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瑄在火藥工坊待一共兩天。
明確製作大炮的同時,製作炸藥包不能落下。
震天雷的想法很好,但生鐵包裹的震天雷殺傷足,在炸石頭、修山開道方麵,不如炸藥包。
在李瑄的吩咐下,兵部、工部,開始向火藥工坊正式投入財力。
探測隊伍會在全國各地,探測硝石和硫磺。
特彆是隴右地區,李瑄隱隱記得那裡硝石較多。
離開牛首山火藥工坊,他直接回到長安。
未足一個月,薑月瑤就再次為他誕生一女。
李瑄沒有因再得女而氣餒,生男生女他一樣喜愛。
他在床榻前,見小公主出生不久便停止哭泣,圓溜溜的眼睛,墨染得純粹。
將來一定是和她母親一樣的大美人。
李瑄安撫薑月瑤,感謝她的辛苦。
三日後,李瑄賜三女為夏國公主,名李依依。
長安城自發慶祝至尊誕生小公主,百姓由衷地高興。希望至尊子女滿堂。
李瑄在花落時節,一連多日陪伴薑月瑤母女多日,才重新處理政務。
東北快馬入長安,在得知李光弼登上庫頁島,將其命名為鯨島後,李瑄正式在東北設立行政區。
他認為渤海國暫時未穩定,不應該過於強硬,以免反撲。
在渤海除賤為良後,李瑄以大唐皇帝之令,免除平民百姓一年賦稅。
得到渤海百姓的民心,他們由是感激天可汗恩德。
李瑄將從柳城郡到柏海國的廣大區域,設為渤海都護府。
類似於雪域都護府,一切政務都由大唐派遣的大都護管理,渤海貴族調到長安,以免插手大唐的統治。
軍事則由平盧都督府負責。
現平盧都督府已經沒必要駐紮在盧龍城,主要駐紮在原本的渤海地區、靺鞨地區,擴建至三萬兵馬。
範陽都督府的一部分軍隊,駐紮在原來的室韋、契丹、奚、同羅地區。
又在大興安嶺的南北,設立撫遠都護府。
管轄範圍包括大興安嶺、小興安嶺、外興安嶺內外廣大區域。
囊括原本的奚、契丹、室韋駐地。
在原本的黑水靺鞨和鯨島,設立鯨海都護府。
此都護府人數最少,卻是不可或缺的。
原本大唐隻是在遠疆,設立都督府安撫胡族、部落。
現在大唐改製,都督府的意義變得不一樣。
都護府也變了。
都護府為純粹的政治、外交、支度機構,與轄區內的都督府兵馬互相配合。
毫無疑問,大唐的都護府,是大唐疆域實際控製的標識。
大唐可以調動都護府內的一切資源、兵馬。
雖然都護府內有不少部落、國家,但這些部落以大唐馬首是瞻。
李瑄尊重這些國家的權益,但也會儘可能地傳播漢家思想,去同化他們。
都護府,隻是歸化四夷的前屬機構。
如新羅、波斯、回紇這類,才屬於大唐的真正的番邦。
李瑄又考慮其他因素,在李峴的建議下,將河中地區與安西地區分開,建立蔥嶺都護府。
否則安西的轄區太大,不容易管理河中。
由蔥嶺大都護,監護河中的粟特諸國和吐火羅諸國。
並將柘枝都督府,提至與其他都督府一個等級,確立大唐的第二十五個都督府。
改北庭都督馬璘為柘枝都督府的都督。
改柘枝魯炅為文職的蔥嶺大都護。
馬璘文武雙全,戰功卓著,一旦與大食戰爭開啟,馬璘可以獨當一麵。
李瑄認同李峴的建議。
設立蔥嶺都護府,將蔥嶺都護府的駐地建立在柘枝城。
確保河中地區所有國家的城頭,都插著大唐玄龍旗。
李瑄允許馬璘上任的時候,將一萬北庭兵,和這些北庭兵的家屬,遷到柘枝城一帶,給予他們豐厚的待遇,在那裡紮根生活。
以充實柘枝都督府的兵馬。
使柘枝都督府的兵馬到達兩萬。
大唐依靠諸國稅收,又是在絲綢之路上,還可以和糴波斯的糧食,蔥嶺都護府有能力供養兩萬兵馬。
至於北庭都督的位置,李瑄任命隨南霽雲、段秀實滅吐蕃的李晟擔任。
李晟雖曾為李瑄的親衛,但他戰功足夠,可以服眾。
一番安排後,大唐現有蔥嶺都護府、安西都護府、北庭都護府、雪域都護府、雲南都護府、撫遠都護府、渤海都護府、鯨海都護府。
