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誰都清楚,李瑄這個太子隻是過渡。
他隨時會再進一步,成為大唐天子。
大臣們也準備迎接這一天到來。
對李峴、裴遵慶等大臣來說,隻有李瑄成為皇帝,才算開啟新的紀元。
李瑄成為太子沒幾天,已經有大臣請李隆基禪位,歸太上皇而養老。
現李瑄為儲君,失去秦王府爵,但尚書令、天策上將的職位還在。
李瑄已經在想辦法改製這兩個部門。
即便成皇帝,也會兼任,加上皇權。
特彆是天策府,李瑄準備將其作為後世的“總司令部”,其中包括參謀、後勤、兵甲、思想、軍校。
純粹的軍事機構。
而兵部則負責任免、召兵、訓練新兵、軍餉、撫恤、退役、預備役等職責。
一個強大的國家,最先進的不是人口、麵積,而是製度。
劃時代的軍事製度,足以碾壓任何同樣人數的軍隊。
國家從上上下下,都要改變。
在李瑄坐鎮政事堂的時候,外界的爭論,也逐漸歸於平靜。
李瑄成為太子殿下,木已成舟。苗晉卿、裴冕、房琯等老臣即便想要鬨事,也有心無力。
長安被李瑄經營的如同鐵桶,針插不進。
皇子們在經曆拜太子大典後,又被請回興慶宮。
惟一能對李瑄上眼藥的,隻有地方上,且是一些見不得人的手段。
他立太子的消息,很快就會傳至天下。
河西、隴右、關中、河南、河北、山南、河東等地,李瑄屢屢任免心腹和他認為清廉、能乾的大臣,明麵上不會出現反對他的聲音。
但一些偏遠地帶,想使一些偷奸耍滑的小動作太容易了。
即便南方十都督府建立,也不可能在每個郡都有兵馬。
李瑄在天寶十五載更希望穩定,登上皇帝的位置。
並且在明年完成所有都督府的建立和士兵招募。
在後勤的馬匹、兵甲供應上,也要完成。
李瑄成為太子的第二天,便下詔冊封裴靈溪為太子妃。
封薑月瑤、長離為良娣,霜兒為良媛。
按照製度,良娣隻能有二人,李瑄也懶得大費周章去改製度,委屈霜兒先為正五品的良媛。
在李峴的建議下,李瑄的父親李適之被封為宋王。
李瑄既然為太子,李適之再為郡王就不太合適。
同時,追封李瑄的祖父李象為趙王。
李瑄的生母以後再追封。
李瑄的嫡長子李奕,被封為濮陽郡王。
次子李淞被封為琅琊郡王。
長女依舊為金城郡主。
在冊封當天後,李瑄就開始著手常平新法改革之事,以及慈幼堂、濟生堂等李瑄拜相時落實的事情。
明年到來之前,李瑄需要將這些完成。
新的常平新法,依舊是百分之十的利息,增加諸多對豪強大族的限製。
百姓從常平糧倉借糧,需要裡正的出具和擔保,官吏要調查。以防止再出現天寶八載時的惡意借糧。
同時,確立常平倉。
常平糧倉、常平鹽倉隻是常平倉中的一類。
在接下來十年內,地方官府不僅要常平糧食和鹽,還要常平布匹、棉花、生活用品等百貨。
每個郡必須有大的倉庫,用以常平百貨。
政策實施的前提,需要全國有更加良好的交通。
所以李瑄認為最少十年,想常平百貨越來越好,需要花費二十年,甚至三十年去修路、鋪橋。
……
時間回到十一月初。
吐蕃國已做好準備,分兩路大軍,向柏海和西川進攻。
其中,向西川進攻,隻不過是為吸引大唐的注意力。
真正的目的是收複柏海、青海、九曲。進攻隴右!
現已經正式與西川的唐軍交鋒。
由於消息閉塞,瑪祥·仲巴傑和恩蘭·達劄路恭還不清楚唐軍已經平定安祿山叛亂。
更何況在吐蕃出兵的時候,李瑄還遠遠未到與安祿山決戰的時候。
瑪祥·仲巴傑也以為回紇已經南下進攻河西走廊。
他們常年被大唐索要重貢,麵對威脅,不可能輕易放棄此次機會。
瑪祥·仲巴傑試圖與回紇進行聯係,但漫長的路途中斷,他派遣的探馬根本無法穿過。
更彆說還有一條河西走廊阻隔。
在關鍵時期,河西隴右嚴密監察任何一個試圖闖關的人。
不論是平民百姓,還是商人,亦或者官吏同行,必須出示過所。
即便吐蕃探子僥幸翻山越嶺,來到河西走廊,他們也很難與回紇見麵。
害怕失去機會,又是對自己兵馬的自信,是以瑪祥·仲巴傑主動出擊。
他哪裡知道回紇未戰先怯,最終隻能在鬱督軍山進行一場演武。
回紇的使者出使大唐的時候,李瑄已經回到長安,叛亂真正的平定。
回紇失去奪取河西走廊的機會。
但他們也慶幸沒有攻擊河西走廊,先不說勝負猶未可知。
安祿山被平定,意味著天將軍能調離數以十萬計的鐵騎出征回紇。
本來磨延啜隻是試探性的出使。
等使者跑回回紇後,磨延啜趕緊以原來規定的數目納貢,並重新獻上金銀珠寶,派遣葉護太子正式出使大唐道賀。
磨延啜知道,李瑄攫取權力後,以後就是他的時代。
對李瑄的恐懼,籠罩磨延啜半生。最後卻發現李瑄還不到三十歲,年富力壯。
而他的身體每況愈下,一日不如一日。
回紇還需要韜光養晦,積蓄實力。
隻是磨延啜不一定能看到那一天到來!
