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韋對他們的戰略至關重要,室韋一敗,唐軍幾無後顧之憂。
“室韋已敗……”
事到如今,大欽茂隻能承認,但話鋒一轉:“我們百折不撓,還有機會。”
不可能再隱瞞下去。
“哪還有機會?唐軍的虎狼之師,根本就擋不住,特彆是跟你們渤海。恕我不能再奉陪!”
屋作個深呼一口氣,當即就準備告辭。
唇亡齒寒的道理,他自然懂得。但他認為渤海國是豬隊友。
再對抗下去,他們黑水靺鞨的老本也會折進去。
與其如此,還不如回去收縮領地,在白山黑水之間,與唐軍打遊擊。
邊地苦寒,唐人向來不屑占據。
屋作個想著唐軍找不到黑水靺鞨主力時,會知難而退。
大欽茂備受打擊,他欲張口挽留屋作個,卻又不知用什麼理由!
黑水靺鞨的軍隊一旦離開龍泉府,他們將與唐軍獨戰,幾乎不可能戰勝。
他隻能目睹著大欽茂出王宮的大門。
“酋長不可離開!”
就在屋作個準備出宮殿的時候,門口出現十幾名渤海官吏,將黑水靺鞨首領攔住。
為首的為已珍蒙,是渤海驃騎大將軍。
他曾經率領使團出使扶桑,受到扶桑天皇的隆重接見。
“何用阻擋我?”
屋作個眉頭一皺。
“請大酋留下與我渤海一起抵抗大唐!”
已珍蒙向屋作個回答道。
“留下豈不是自尋死路?”
屋作個嗤笑一聲,如果室韋未敗,如果顯州城未失,則還會有一些機會。
現在毫無勝算!
“既然如此,我隻能借大酋一樣東西!”
已珍蒙眼睛一眯。
“你想乾什麼?”
屋作個麵有警惕。
城外還有兩萬靺鞨騎兵,這是屋作個的底氣。
他從未想過渤海國敢加害他。
“借閣下項上人頭一用。”
已珍蒙話音剛落,一些甲士從兩側突然出現。
不單是屋作個後退幾步,連殿中的大欽茂也始料未及。
“驃騎大將軍,你這是乾什麼?”
大欽茂向已珍蒙質問道。
在王宮之中,甲士怎麼會聽已珍蒙的?
這種脫離掌控的感覺,使大欽茂心中蒙上一層陰影。
“渤海不該是今日的結果,臣等隻是為自救。”
已珍蒙向大欽茂一拱手後,下令甲士:“將屋作個抓起來。”
幾名甲士衝出,立刻將屋作個按倒。
急得屋作個對著大欽茂破口大罵:“你這個鼠輩小兒,我若回不到軍營之中,麾下兩萬勇士會進攻上京,將城中殺得片甲不留。”
但大欽茂冤枉。
這非他的本意。
“壹萬福!”
大欽茂急忙去喊禁軍將軍。
“臣在!”
一名男子從已珍蒙背後走出。
能使王宮禁軍調離,又使甲士出現,唯有禁軍將領能完成。
很明顯,壹萬福聯合已珍蒙,已經背叛大欽茂。
那些忠於大欽茂的禁軍,被壹萬福借口調離。
靺鞨首領屋作個氣衝衝地找大欽茂,也是已珍蒙的傑作。
他故意將顯州城被攻破的消息告訴屋作個,知道屋作個會坐不住,來找大欽茂。
趁此時機,發動政變,將大欽茂和屋作個全部逮捕。
在政變的時候,輔國公楊承慶等大臣,也已經被逮捕。
已珍蒙發動政變的最主要原因是顯州城失,他的兒子在顯州城,很可能落入唐軍手中。
再加上已珍蒙看不到絲毫希望,就打算向唐軍投降。
既然是投降,若沒有投名狀,他必然不會被重用。
於是他想到這一石二鳥之計。
“好哇!本王待你們不薄,竟敢以下犯上?”
看清形勢後,大欽茂怒不可遏。
“大王,大唐已不是原本的大唐,你一意孤行,我們這些死了也是白死,連墳墓都不會有。”
壹萬福在已珍蒙的勸說下,參與政變。
已珍蒙明白壹萬福的家族在顯州城,在他的勸說下,掌握禁軍調度的壹萬福選擇配合。
其他從事的大臣,要麼貪生怕死;要麼仰慕大唐;要麼族人在龍泉府以外,生死未卜。
室韋敗走,明眼人都能看出渤海國難以渡過此次危機。
唐將李光弼、郭子儀,都是統帥之才,現在一直在合攏,從兩方而進,不給渤海國一絲一毫的機會。
“本王不過是為國家強大,你們對得起列祖列宗嗎?”
大欽茂含恨,指著壹萬福的鼻子罵道。
“是大王的列祖列宗。我們選擇正途,才是對得起自己的先祖。”
已珍蒙曾作為使者,說起話來振振有詞。
說完,已珍蒙不顧大欽茂的叫罵與屋作個的掙紮離開,他要開始布置。
他令人將大欽茂囚禁在王宮深處,吩咐壹萬福封鎖消息。
暫時不殺屋作個,對外宣稱屋作個冒犯大王,已被緝捕。
他明白當今上京城中風起雲湧,大欽茂不僅失去右姓集團的支持,又被城中百姓怨恨。
這場戰場再明顯不過了。
是大欽茂派遣好兒郎們跟隨安祿山反叛大唐,才迎來大唐凶猛的報複。
大欽茂無疑是最大責任。
顯州城的丟失,使大欽茂與右姓集團的矛盾更撕裂。
作為兩年前的首都,王公大臣怎會沒有家產在顯州城?
