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元三載,大唐正式走出安祿山叛亂陰霾,這是革舊迎新的年月。
許多大事都在這一年定格,所以顯得格外熱鬨。
從正月初一開始,到正月十五,放開宵禁,有燈火表演。
李隆基時期,長安城中儲存有不少燈具。
當時有一個名叫毛順的工匠,巧思結創,用彩色繒帛製出燈樓三十間,高一百五十尺,懸掛珠玉金銀,微風一至,鏘然成韻。
又用燈做成龍鳳、虎豹騰躍的樣子,似乎不像人力所為。
現掃去上麵的灰塵,拿出來向長安百姓展示。
燈火與鐵花一起綻放,在長安的上空奏響盛世華章,美輪美奐。
現在已經有不少外國酋長、國王、使節到達長安,他們麵對這種繁華的場景舌撟不下。
以往隻聽說長安開遍鮮花,沒想到在冬季還有這樣的美麗。
他們也慶幸自己提前到達長安,目睹這盛大的場景,此生無憾。
正月十五元夕的時候,李瑄邀請到長安的國王、酋長、使者,以及羅馬大使阿波加斯,與文武大臣一同長安的明德門城樓上,觀看打鐵花和朱雀街上“一夜魚龍舞”。
城郭之外,夜幕低垂,數十個打鐵花團隊錯落。
火光衝霄,一圈又一圈,綿延不絕,似繁星傾落,又如煙火綻於塵世。
觀者如潮,圍聚四周,仰首皆驚讚之聲,不絕於耳。
孩童在城裡城外嬉戲;老者撚須而笑。諸般人等,皆沉浸於這“煙花”的絕美之境中。
在興慶宮中的李隆基,也登上花萼相輝樓,看著不一樣的人間煙火。
他不時看向太真觀中。
玉環啊!
為什麼不願意再看一番長安的燈火呢?
樓台絕勝宜春苑,燈火還同不夜城。
這是宰相蘇頲描繪洛陽上元夜的詩歌,此時也可以用來映照長安。
李瑄在觀賞煙火的時候,看到百姓歡快,十分高興。
他的雄心壯誌,包括宇宙萬象。
他的時代剛開始,會一步一步去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
李瑄與妻兒們溫存一會。又與國王們推杯換盞,暢飲一杯,使他們受寵若驚。
隨後,他來到李峴身邊,對李峴說道:“右仆射,可否日日有今宵?”
再美麗的煙火,也隻會是一年一度。
大唐嚴格的宵禁製度,使大唐長安在多數時候,都是“鼓絕人散,九衢唯月”。
“回至尊,日日如上元夜這般,資費巨大。”
李峴回神後,錯誤的會意李瑄的意思。
他以為李瑄上癮了,要日日舉辦燈會。
這可不是好想象。
適當地舉行一次大會,可以增加長安內外的身心愉悅,增加百姓的自信與活力。
若過節沒有過節的樣子,反倒是國家會如一潭死水。
但凡事過猶不及。
“右仆射錯會我的意思,我指的是推倒坊牆,取銷宵禁。”
“我的政策右仆射清楚,大唐需要更多的稅收,農業稅是遠遠不足的。隻有發展工商,才能使國家有充足的賦稅。現市集籍廢除。坊牆和宵禁是影響國家發展的重要因素。”
李瑄緩緩說道。
國家現在有不少錢財預算,但不能一直躺在功勞簿上吃老本。
發展工商,用工商的重稅才能使工商業源源不斷。
後世的汴京比長安繁華得多,就是因為宋代發展工商,沒有宵禁和坊市製度。
而現在大唐的坊市製度和宵禁,是為政治服務的。
如果李瑄發展工商,而不取消宵禁,顯得不倫不類。
“宵禁一直存在,如果廢除,必然會使盜賊滋生,不容易管理龐大的城池。也會影響百姓的勞作時間……”
李峴沉吟以後,說出心中的憂慮。
這畢竟是沒有嘗試過的事情。
長安城中的人口為天下城池之最。雖然朝廷以德服人,但總有偷奸耍滑的潑皮無賴,混跡於人群之中。
在《周禮秋官司寇》中記載了“司寤氏”負責夜禁事宜,根據星辰變化確定夜禁時間並巡察街道。
到了秦漢時期,宵禁製度得到了進一步強化。
飛將軍李廣因夜行被霸陵尉攔下,漢安帝頒布了《禁夜行詔》,明確規定深夜不得有行人。
特彆是大唐時期,宵禁製度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嚴格程度。
長安城實行坊市製度,街鼓響起後,所有房門必須關閉,百姓必須回家,否則會受到處罰。