十一月初二這一天,吐蕃率先對交川郡(鬆州)西的戍堡展開突襲。
現在蜀郡都督府為崔圓,李瑄為拉攏楊國忠在劍南的黨羽,任命他為蜀郡都督,掌握原本的劍南軍。
崔圓能力一般,曆史上還出現不支援,不交戰,直接因畏懼棄城而逃的行徑。
在他統禦下的劍南軍十分鬆散。
而且有一部分劍南軍出川平叛,現在在劍南地區的軍隊不過一萬多人,加上郡兵也才兩萬多。
再加之常年未與吐蕃戰鬥,防守鬆懈,使短短兩天內,交川郡西的戍堡頻頻丟失。
在險要的山地,也未有邊軍防守。
使兩萬吐蕃大軍長驅直入,直至交川。
整個交川郡隻有一千餘戶,四千多人口。
隻能逃亡郡城,太守關閉郡城,並向崔圓求援。
不過吐蕃人多勢眾,為複仇而來,他們猛攻鬆州郡治嘉誠,僅僅一天時間,城破,交川太守被俘虜。
不僅如此,入西川的吐蕃軍,還有一支一萬五千人組成的隊伍,進攻恭化郡以西。
矗立在恭化郡的平戎城最先被吐蕃悍兵攻破,然後又破郡治黑水城。
隨即,吐蕃大軍勢不可擋,先後攻破蓬山郡、江源郡、靜川郡、歸誠郡、雲山郡、維川郡。
這些看似是郡,實際上人口最多的郡也不過六千七百餘人,且麵積狹小。
先前攻破交川的吐蕃大軍,順著鬆州南下,進攻臨翼郡。
由於山地太多,臨翼郡和交川郡一樣,雖然麵積廣大,但人口也隻有三千多人。
吐蕃進入後,簡直如入無人之境。
但吐蕃的目的不是這些貧瘠的郡縣。
吐蕃西路元帥的目標是先破臨翼郡南的通化郡。
然後以通化郡為跳板,直接進攻拱衛蜀郡的濛陽郡。
在劍南,濛陽郡有戶口五萬五千餘,人口三十五萬餘人。
而蜀郡更富庶,有戶十六餘萬,人口九十三萬餘人,其農業、紡織業、手工業,高度發達。
在全國郡中,人口排行第二,僅次於魏郡。
但各種富庶,繁華程度,卻又遠高於魏郡,僅次於長安、洛陽一帶。
這也是為什麼李瑄想要掌控蜀郡的原因。
整個劍南道,僅僅是在戶籍的人口,都超過四百萬。
吐蕃入侵的動靜,早已驚動在蜀郡的崔圓。
他立刻派遣親信大將,率領蜀郡駐紮的一萬大軍,前去平叛。
與此同時,崔圓在蜀郡招募兵卒。
這些新兵被派遣到蜀郡西麵的唐安郡和北麵的濛陽郡,以這兩個人口大郡,作為蜀郡的最後防線。
崔圓心裡有自己的小九九,不免剛愎自用,想平定吐蕃的入侵,增加自己的威望。
於是,崔圓下令平叛軍隊主動出擊,剿滅吐蕃。
以至於大軍犯下大錯,把原本不多的兵力分成兩路,去應對吐蕃的兩路大軍。
結果顯而易見,在十一月中旬的時候,蜀郡大軍分彆敗在通化郡的汶川和汶山兩縣。
殘兵敗將一路難逃至濛陽。
崔圓驚恐失色,他這才想起向朝廷求援。
他發動濛陽、唐安、蜀郡三地百姓,組織新兵,建立濛陽防線,唐安防線,以城池據守,不敢再戰。
三郡人口在蜀郡排行前三,超過一百六十萬,百姓有保衛家人之心。
更有當地大族、大豪輔助。
吐蕃沒有後勤,僅三萬人想殺到蜀郡難如登天。
因為吐蕃占據的郡縣,都是最外圍的山地貧郡。
但吐蕃的目的,也隻是吸引唐軍注意力,另外在西川打下據點。
等他們拿下河隴,富庶的“益州三郡”,將會唾手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