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若至長安,人頭不保……”
移地健向莫賀達乾說道。
他沒想到葉護太子如此陰險,進言讓大唐皇帝殺他。
以前他未看出葉護太子會有這種手段。
“若不去長安,就是不尊天可汗之令,恐會被討伐。”
莫賀達乾一臉難色。
葉護太子未回單於城,打亂磨延啜的遺言。
興許是葉護太子有所警覺。
可移地健還不是大可汗。
天可汗若召移地健,移地健不去,會落人口實。
其他國家、部落,也會覺得是回紇故意找茬。
畢竟葉護太子是名義上的大可汗,大唐皇帝冊封葉護太子為“靖文可汗”的名號已傳至諸部。
“兄長,你願意我去死嗎!一旦那個懦夫回到單於城,坐穩可汗之位。接受父親遺詔的貴族和大臣,都將被清算。”
移地健急得拍著床榻,也是在警示莫賀達乾。
沒有不透風的牆,十幾個人都知曉的消息,總會在種種因素下泄密。
莫賀達乾這些“顧命老臣”,絕無回頭路可言。
在草原上,新可汗清理舊臣,也屬於常態。
到了這個地步,早已無任何兄弟情誼可言。
移地健對葉護太子恨之入骨,恨不得他立刻暴斃在長安。
“大唐皇帝冊封葉護太子,明顯是支持他的。”
莫賀達乾也很難受。
葉護太子若知道磨延啜的遺言,他們死無葬身之地。
他覺得磨延啜在臨終前做了一個錯誤的決定。
“我們回紇人是神靈看中的使者,有至高的理想,為什麼要受製於唐人?”
移地健越想越憋屈,心中的叛逆和恨意更強。
和磨延啜一樣,移地健持有對大唐的恨意,心中的抱負是建立一個像突厥汗國鼎盛時期那樣的“大可汗遊牧王朝”。
使四方上貢,連中原王朝都要屈伏在鐵蹄之下。
所以磨延啜將繼承人定為移地健。
“唐人勢大,天生天可汗,注定大唐要在接下來數十年威震天下。我們回紇剛崛起,還遠未至巔峰。像是太陽月亮一般,此起彼落。當太陽落下,月亮升起的時候,才是我們回紇叱吒風雲的時候……”
莫賀達乾娓娓地向移地健說道。
他將天可汗比作太陽,回紇比作月亮。
現在太陽照耀天下,諸國或沐浴,或跪伏……
太陽落下,月亮才會升起。
“可生路在何?讓我去長安,不如一刀殺死我!”
移地健明顯能感覺到莫賀達乾對天可汗的畏懼。
如果注定是死路一條。
為何不搏一搏?
忤逆天可汗,難道比先祖們篳路藍縷,建立如今的基業更難嗎?
想當年,回紇的建立者骨力裴羅,僅僅是從大唐河西逃出去的“叛賊”。
孤零零的,無所依靠。
不照樣在十幾年的拚搏中,滅了突厥汗國,取而代之嗎?
這近乎不可能的傳奇故事,是驅使移地健反抗的動力!
“我一向是支持您的,我堅定不移地奉行大可汗的遺詔。”
莫賀達乾也明白移地健有去無回,能理解移地健的心思。
“現回紇上上下下,都不滿每年向大唐的巨量貢品。我們孕育的好馬,成為大唐威嚇我們的武器。我們自己都吃不飽飯,遇到暴風雪餓殍遍地,卻將牛羊貢獻給唐人。”
“鬱督軍山,每每都有哭泣!嗢昆水畔,誰得孕育?蒼鷹在哪裡?雕刻著白狼的圖騰又在哪裡?”
“葉護太子不配為草原大可汗。若他主單於城,回紇將如葛邏祿汗國一般,淪為大唐的鷹犬,永世不得翻身。”
“我願照著滿天星鬥,重整山河。請兄長助我一臂之力……”
移地健從榻上起身,向莫賀達乾鄭重一拜。
窮途末路之下,他決定反抗。
要是他不能活著掌控權力,要這回紇大聯盟有什麼用?
最起碼移地健是如此認為的。
為達目的,不擇手段。
他願意用所有回紇人,去搏自己的前程。
“也許隻能如此。”
“莫賀達乾拜見大可汗!”
