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七章 八大都護府,九品十八階_大唐天將軍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大唐天將軍 > 第四百四十七章 八大都護府,九品十八階

第四百四十七章 八大都護府,九品十八階(2 / 2)

李瑄以“天可汗”之威,莫不臣服。

但他的後人不一定能震住。

所以這些胡人部落,有必要學習一些大唐的知識。

大唐境內,不可以有法律管不到的勢力。

有李峴的建議後,李瑄以大唐與番邦交流的名義,讓番邦派遣年少學生,在大唐學習。

實際上,是給他們灌輸“先進文化”。

另外,李瑄湘西、黔中等地郡守,也以友好交流,漢蕃共存的名字,挑選認為“有資質”的學生。

河西、太原、朔方、渤海、撫遠、鯨海等地的部落,亦是以此方法。

大唐在長安建立華夏大學,讓這些胡人與優秀的漢人學生,在一起學習,以便於儘早漢化。

“右仆射,宵禁何時可以取消?”

確定這件事後,李瑄又問李峴宵禁的問題。

現是四月,是取消宵禁的最佳時機。

“回至尊,臣已與宰相們商定好,於明日朝會,便向文武百官宣讀宵禁之事。但臣等一致認為,長安一百零八坊市的牆暫不可推倒。可先於夜間打開坊門,允許百姓自由進出,以免出現不可控的事情。”

“臣等已將西市、東市、長樂坊、平康坊、蘭陵坊、永陽坊、崇化坊、曲池坊、立政坊等九坊市列為初步的夜市區域。另外還有朱雀大街、曲江兩地,允許小販進行買賣。”

“臣等也與張大尹商議過,現在捕快三班倒,可以維持夜間治安。也希望至尊令金吾衛如白日一樣巡邏,威懾不法之徒……”

李峴無比詳細地向李瑄解釋關於取消宵禁的事宜。

李峴等宰相大臣終歸還是有些保守。

但他表示等宵禁製度事實一段時間後,再推倒坊牆。

“就按照右仆射所說去做,朕會令金吾衛三班倒巡邏,在取消宵禁的前三個月,一部分天策衛、神策衛也會加入。”

李瑄點頭,他理解李峴等小心謹慎的心思。

他沒有再強求。

一步步來。

饑寒起盜心。

利欲熏心之徒,終歸隻是少數。隻要豐衣足食,願意冒險行盜賊之事的人會維持在一個低概率。

法律的意義,就是懲治、預防這極少數想不勞而獲,欲望膨脹的人。

什麼“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更多是一種比喻讚美。

當經濟繁榮後,有人鋌而走險,這才是人性。

“至尊英明!”

李峴鬆一口氣。

他和宰相們的計劃是,先在長安取消宵禁一年,看看成效,然後再在洛陽、揚州、益州、涼州等大城市實施。

待郡縣捕快係統完善後,再普及天下。

如果長安因實施宵禁一團糟,他們會勸諫至尊收回成命。

“右仆射,乾元之前,朕與你說過將尚書省擴大至九部,合並一些重疊部門。改行省製,以減輕中央負擔,並加強中央權力,更確立中心城市設計,使國家更快速發展。你規劃的如何?認為什麼時候可以實施?”

李瑄沒有讓李峴退下,時隔三年,再次提起行省製度。

他執政以來,明顯感覺到中央直接管理三百多個郡,太吃力了。

吏部考核,是不可能三百多個郡儘詳儘細。

把三百多個郡,合並成二十多個行省,任命能力、手腕強大的長吏,掌控諸郡,也能更細致地規劃諸郡。

看似朝廷權力被分,實際上是加強中央集權。

因為朝廷隻需要行省長官下命令,確定戰術戰略,把控大局。

沒有軍權的行省長官,不可能造反。

隻要任期滿,就會考核。決定是否免職、平調、升遷。

至於九部的劃分,與合並諸寺,李瑄也已經準備好。

天策府、秘書省、錦衣衛,皇權比以前握得更緊。

有些部門雖是加強皇室,製衡六部,但太臃腫了。

李瑄隻要管理財產的太府寺,確定可以繞過尚書省行財政大權。

還有不可缺少大理寺。

以及象征宗室的宗正寺。

其他的雖然有的並入尚書省,但如衛尉這種,並入天策府。確保天策府對天下兵權、都城守衛的絕對掌控。

如太仆寺並入秘書省。

太常寺與宗正寺合並。

國子監並入智慧宮。

其餘寺和監的並入諸部就很好理解了。

“臣大概有些方案,待整理後,可以呈給至尊。”

