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此懲罰,右仆射可心服?”
李瑄向李峴說道。
“臣心服口服。”
李峴甘願接受罰俸三月的懲罰。
對於他的地位而言,這些微不足道。
一分不改,振聾發聵。
他將反躬自省,不再因各種原因,去跨越雷池。
“自秦橫掃六合,一統華夏以來。貴賤苦樂,王朝更迭。猶如瓶中之人,不向上爬,永遠也爬不出瓶子。”
“繼往開來,由你我君臣開始。若不想重蹈覆轍,讓生靈塗炭一次次重現,必須將變革進行到底。今已乾元四載,我們的變革也將開始。稍有不慎,將前功儘棄。”
“人的欲望無止境。再嚴厲的律法,也不可能永遠杜絕人的欲望。除賤為良結束,不意味著郡縣安定。”
“大唐幅員遼闊,不說有餘孽未鏟除,朝殺暮而犯,必時時發生;新豪強冒出,如雨後春筍。”
“每日早朝,我看著文武百官,想上天賜與我火眼金睛,揪出奸佞。難道滿朝文武沒有奸臣,都是忠臣?”
“我和你們這些宰相保持公平公正,勤奮政務,節儉清廉,才能長治久安。”
“總有官吏被欲望蒙蔽雙眼,他們不畏懼我,不畏懼我手中之劍,更不畏懼你們。他們和你們鬥智鬥勇,陽奉陰違。打鐵還需自身硬,想要揪出他們,自己必須無懈可擊。”
“這是我的肺腑之言……”
李瑄讓李峴坐下,語重心長地道。
明年朝廷大換屆,他依舊會任命李峴為首席宰相,以持續政策。
他需要進一步改變士大夫官吏的念想。
不要有理所當然。
李瑄不想在若乾年後,出現“牛李黨爭”。
貧寒貴子與士族子弟一旦積怨已久,出現思想大割裂。就不會從國策上出發,而從恩怨入手。
憤懣戰勝理智。
凡是你同意,我皆反對。
凡是你反對,我皆同意。
不問青紅皂白。
信念與理念背道而馳,南轅北轍。
國家就會陷入無休止地內耗之中,停滯不前。
李瑄建立的大好局麵,也會為山九仞,功虧一簣。
“臣回家後,會立刻書一文章,向廬江彆駕王重華致歉,並自我反省。請至尊懇請在大唐月報上開一角,待下一期月報發行,使天下得見。”
李峴下定決心,再向李瑄拱手。
這一刻,他已經確定是自己的“偏見”,讓他選擇源洧,而棄王重華。
不是年齡問題,更不是資曆問題。
他是首席宰相,是百官之首,是天下表率。
當勇於承認錯誤,承擔責任。
莫使王重華的努力,不及一分偏見。
“此有損首席宰相威嚴,不必了。卿謹記即可。”
李瑄微微搖頭。
李峴犯下的錯誤不大,知錯能改,已經略施懲戒。
一旦登大唐月報,恐對李峴的威信有打擊。
當然,也有可能提高李峴的聲望,提高朝廷的聲威,使文人士子奮發圖強,使郡縣官吏克己奉公。
“臣認為這是國家更進一步的必然。宰相也是考成的一員,天下大小官吏皆應清楚。”
李峴再度請求,正言正色地說道。
“也罷!卿書信完畢,自行送至洛陽。”
李瑄沉吟一番後,最終同意李峴的請求。
小時候以為負荊請罪很容易,許多人成年後連一點小錯都咬死不認,更何況是負荊請罪。
說一套做一套容易,又有幾人能做到知行合一?
“謝至尊!”
