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 朝野請聖人禪位,楊玉環的決定_大唐天將軍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大唐天將軍 > 第四百一十七章 朝野請聖人禪位,楊玉環的決定

第四百一十七章 朝野請聖人禪位,楊玉環的決定(2 / 2)

翌日,萬民勸李隆基退位的消息,就成了長安的頭版頭條。

百姓認為李隆基老了,害怕李隆基再揭棺而起,聽信讒言,禍害天下,皆認為李隆基該退位養老。

恨李瑄的王公貴族,自然紛紛出言辱罵李瑄。

現在都清楚,李瑄不怕這種辱罵。即便把信件送到政事堂,李瑄也能泰然若處。

反而民間都傳言李瑄的氣量能容納三山五嶽。

用杜甫的詩來形容就是“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亦或者孔子所言“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文武百官則肅然起敬,隨時準備迎接繼位大典。

特彆是李瑄的死忠親信,隻有李瑄登上皇位,他們才能傾儘全力,毫無顧忌去輔佐。

他們比李瑄更急。

又一日,劉單請示李瑄後,拜訪諸大臣。

使文武大臣入興慶宮,勸說李隆基禪位。

躍龍殿。

以宰相李峴為首,裴遵慶、路嗣恭、封常清、韋見素等大臣向李隆基拜見。

“聖人聖德昭彰,治世之功斐然,開元盛世,自古未及。然太子賢明,德才兼備,且年富力強,文治武功。吐蕃、回紇、大食、契丹、奚,皆因太子而征服;又為國家開拓萬裡疆域,找尋黃河源頭。今四海雖平,但危機四伏,隱患叢生。而聖人年老力衰,恐力不能及,正宜順天應人,傳大位與太子,使聖人可享悠遊之福,太子能展宏圖之誌,大唐江山社稷亦可得永固之基,此誠千秋之善舉,萬代之佳話也……”

作為宰相的李峴最先上書。

李瑄在繼位太子的那一刻,就代表不顧後世的爭論,木已成舟,李峴認為聖人現在退位是最好的時機。

如果一直等著聖人壽終正寢,必然會給地方郡守、一些頑固大臣期待與機會,不利於國家。

“信安王是忠臣,怎麼能有你這種後代?”

李隆基瞪著李峴。

他何嘗不知已受不住皇位,但想放下太困難了。

“聖人明鑒,當此之時,禪位之舉,於國於家,皆為至善。古之聖君不乏禪讓之舉,如堯禪舜,舜禪禹,皆成美談。聖人比肩堯舜,當顧全大局。”

裴遵慶也出列向李隆基說道。

大勢所趨,他也認為大唐必然要做出一個了結,進入新紀元。

李隆基的時代,將要過去。

天寶後期的民不聊生,安祿山的叛亂,放棄長安逃跑,讓李隆基晚節不保。

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如果不是李瑄,大唐神器真有可能被安祿山那雜胡竊取。

裴遵慶言後,其他大臣也紛紛勸諫,一副為國為民的模樣。

“好了!好了!退下去吧,一天之內,朕會答複!”

氣急敗壞的李隆基不想聽文武大臣嘮叨。

朝野全部讓他退位,而且還要麵對李瑄的咄咄逼人,使李隆基沒有選擇的餘地。

“臣等告退!”

李峴、裴遵慶等大臣麵麵相覷後,隻能退下。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聖人不要把李七郎逼急了。”

殿中清靜後,高力士憂心忡忡的勸說。

“嘭!”

“告訴劉單,禪位可以,把玉環娘子還給我!”

李隆基拍了拍玉案,似用皇位換取美人的回歸。

殊不知此時的皇位,也變得無足輕重。

高力士無奈,隻能將消息傳給劉單。

劉單更不敢擅自做主,到政事堂將此告訴李瑄。

“楊氏罪孽滔天,千夫所指,我讓貴妃成為真正的女冠,也是為救貴妃一命。”

“現貴妃成為太真觀主,是長安人儘皆知的事情。如果貴妃再次還俗侍奉聖人,於禮法,於天下何處?”

李瑄眉頭一皺。

開元二十八載,楊玉環已經當過一次女道士。

現在他執政下,再這麼玩一次。

對他的威望有巨大打擊。

楊氏十幾年了,對國家的危害太大。

“五楊”土木之工,晝夜不止;倩妝盈巷,蠟炬如晝。

楊國忠兩征南詔,賣官鬻爵,禍害天下。

才過幾年?

百姓怎麼可能忘記呢?

後世民間都在傳揚楊貴妃與李隆基的浪漫故事: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但此時此刻,百姓對楊玉環並沒有好感。

即便楊玉環沒有弄權乾政。

但她對五楊太縱容。

一個權貴的親屬犯罪,不論如何,都不能把責任推卸掉。

百姓是無法理解的。

“高翁說聖人失去皇位,隻有貴妃可以依靠了。”

劉單向李瑄回答。

高力士想向李瑄表達對是,請給李隆基最後一絲安慰。

“貴妃現在何如?”

