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五章 智慧宮,至尊親送崔漢衡_大唐天將軍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大唐天將軍 > 第四百四十五章 智慧宮,至尊親送崔漢衡

第四百四十五章 智慧宮,至尊親送崔漢衡(1 / 2)

一場盛會,從辰及晚。

番邦國王、使節,期間互相拜訪,又與大唐公卿交談。

他們無不以說漢語為榮。

如果能說出中原雅音這種官方話,就更可以自傲了。

以至於那些不懂漢語的國王在交流時產生憂慮,發誓今後一定要好好學習。

以期下一次朝拜的時候,能流利地與天可汗、大唐公卿交流。

在他們看來,漢語本就是偉大的,字正腔圓,一字一意,這是天選的文字,如同大道一般。

大部分西域、河中的國度,都在推行漢字。

現在連大唐數字,大唐拚音,華夏曆,都會引進,連帶著儒家文化。

大唐準備好書籍,可以毫不費力地進行文化輸出。

胡人豪放,不斷地有胡人酋長毛遂自薦,向天可汗獻舞、獻樂。

李瑄準許他們這種行為,並在結束的時候撫掌。

在宴會上,最鬱悶的當屬李隆基了。

他本以為自己會引起注意,沒想到這些番邦國王、酋長的目光,基本不放在他的身上。

有些使節以前可是見過他的。

更氣的是,文武百官對他視而不見。

真的是人走茶涼。

也就李適之陪同他喝了幾杯酒,李瑄禮儀性地敬一杯。

他不得不承認,自己的時代過去了。

現如今是李七郎的時代。

大唐在李七郎的掌舵下,革除弊病,欣欣向榮。

他看鏡中自己滿頭銀發。

又看李瑄年輕令他向往的臉龐。

他剛登基的時候,年齡比現在的李瑄,大不了幾歲。

李瑄會不會如他一般,出現失誤的決策呢?

李隆基看著花萼相輝樓中載歌載舞的番邦國王,看這滿堂華彩,已經可以去遙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盛況。

一如李瑄曾釋放的豪言壯語“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唐土”。

不論如何,在軍事外交上,李瑄真正地將大唐王朝帶到巔峰。

也是李瑄一直所宣傳的華夏帝國的巔峰。

“適之,你生了一個好兒子啊……”

李隆基又舉著酒杯,到李適之麵前。

偌大的花萼相輝樓,隻有李適之一人可以與他飲酒。

“舜帝英明,禪讓給治水的大禹,是最為功德無量的事情。”

李適之也意外李隆基會主動找他,說出這番話。

他很樂觀,隻是讚歎李隆基禪讓給李瑄,是最英明的抉擇。

隻要李隆基老老實實地安度晚年,皆大歡喜。

如七郎這般天縱奇才,千年難遇。

他的出現,是國家和百姓的福氣。

“是我不如李七郎。”

李隆基自飲一杯酒。

像是自嘲,又像是真心話。

從大唐月報上,可以看出李瑄的政策。

以鐵腕的決心,對大唐進行深入的改革。

將所謂的豪強,清洗了一次。

他也是開了眼,還不知道在他的盛世下,隱藏有如此多戶口。

李瑄用錦衣衛的手段,也令他驚奇。幾乎是李瑄在地方上的耳目。

秘書省,權威竟然比曾經的內侍省還大。

不用擔心宦官乾政,還能一手培養出忠於皇帝的嫡係。

那十八學士,號稱“天子門生”。

以至於原本加上皇權的“九寺五監”,在秘書省和錦衣衛麵前微不足道。

而且九寺五監,有被天策府、尚書省架空的趨勢。

李瑄明顯要將天策府、秘書省、錦衣衛引為新的皇權。

同時,再次加強尚書省的權力,裁去重合的部門。

“三郎不必如此。你繼位之前,朝廷出現各種不好的事情,數十年動蕩。當時人們無不認為王朝已經後期。但你改元開元,勵精圖治,從詩歌的飛揚,到太平鼎盛,開古今之先河。”

