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賀達乾擔心有野心的移地健在大可汗去世後,忍不住召集親信自立大可汗。特意向移地健傳信,告知大可汗的遺言,讓移地健按納住野心。
在草原上得位不正,往往會被反噬。
如後突厥毗伽可汗被毒死後,短短十年間,換了六位大可汗,以至於後突厥汗國四分五裂。
莫賀達乾不想看到那樣的局麵發生。
磨延啜死亡後,莫賀達乾遵照遺令,派遣使者入長安,請葉護太子回單於城繼承大可汗之位。
他會隨時關注葉護太子入草原後的路線。
一旦葉護太子深入草原,他就會派騎將葉護太子殺死,將罪名加給一些與回紇為敵的遊牧小部落頭上。
以此向大唐交代。
並以移地健,順位繼承大可汗。
磨延啜死亡兩天後,回紇大軍護送其屍體離開薩彥嶺。
在薩彥嶺獲勝的成果,也來不及去鞏固。
……
長安,秋高氣爽。
葉護太子一直在等待李瑄邀請他進行秋獵,卻未得具體時間。
他也不能直接去向李瑄詢問,隻以為天可汗日理萬機,等閒下來,就會確立秋狩何時舉行。
平日裡,葉護太子在長安城內外遊蕩。
有時也會在夜市中觀賞。
大唐的百姓異常勤奮,長安城外麥子熟之時,黃金的麥浪如波濤起伏,來來往往的收割者,一車車麥子不絕於路,壯觀的場麵他至今難忘。
雞鴨鵝羊豬,為大唐的主要肉食。
千奇百怪的麵食,不同品味的時蔬。
各種各樣的水果,或甜或酸,在單於城千金難買。
還有五花八門的娛樂遊戲,意想不到的生活用品。
如果單論生活質量上,大唐的王公貴族,比草原上的大可汗還要充實。
這也是一些小國王甘願放棄國中的權力,留在長安的原因。
這一日,回紇大可汗磨延啜的死訊,較回紇使者先一步到達長安。
李瑄派人將此不幸的消息,告知葉護太子。
驚悉噩耗,葉護太子泣不成聲。
雖然磨延啜逐漸疏遠他、厭惡他,但成為太子,他腦海中有不少美好記憶。
身為葉護太子,他理當回去繼承大位,但葉護太子擔心出現變故。
隨著磨延啜對移地健的鐘愛,許多貴族、官吏,向移地健靠攏。
移地健的勢力在回紇龐大,特彆是這三年間,葉護太子一直在來往於大唐的路上。
現以單於城為中心的鬱督軍山周圍部族,諸姓貴族,附屬部落,很多都與移地健有聯係。
而且他怎會不知磨延啜要“廢長立幼”的傳聞?
或許磨延啜臨死之前,已經更改繼承者。
即便如此,葉護太子還是要儘快回去。
大可汗是草原的主人,他不能輕易地將權力拱手相讓。
於是求見李瑄,準備返回單於城。
李瑄於甘露殿召見葉護太子。
“英武可汗乃是有為的草原英主,可惜天不假年,終為遺憾。朕與他是故友,曾一同縱馬滅突厥。對他的逝世十分惋惜!”
“本想著重陽節過後,就與葉護一起於鹹陽原狩獵,見識葉護的高超箭術。現英武可汗去世,朕願意放棄今年的狩獵,以寄哀思。葉護也節哀順變!”
葉護太子向李瑄拜見後,李瑄向他安撫道。
一如宿命,磨延啜死去。是回紇最亂的時候。
滿打滿算,回紇也隻是一個興起十幾年的汗國。
先後征服原本的突厥部落、九姓鐵勒,還有一部分葛邏祿人、北胡等部落融合在一起。
南征北戰,回紇國內矛盾重重。
更何況還有大唐這個龐然大物。
回紇定會陷入一段時間的動蕩。
“臣此行是想恩請天可汗批準,回國主持大局。”
葉護太子再次向李瑄拱手。
“你們的使者快馬加鞭,不日便會到達長安。朕也將派遣使者吊奠英武可汗。過幾日後,葉護可隨大唐使團一起回單於城。”
“英武可汗去世,葉護為大可汗繼承人,理應順應繼承。朕冊封你為靖文可汗,希望你能靖定草原,增加草原的文治。兩國永修同好。”
李瑄向葉護太子囑咐道,並親任他的可汗名號。
“謝天可汗……”
葉護太子趕緊拜謝。
等回紇的使者來後再走,不會影響什麼。
有大唐皇帝的冊封,他就是草原正統大可汗,不用擔心移地健奪他皇位。
與葉護太子討論一會兒後,李瑄吩咐其退下。
翌日,廖崢嶸求見李瑄。
“現在回紇那邊情況如何?”
李瑄向廖崢嶸問道。
廖崢嶸現在來,說明有新消息。
他在等移地健登可汗之位。
屆時不論什麼原因,李瑄都會聲稱移地健篡奪權力,是為謀逆。
畢竟葉護太子才是名義上的繼承人。
李瑄認為移地健不會輕易放棄權力,哪怕是得罪大唐,他也會爭奪唾手可得的大可汗。
“回至尊,朔方、河西一帶的金龍司錦衣衛,結合內應,得知磨延啜宣葉護太子回單於城,繼承大可汗之位。”
廖崢嶸向李瑄回答道。
錦衣衛最主要的兩個司為金龍司和鸞鳳司。
其中鸞鳳司負責中原核心地區。
金龍司負責邊疆地區的錦衣衛,這些錦衣衛手段高明,往往扮作商人,進入回紇,與回紇的一些小部落聯係,收買他們。
現在錦衣衛探知磨延啜在薩彥嶺死亡前,將葉護太子召回繼位。
磨延啜死的時候,身邊隻有十幾名親信將領、大臣。
這些大唐無法滲透,不清楚磨延啜最後的遺言。
“回紇諸部,皆知磨延啜喜移地健,厭葉護太子。今葉護太子在大唐大半年,磨延啜必然會生起疑心。現移地健勢大,磨延啜傳位於葉護太子,是何心思?他不怕移地健在他死後奪權嗎?”
對於廖崢嶸傳來的消息,李瑄始料未及。
沒按照他料想的劇本走。
曆史上,移地健繼承大可汗之位。
這是一代狠人。
大唐與回紇的交惡,由移地健始。
如果葉護太子回到單於城,繼位成大可汗,李瑄征服回紇的計劃就會落空。
大唐用兵,講究師出有名。
特彆是百國盛會以後。
天下諸國,都視大唐為宗主國,希望大唐主持正義。
在百國盛會前,大唐滅吐蕃、渤海、黑水靺鞨等,全部都有理有據。
李瑄深知,他在位時,若不整合草原,設都護府。
將來可能會威脅到中原。
往往數十年間,就可能有一個遊牧王朝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