這也是李瑄覺得長安的宵禁太過於為政治服務的緣由。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隻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這是大唐宵禁製度下的特色。
皇帝和王公貴族往往娛樂至深夜,卻將平民百姓,束縛於家中。
“我多次強調,當今是變革的時代。大量招募捕快維持治安,長安還有不少的錦衣衛用以尋找盜賊。坊市製度一旦取消,要多規劃街道,市場區域,規劃商販可以營業的區域。以後所有房屋,都要歸整修建……”
李瑄向李峴說道。
有困難,就要去解決困難。
他當然知道宵禁剛解除,會有諸多不適應。
但養那麼多捕快,不是飯桶。
兩次緝捕科,在長安城內確立八名捕頭。
長安城外的諸鄉,也有四名捕頭負責。
作為都城,長安洛陽都會設有總捕頭和副總捕頭的職務,為從六品下和正七品上的官職。
萬年長安兩縣,也是捕頭最多的地區。
每個捕頭下屬上百名捕快,負責刑偵、緝拿、維護治安。
更何況長安城中和洛陽城中有日夜巡邏的金吾衛。
自古以來,宵禁的目的不外乎幾點。
一是為維護治安。宵禁之設,意在減少夜間不法之徒的活動空間,使盜賊潛蹤匿跡,百姓得以安居。
不過這個製度在戰亂年代尤為重要,以防敵人夜間偷襲,確保城池安寧。
到了盛世和平,就會遏製國家的繁華。
二是順應農耕時代的作息習慣。大唐目前還是農耕文明,百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宵禁促使民眾早睡早起,以充沛精力投入次日之勞作。
三是強化中央集權和城內管理。唐朝建立以來,皇權高度集中,對城池實行嚴格的坊市製度,宵禁作為配套措施,有助於城內秩序的井然有序,使朝廷對地方全麵掌控。
在這種情況下,不論大唐經濟文化多繁榮,但夜間活動仍受諸多限製。
現是乾元三載,天下太平,除賤為良也完成了,李瑄不可能再留著宵禁製度和坊市製度。
曆史上,坊市製度和宵禁製度就是在安史之亂後,因朝廷權力大減,開始鬆弛,出現夜市。
在大唐後期的時候,朝廷已無權威,工商業得到發展,坊市製度和宵禁製度名存實亡。
國家既然更加強盛,李瑄不可能開曆史的倒車。
“右仆射,與你政事堂宰相們好好規劃一番,百國盛會後,必須將方案布置於朝堂上。”
李瑄鄭重地向李峴吩咐道。
“臣遵旨!”
李峴拱手,心中已將此當成變革要務。
因為李瑄的策令,全部是正確。
市籍製度的消失,從洛陽到西域,絲綢之路空前強盛。
坊市製度和宵禁的取消,或許能使工商更有活力。
……
一月下旬,南詔的王子鳳伽異到達長安,鑒於當前大唐與南詔的關係,李瑄在太極宮中的昭德殿中召見他。
鳳伽異說是出使大唐,實則為上貢。
他攜帶數車金銀而來,一下彌補好幾年的貢品。
另外,鳳伽異還帶來寶石、翡翠、象牙、犀角、香料等貴重物品,前來拜見大唐天子。
鳳伽異進入昭德殿後,向李瑄行大禮。
秘書省官吏向李瑄遞上禮物清單。
麵對與自己年齡相差無幾的李瑄,鳳伽異大氣都不敢喘息一聲。
生怕李瑄對貢獻的金銀珠寶不滿意,歸罪於南詔。
大唐滅吐蕃,設立雪域都護府,使南詔心驚膽戰。
為今之計,隻能誠心向大唐認錯,乞求饒恕。
否則大唐幾路兵馬齊出,南詔根本沒有抵禦的可能性。
他們能戰勝天寶時期的劍南軍,有諸多因素。
但他們一定無法戰勝偉大的天可汗。
“天寶年間,朕拜相之時,與雲南王相談甚歡,一直視雲南為大唐西南的倚仗。不想發展至如今的局麵,頗為惋惜。”
李瑄放下禮品清單,感歎一聲。
他也知道是楊國忠想要炫耀武功,結果最終使南詔成為敵人。
還好李瑄威望深厚,使南詔在安祿山叛亂時,止步於大唐邊境。
否則不打也得打了。
“兩次戰爭,皆迫不得已。南詔已誠心認識到錯誤。這是家父的親筆奏書,如果至尊能夠原諒南詔,家父將至長安,向至尊負荊請罪。”
鳳伽異又取出閣羅鳳的親筆信,恭恭敬敬地托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