李適之向李隆基安慰道。

在內心深處,他有對李隆基的愧疚。

因為李隆基待他們父子不薄,還讓李承乾和李象的墳墓歸藏於昭陵。

儘管有安祿山叛亂,但現在形勢一片大好,萬國來朝,讓李適之肯定李隆基的功績。

要沒有李隆基,大唐一定會一直走下坡路,直至墜入深淵。

畢竟從武則天到韋氏當政那段時間,天下太亂了。

朝廷的動蕩,換來豪強土地兼並,肆無忌憚。

“現在也隻有適之你會如此評價我。你是太宗皇帝的曾孫,我也是。我們是同一輩人。”

李隆基現在的怨氣逐漸減少。

李瑄除了不給他自由,也沒有什麼為難他的。

削除宗室的福利待遇,也不隻是削他的兒女。

李瑄的兒女,李瑄的兄弟姐妹,李瑄的堂兄弟姐妹一樣被削減。

君子之澤,五世而斬。

宗室恩澤,五世而終。

這才是一個客觀的規律,不能指望宗室養一個分支一輩子。

再過百年,大唐的宗室成員或許以十萬計。

“是啊!我們是一家人。國家還是李姓當政,也才一百多年。我希望三郎保重身體,看大唐更加繁榮昌盛。”

李適之向李隆基說完,便舉起酒杯。

李隆基遲疑一下,碰杯與李適之一飲而儘。

下方文武百官見兩位太上皇如此親密,也不禁好奇。

他們比番邦更關心兩位太上皇的情況。

文武百官都知道,李隆基刺殺過李瑄。

現李瑄還能容忍李隆基參加大宴,拋頭露麵。

確實表明李瑄與眾不同的胸襟。

連太宗皇帝也有因喜怒而殺人的時候,但百官覺得,李瑄很難會失德。

是以,可以在朝堂上各抒己見,不用擔心言詞激烈,而觸怒至尊。

李瑄則是接二連三地邀請番邦國王、使節到台上,與他對席交談,最少會飲酒一杯。

連東南亞小國和天竺、諸國的使節也不例外。

獲得如此殊榮,他們非常感動。

甚至有當即表態,支持與大唐建立商貿聯係,共同促進繁榮。

人的審美大差不差,誰不喜愛東市上的蜀錦、絳繡、彩緞、吳綾?

在他們看來,如此絲綢,穿戴在身上,絕對比黃金更體現尊貴。

甚至大唐的青瓷、白瓷,也比金銀漂亮。

臨終的時候,還可以買個“唐三彩”為自己守墓。

李瑄在召見波斯王子後,破例邀請跟隨波斯王子來大唐拜見的波斯文壇領袖阿費夫。

李瑄在波斯的時候,與阿費夫多有交集。

此人原本是呼羅珊總督的好友,後被李瑄的偉大所折服。

“記得在木鹿城與閣下相見的時候,閣下渴望來到大唐,現得償所願。閣下對大唐如何看待?”

阿費夫向李瑄拜見後,李瑄詢問他。

“再次感謝天可汗邀請我至前。大唐是天下的宗主,長安無愧於世界的中心。從未想過翻越蔥領,走出荒漠以後,還有如天堂一樣的國度。”

現如今阿費夫已經能說出流利的漢語。

波斯也有深遠的文明。

以往的波斯,已經被大食所束縛,忘掉自己的信仰。

可歎他還和呼羅珊總督一樣,為大食辯經。

也可惜呼羅珊總督這個波斯翹楚,最終為大食人而死。

“閣下過譽了,大唐還遠遠未到達美好太平,朕隻是沿著聖哲的腳步,艱難前行。”

李瑄笑著回答道。

“以我所見,長安已為最美。還有什麼會比如今的長安更文明的嗎?”


最新小说: 大明:我姐是馬秀英 東京病戀女友 大和四年伊始 聽懂毛茸茸心聲,我靠查案成團寵 大國房梟 禦虎師弱?開局召喚sss級母老虎! 全家瘋批,我穿成了養崽文對照組 重回1960:漁獵白山鬆水 資本家小姐隨母改嫁,被繼兄寵瘋 高武:我靠殺怪續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