鄉因素,不論是西域,還是朔方,以士卒的家為先。

即便是河西隴右的士卒,李瑄儘量安排他們在中原、關中,回家探親時更方便。

這一來二去,洛陽的兵馬所剩無幾,某些地方還需要再招募。

長安招募的五萬新兵,除了自願歸鄉的,還有三萬留下,分配到各地。

值得一提的是,李瑄的天策衛擴張為兩萬人。

除了補全戰死者,新入天策者,都是各軍的勇士,善騎善射。

聽到天策衛招募後,踴躍報名。

但李瑄也清楚,有的地方他還沒完全控製,比如劍南。

劍南都督崔圓還掌控著劍南軍,關鍵是此人是庸將,李瑄很不放心。

此番任命以後,安西都督李嗣業、北庭都督馬璘、敦煌都督郭虛己、武威都督李朱師、柏海都督南霽雲、青海都督段秀實、鳳翔都督車神塞、靈武都督王難得、太原都督郭子儀、範陽都督李光弼、平盧都督王思禮、河東都督李廣琛、滎陽都督渾瑊、北海都督車光倩、劍南都督崔圓。

一共十五個。

另外還有一個特殊的柘枝城都督府,不計算在內。

同時,李瑄以剿滅“叛賊”為名義派下淮南、江南、嶺南、山南、黔中的十萬兵馬,會組成十個都督府。將來每個都督府兵力不大於兩萬。

其中一個都督府把劍南都督代替。

這些主要吸納地方郡兵為主。

郡縣的治安,以後由更專業的捕快代替,以縣卒輔助,不會設郡兵。

將來為二十四都督府,加上柘枝都督的布局。

中央軍方麵,以兩萬天策衛,兩千羽林軍、兩千龍武軍、兩千飛龍禁軍、四千金吾衛為主。

不存在什麼北衙、南衙,飛騎、彍騎之類。

金吾衛負責兩京守衛。

其他軍負責儀仗、祭祀等,並且強化訓練,以備戰場。

而天策衛主動隨大軍出擊征伐。


最新小说: 顏值主播,京圈滬上大佬爭榜一 讓你當書童,你成大夏文聖 重生魔帝,開局騙女帝下界雙修! 我和女書記醉酒後,從此平步青雲 穿成病弱炮灰後隻想等死 武林外史,人間富貴花 說好的當反派,全員倒追什麼鬼? 鶴發 柔弱殘O竟是強大的星際上將! 假麵騎士:鎧甲的奇妙冒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