所以已珍蒙和壹萬福挾持大欽茂後,隻逮捕一些大欽茂的親信,就暫時掌控局麵。
已珍蒙又假傳旨意,調離城外的渤海士卒,全部進入龍州城。
士卒防守四門。
已珍蒙已向李光弼、郭子儀求援,表明自己真心歸服,並請唐軍支援上京,他擔心因為城中的動亂,難以壓製黑水靺鞨。
幾個時辰後,黑水靺鞨將士見大酋遲遲未歸,一名大將立刻到城下喊著要見屋作個。
“屋作個冒犯大王,已被羈押,你們從哪來回哪去。”
城樓上的士卒向下方的靺鞨將領回應一聲。
“我們幫你們對付唐軍,你們怎敢這樣?快釋放我們的大酋,否則必血洗上京。”
靺鞨將領大怒,對城牆上吼了一聲。
但渤海守將沒有搭理他。
這使得靺鞨守將氣衝衝地回軍營,將此事情告訴一眾靺鞨將領、小酋長。
他們來支援渤海,大酋長卻因莫須有的理由被關押。
這事不論發生在哪,都會令人唾棄。
群情激奮下,靺鞨全軍立刻決定進攻上京,解救屋作個。
在靺鞨組裝攻城器械,準備進攻反複無常的渤海時,郭子儀收到已珍蒙的投降書。
“哈哈……渤海內亂,天助我也。”
看到投降書後,郭子儀非常高興。他將已珍蒙的投降書交給麾下將領傳看。
“回都督,李都督破顯州城的那一刻,注定渤海如強弩之末。渤海國內還有明智的人,使我軍少了一番惡戰。”
唐朝臣則認為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室韋敗、顯州破,大唐天軍大舉進攻離龍泉府隻有一步之遙。
在這種高壓之下,渤海這種剛建立,連國號都不明確的小國,內部崩潰才是正常的事情。
渤海不是單一的靺鞨人組成,而是一個由漢人、契丹人、突厥人、奚人等組成的國家。
一些百姓注定會隨波逐流。
經過商議過,郭子儀覺得靺鞨進攻上京的概率非常大,他立刻率領騎兵前往上京。
郭子儀為防止有詐,派遣大量探馬先行一步去打探消息。
然後聯係李光弼、王思禮,一同向上京一帶進發。
上京城外,鼓角聲不間斷吹奏。
城垣之下,矢石如雨,喊殺震天。靺鞨士兵蟻附而上,城上守卒拚死抵禦,箭矢交錯,血霧彌漫半空。
偶爾有靺鞨士兵摸到城牆,又被渤海士卒的長矛捅下去。
傷者哀號,死者枕藉,然攻勢未歇,城亦未破,更加慘烈。
一連三日,靺鞨嘗儘各種方法,也未攻破上京。
上京城內,好歹有兩萬士卒。
靺鞨人本就不擅長攻城,以兩萬騎兵,進攻兩萬步兵,攻城器械又十分單一,可以用難如登天形容。
即便靺鞨人恨渤海國逮捕他們的首領,但這種悲憤的力量,在一次次攻堅中消磨殆儘。
大酋長被抓?
他們就這麼灰溜溜地回領地嗎?
猶豫就會敗北。
仆固懷恩率領一萬輕騎,最先到達上京城附近。
靺鞨探馬將此消息告訴給靺鞨將領後,他們大驚失色,立刻傳令大軍暫且撤軍。
他們被已珍蒙勾引,連日苦戰,疲憊不堪。
撤退時的士卒無精打采。
仆固懷恩怎能放過這次機會,他率領輕騎窮追不舍。
當唐軍氣勢洶洶地追近時,渤海士卒更加慌亂。
有的甚至還掉出隊伍。
他們如喪家之犬,盔歪甲斜,忘記舉弓反擊,一心逃命,以至於隊形淩亂不堪,揚起的塵土也遮不住那彌漫的頹敗之氣。
唐軍則如獵豹嗅見獵物,個個精神抖擻,馬速愈疾,蹄聲如雷,風馳電掣般席卷而去。他們身姿矯健,目光如炬,手中橫刀在太陽下寒光閃爍。
“噗嗤!”“噗嗤……”
伴隨著唐軍騎兵的穿梭,一個個人頭落地。
群龍無首下的靺鞨騎兵弊端凸顯。
有的將領帶著隊伍準備與唐軍決一死戰,有的卻隻顧著逃跑。
“勇士們,與唐軍一戰,逃命隻會白白死亡!”
一支上千人組成的靺鞨騎兵調轉馬頭,向仆固懷恩衝來。
“噗嗤!”
仆固懷恩一向勇猛絕倫,身先士卒,悍不畏死,他胯騎駿馬,風馳電掣於敵陣之中。手中長矛突刺,恰似蛟龍出海,沒有一名靺鞨騎兵是他一合之敵。
連與他對壘的靺鞨大將,都被他刺落馬下。
唐軍氣勢如虹,跟隨著仆固懷恩衝鋒,將敢於抵抗的靺鞨騎兵殺得大潰,其餘靺鞨士兵喪膽,慌不擇路地東逃……
一直追到太陽下山,仆固懷恩才攜帶靺鞨騎兵的首級返回。
李光弼也已經到達上京龍州城下。
已珍蒙和壹萬福挾持著大欽茂和屋作個出城迎接。
宣示著渤海國的覆滅。
郭子儀、李光弼沒有自作主張,先將大欽茂和屋作個等押送回長安,等待至尊的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