莫賀達乾歎一口氣,主動向移地健一拜,稱“大可汗”。
他不僅是為遵從磨延啜的遺詔,也是為自己不被葉護太子清算。
不論是中原,還是草原。
統治者們往往個人的利益,高於國家的利益。
包括開國皇帝。
首先一定是為了一己私利。
成功後,在家天下的基礎上,才會為了天下蒼生。
在成功的路上,他們可以用儘一些暴戮手段。
而這些,可以被稱為“明君”。
更何況“暴君”。
現在的移地健和莫賀達乾,就是先以自己的利益為主。
“兄長將來一定會成為宰相。”
移地健將莫賀達乾扶起來,向他承諾,又說道:“諸貴族大臣,還望兄長能勸服他們。”
“大可汗放心,大多數貴族、部落、將領,都會支持您。”
莫賀達乾得知自己將擔任宰相,克服心中對天可汗的恐懼,準備全力幫助移地健穩住權勢。
“單於城、鬱督軍山、嗢昆水附近,還有一些死硬分子忠於那個懦夫,立刻調遣兵馬,將他們鏟除。使葉護太子徹底失去內部的擁護。”
移地健眼中閃現殺意。
他早就準備好兵馬,去攻擊葉護太子的勢力。
“回大可汗,先可汗的遺詔,一定要公諸於眾。否則一些中立部落不會服從您。而且我們隻能以先可汗的遺詔,向大唐交代。這是我們回紇內部的事情,望大唐不要插手。”
“不到萬不得已,不能與大唐鬨僵。回紇還要忍耐。”
莫賀達乾向移地健闡述道,希望移地健不要衝動,不能連大唐一並得罪。
“那懦夫一直在長安煽風點火,大唐怎麼可能無動於衷?”
一想到葉護太子,移地健就恨得咬牙切齒。
磨延啜早就透露要改立他為太子。
可偏偏磨延啜死的時候,葉護太子被李瑄留在長安。
否則怎會有如此麻煩?
“大可汗,隻要有希望,我們就要嘗試一番。與現在的大唐為敵,我們勝算太低。”
莫賀達乾向移地健勸說道。
“兄長有何主見?”
移地健深吸一口氣,向莫賀達乾問道。
“選寶馬,攜黃金。以大可汗的名義,向大唐皇帝朝拜。黃金、珠寶一定要多,讓大唐看到大可汗的誠意。”
莫賀達乾向移地健說道。
“呼!就依兄長的話去做。”
移地健最終同意莫賀達乾的建議。
回紇十幾年來,南征北戰,獲得不少金銀珠寶。
大唐如果放棄葉護太子,對他控製回紇最有利。
他可以像父祖磨延啜、骨力裴羅一樣,忍辱負重。
在莫賀達乾和移地健商議過後,他們將一眾親信貴族、將領召至殿中。
經過莫賀達乾言其利害,數十名回紇主要大臣宣誓向移地健效忠。
當天,移地健的親衛在單於城中大肆抓捕。
葉護太子的姑姑伽思公主與其相善,也因此被牽連。
僅僅一天,單於城中腥風血雨。
隨即,移地健向草原部落宣布,遵守大可汗的遺詔,繼位大可汗。
自稱牟羽可汗。
回紇神話中有一卜古汗,牟羽可汗是它的轉音,有巫師之意。
莫賀達乾等大臣也將磨延啜遺詔公布。
稱將葉護太子召回,是迫不得已,怕葉護太子反抗,壞回紇諸部的團結。
他們指責葉護太子“不忠不孝不仁不義”。
父親死亡,而不歸回紇拜祭。
隻這一條,就使草原部落嗤之以鼻。
更何況人人都清楚,磨延啜更鐘愛移地健。
加上大臣、將領們異口同聲,讓許多部落,以及單於城的貴族相信遺詔。
他們紛紛到單於城王庭內拜見大可汗。
得到諸部的支持後,移地健派遣兵馬四向出擊。
如果有部落不服從他,就視為謀逆。
特彆是與葉護太子親善的部落,被重點照顧。
幾日後,移地健派遣回紇汗國特勤攜帶十匹寶馬和十幾車金銀珠寶,到長安參拜天可汗,敘述回紇國內的情況,希望能將葉護太子帶回回紇。
……
冬去春來,又是一年。
華夏曆三四五七年,乾元四載,二月。
這一月,李瑄巡視京兆府最西麵的奉天縣。
歸途中,一詩登上《大唐月報》,以記錄國家的欣欣向榮。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