李瑄也想到楊玉環那絕美的容顏,自她入長安後,李瑄就沒有再見。

隻是聽說虢國夫人、韓國夫人被斬首的時候,楊玉環傷心欲絕,暈倒在蒲團前。

以前他一度驚豔楊玉環的搖曳的舞姿,憧憬那隻有天子能觀看的霓裳羽衣舞。

現在他知道自己的身份,儘量不去想象。

他也不敢再麵對楊玉環。因為他殺光了楊玉環的所有親人。

“回殿下,臣也未入太真觀。隻聽說貴妃很安靜,太真觀中。最多隻是傳來琵琶和古琴聲。”

劉單回答道。

借他一個膽,他也不敢逾越那裡。

“看來聖人不會那麼容易低頭,劉卿有什麼兩全其美的辦法嗎?”

李瑄向劉單問道。

“如果貴妃再出太真觀,您在朝野的威望,必然受到打擊。聖人想見貴妃,但如果被貴妃拒之門外呢?”

劉單向李瑄回答道,把他想到的方法告訴李瑄。

“你是說勸說貴妃,不與聖人相見?”

李瑄眼睛微亮,他認為這是有可能的。

事到如今,楊玉環不可能不知道其間的影響。

“臣願意去向貴妃陳述利害,勸她拒絕與聖人相見。”

劉單心裡已有說辭。

“好!聖人一定會先見貴妃,然後下退位詔書。”

李瑄點頭,繼續讓劉單去做這件事情。

果然,當劉單向高力士傳話後,李隆基激動地說道:“我要先見玉環,再下達退位詔書。”

他害怕李瑄出爾反爾。

“劉單說明日一早,就會撤去到達太真觀的禁軍,屆時聖人親自迎接娘子。”

看李隆基露出笑容,高力士由衷地高興。

“今夜太長!”

李隆基拍了一下大腿。

但他還是忍住,生怕因太急出現意外。

當天黃昏,劉單帶人到達太真觀。

他向太上老君上一炷香後,請觀中的女道士,安排他見楊玉環。

女道士不敢怠慢,向楊玉環稟告。

聽說是劉單,楊玉環隻能讓其進入堂中。

楊玉環一身素色道袍,頭上隻有簡單的玉簪。

她的眼眸仿若幽潭,似失了往日的靈動。但氣質上卻有一種與眾不同的出塵與清雅。

雖然依舊美豔,已不再是昔日的楊貴妃。

“見過太真娘子……”

劉單向楊玉環一禮。

“我現隻是一尋常女道,需要行禮的是我。”

楊玉環向劉單回禮,並請他入座,吩咐女道士為劉單準備茶水。

“聖人對娘子念念不忘,明日一早就會接娘子回興慶宮。”

劉單先試探地說出這麼一句話。

但楊玉環神色隻是微動,眼中並未有太大波瀾。

“聖人欲禪位給太子殿下,這本是堯舜的美德。但楊國忠禍亂天下,拖累娘子使百姓誤會您。如果您此刻回興慶宮,聖人必會被朝野非議。”

見此神情,劉單又開始曉之以理。

他以為李隆基在楊玉環心中份量最重,希望楊玉環能挽救李隆基的聲名。

一旦楊玉環再回到李隆基的身邊,自己歸道的名聲,也會驟然崩塌。

“我心已屬道,不會再留戀凡塵俗世。會拒絕與聖人再見。”

楊玉環似乎直接看透劉單的意思,緩緩說道。

但她貝齒輕咬紅唇,雙眸微微一閉,又緩緩睜開,一滴淚水如珍珠一樣,從眼睫毛上帶下。

她雖不出太真觀,但觀中的女道士可以隨意進出。

太子李瑄,她早就知道。

李瑄將達到他的目的,成為新的天子。

已慕道的她心如刀絞,又異常酸楚。

是她害死自己的親姐姐。

她此生隻能在太真觀中贖罪。

劉單根本不了解她。

她不可能回到興慶宮中,即便她知道李隆基對她很好。

她是一個慕榮華富貴,不知羞恥的女人。

她更不想再去壞李隆基的名聲。

以及,壞那個男子的威望。

劉單也很懵逼,他本來準備一番長篇大論,準備好好勸勸楊玉環。

沒想到楊玉環這麼輕易就答應不見李隆基。

再看楊玉環強裝淡定的模樣,他不解,也很擔心楊玉環明日突然變卦,跟李隆基回興慶宮。

那時想要製止就已晚了。

劉單走也不是,留也不是。

“我是紅顏禍水,國家如此,我責任重大,明曉利害。”

楊玉環強忍著情緒,從頭上將玉簪取下,並當著劉單的麵磕在桌角。

“啪!”

隨著清脆的聲音,玉簪應聲變成兩截。

“明日聖人來,我將一半送出門。”

楊玉環看出劉單的顧慮。

“娘子大義,在下告退!”

劉單見此,躬身退出太真觀。

這一瞬間,楊玉環的眼淚無聲無息流下臉頰……

她將放在桌上玉簪合一起,但那裂痕清晰可見。


最新小说: 王令的日常生活 惡女快穿:改字後劇情全崩了 夢遊的鹹魚 道啟時代 棄贅為王 道非身外 福寶懂獸語,輕鬆帶飛紈絝爹地 藍鴞之戀 飲馬邊疆,從塞北一小卒開始 混沌斬天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