這些疆域控製土地比大唐十六道都要龐大。
但多是地廣人稀,環境惡劣。
每任大都護四年一屆,但區彆於其他官吏,可以連任兩屆。
政績優秀的大都護,可以直接升遷為尚書,甚至拜相。
如雪域都護府、渤海都護府、撫遠都護府、北庭都護府、鯨海都護府,這些控製更深的地方。
大唐直接在都護府內設立郡,大唐任命太守、縣令管轄,加快這些地方的漢化。
像安西都護府、蔥嶺都護府內國家、部落太多。
大唐隻會開辟實際控製地,設立縣。
如蔥嶺都護府中,藥殺水(今錫爾河)以北的柘枝縣,西原縣,以及千泉古道上原本西突厥可汗的“行宮之地”,設立千泉縣。
還有新開辟的蔥嶺古道,烏滸水(今阿姆河)上遊設立蔥嶺縣。
原本的小勃律,被大唐完成實際控製。
考慮到咽喉要地,位置天選,設立班超縣,以紀念班超經營西域。
若移民的話,這幾個縣一定會優先。
李瑄認為移民不應該隻靠發配而來的豪強、罪犯。
也會主動在河南、河北、河東、蜀地這些人口多的地方上,招募年輕力壯的青年男女。
除賤為良,他們家中都有七十畝土地。
如果他們移民,不僅會給一百畝土地,另外再給十隻羊,十匹絹。另外以鄰為界,還可以共用牛馬。
有些家人亡於戰亂之中,這些豐厚待遇會吸引不少人報名,願意遠走他鄉去搏一搏。
大唐有足夠的馬匹,雖然大多數馬匹夠不上戰馬的等級,但作為代步是沒問題的。
大唐咬咬牙,付出一些代價,隻要能在蔥嶺、安西遷徙二十萬戶漢人,那麼就會大局已定。
加上原本的漢人戶口,和軍人的家人,流放的漢人等。大唐人口將占據安西、蔥嶺的三分之一。
一旦漢化一些胡人,再經過繁衍生息,若乾年後,大唐會徹底占領西域和河中。
另外,雪域高原和東北地區。最少再遷徙二十萬戶漢人。
以充實其中!
這是戰略國策,李瑄讓戶部尚書王昌齡負責關於人口遷徙的事情。
如果四年內可以完成目標,李瑄會拜王昌齡為宰相。
關於如何儘快漢化胡人,確立大唐的統治,李瑄將首席宰相李峴召至甘露殿,詢問他的意見。
“回至尊,您重新規定都護府的職責,那些小部在不乾預的情況下,二三十年,就會對大唐死心塌地。那些存在數百年的國家,需要更久時間。”
李峴向李瑄回答道,他也不明白至尊為何如此急迫。
在他眼中,至尊年富力壯。
那些小國不僅對大唐年年納貢,歲歲來朝。都護府還受著他們的稅收。
他們視至尊為天可汗,不能過激對待,以免損失天可汗威望。
“現大唐有八個都護府。朕希望都護府能為朝廷帶來收益,最起碼能維護住地區的軍政,而不是朝廷將崤山以東的絹錢,源源不斷供給都護府。”
李瑄向李峴解釋道。
如果都護府變為累贅,遲早拖垮大唐。
最起碼西部、北部的畜牧業、礦產資源、金銀珠寶能惠及到中原地區。
“以至尊之言,當令各國向長安派遣一批學生,學習儒家文化,學習除賤為良的思想,將他們感染,使他們回到國家後,加速漢化推進。”
李峴想了想,向李瑄回答道。
“這是可行之法。”
李瑄眼睛一亮,覺得李峴所言有道理。
他舉一反三,又聯想到其他。
比如湘西、黔中等地的,土官當政。
這些胡人土官一直剝削當地的部落。
大唐可以直接去土官部落中挑選一些地位低下的胡人,讓他們到長安學習。
等在大唐耳濡目染後,一定會有胡人對土官產生不滿。
待那批學生回去,大唐差不多就可以執行改土歸流,正式對湘西、黔中等地任命官吏,進行統治。
還有河西、朔方、太原等地的胡人部落。
他們始終獨立於大唐的行政之外,遲早會有隱患。
如開元年間河西節度使王君被河西胡部殺死一事。
雖是王君過錯在先,但也從側麵反應,歸屬大唐的河西胡部有能力在河西走廊興風作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