李峴向李瑄回道。

以前大唐沒有根基,隨著大唐的改變。他也預料到大唐的政治體係要變動一下。

但這種大變太過複雜。

“有什麼意見,可以先告訴朕。”

李瑄向李峴道。

“臣建議從乾元五載元月再開始實行行省製。提前昭告天下,明確行第一任高官吏、副長吏將從天下政績卓越的太守中選擇。讓他們有心理準備,各憑本事。以免落選後抱怨。”

“九部也於五載實行,提拔優秀的侍郎,為新的尚書。”

李峴向李瑄建議道。

貿然實行行省製度,那些升遷為長吏或者副長吏的太守,一定高興。

畢竟一躍成為“封疆大吏”。

但對沒有升遷的太守來說,本來是中央管理他們,現在頭上憑空出現一個上司,心裡一定難受。

開誠布公。

能讓人心服口服。

“行!宰相劃分行省,要根據地理和曆史因素。比如河東。其在太行山以西,改行省山西。黃河以東,洛陽以北,太行山以西,皆為山西省,其省治所在太原。”

“行省,代朝廷行尚書省事,其的長官肩負巡視省內各地民政、獄法、民生,安撫百姓。是以名為巡撫,從二品官職。”

“另,九部尚書,禦史大夫、秘書監、錦衣衛指揮使、宗正卿、大理寺卿、太府卿等皆為從一品。尚書右仆射、尚書左仆射、中書令、侍中、參知政事,為正一品。”

“九部侍郎、智慧宮祭酒、大都護等為正二品。”

“三寺少卿、副都護、秘書少監、禦史中丞等為正三品……郎中等為從三品……”

李瑄沉思一番,讚同李峴的說法。

再準備一年多,不是很晚。

他又重列官員等級。

宰相正三品。

大唐的官製非常複雜。

公卿大臣與地方大郡太守一個等級,李瑄覺得有損公卿大臣的威嚴。

而且他準備頒布軍銜,將文武徹底分開。

武將不再論品級,而是以軍銜確立地位。

最高的元帥銜,可享正一品待遇。

“至尊,三公、三司、太子太師、太子太傅等該如何?”

李峴見李瑄給他們“升官”,毫無準備。

一時間難以明是好是壞。

“宰相養老後,不再擔任實權,可加三公、三司。”

李瑄直言不諱。

宰相為三品,是變相加強皇權。

但現在這種時代下,這個套路太虛了。

他要將宰相、尚書,變成後世那種真正一品大員。

實行九品十八階,而非現在的九品三十階。

簡化官製,使有誌之士目標明確,就是為一品大員而去。

“右仆射回政事堂給宰相們通個氣,明日早朝時一並列出。官職不變,品級將變。與宰相們商議方案。”

李瑄這些決定不是心血來潮。

早在登基的時候,他就在想新的“九品十八階”官吏品級。

以及軍銜製度。

勳可以退出曆史的舞台,由軍銜,以及各種象征榮譽,各類獎賞的玉金銀銅勳章代替。

爵照舊賜予,但不局限於文武。

使職差遣這種畸形的製度,隻是臨時設立,完事後就會罷免。

散官是虛職,用以標榜身份,現在還無法取代。

但軍銜設立後,李瑄想辦法讓其逐漸退出。

目的是官吏係統更為精簡。

宗室之澤,五世而終。李瑄也不是很讚同。

宋代三世就將恩澤用儘,李瑄會朝那個方向改革。

“臣遵旨!”

李峴拱手,待他回去後,會好好思慮。

看九品十八階該如何確立。


最新小说: 大唐:重生李承乾,開局自請廢太子 神幻星宇之十二星聖 穿進獸世禦獸,我的動物園太治愈 大導演從跟影後離婚開始 問鼎:重生後我權勢滔天 玄幻:從煉製合歡丹開始長生! 吞噬星空之銀河之路 雙靈佩 下神壇 不奉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