李峴拜謝李瑄後退出甘露殿。
此事有意無意下,在長安滿城風雨,沸沸揚揚。
朝野皆知至尊因李峴沒有嚴格遵守考成法,而責罰李峴。
得知原因,更讓無數人大跌眼鏡。
原本的考核,和現在不一樣。
從上到下,依次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由考功員外郎負責。
現在雖分為優秀、良好、合格、留察、淘汰五級。
但有更細致的分數劃分。
按照以往,王重華和源洧應該都是上中的政績。
李峴這麼做無可厚非。
作為至尊最信任的首席宰相,因一分被罰,體現至尊的大公無私。
也證明首席宰相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不因錯誤不大,就模糊唬弄。
不要誇人顏色好,隻留清氣滿乾坤。
國家風氣到達前所未有的地步,文人士子積極向上。
都想在這個時代“博取功名”,完成“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政治抱負。
實在不行,再遵從至尊的意誌,回歸鄉裡,在鄉學教書育人,薪儘火傳,為國家發展儘綿薄之力。
當首席宰相的道歉文章出現在大唐月報的頭版頭條時。
人們認為是時代大變的開始。
能力越大,責任就越大。
尊崇儒家精神。去強調個人責任,而非個人權力。
天下人更直觀地去感受什麼是宰相。
到達這個位置,需要具備什麼樣的責任心,以及何等品德。
九月初五。
李瑄帶著文武百官,來到明德門前,舉行一場盛大的開工儀式。
大唐第一條水泥路,從明德門到朱雀門。
由原本的水泥路,代替朱雀大街。
雖然不長,但卻非常寬闊。
這一小步的跨越,將是人類曆史上的一大步。
經過一年多的燒製,大唐發動上萬壯夫,將長安北方燒製的水泥,以及遠道而來的沙子,大小石塊,黏土,運送至明德門外。
從今日起,凡水泥路修到的地方,一律不得通行。
若在水泥凝聚前,破壞道路,必遭受重懲。
百姓和商人從其他門,經過坊市繞道。
現在各坊門日夜不會關閉。
朱雀大街水泥路寬闊,中間兩條車道,一條行車,一條走馬驢駱駝。
兩側分彆有兩條,通行人。
待朱雀大街完全竣工,就會修連通各坊市較窄的水泥路,連排水係統也會重新構建。
以免如天寶十三載的暴雨一樣,使長安城內如一片澤國。
工人們已經熟知如何分配比例,反複練習過修道路的步驟。
他們有信心一舉將新朱雀大街貫通。
修長安水泥路,是為兩京古道做好準備。
這個時代,沒有離譜的重型車輛,一條路保持二十年應該不成問題。
雖然性價比不高,一切都是從零到有的開始。
畢竟這個時代無法大量提取瀝青,想修建貫通南北的柏油路不現實。
當務之急,是多建立水泥廠,燒製更多水泥,篩選更多沙石。
隨著李瑄將第一鋤頭掄下,代表著水泥路正式動工。
百姓無比好奇。
但有至尊的命令,他們都不敢靠近。
直到一個多月後,第一截百丈長的水泥路允許踏上後,長安的百姓和達官貴人都非常震驚。
寬闊的水泥路,分離的車道,可以容納十輛馬車並行。
牲畜道的寬闊比車道不遑多讓。
每一道,都有木欄阻擋,可以種植一些花卉,灌木。
兩條行人道路各有三丈寬,旁邊也可以允許商販擺攤,徹底將行人道路與車馬隔開。
路麵光滑,如一塊巨大的石板一樣。
一旦完成,下雨後不再擔心道路泥濘。
這是民生的福祉。
比修建宮殿好過一萬倍。
且百姓修水泥路,在防護到位的情況下,幾乎不會出現傷亡。
窺一斑而見全豹。
第一截朱雀大街完成後,百姓在城中情不自禁高呼“萬歲”。
他們激動地在允許的區域手舞足蹈。
從老人到婦女,每個人都想提前踏上一次水泥路。
更有一些百姓,自發參加城外的勞作,運送水泥、沙石到長安城中,進行下一段施工進展。
告示有言,水泥路要從每一個坊的坊道上通過。
百姓期盼城中四通八達的道路網早日形成。
……
有人歡喜有人愁。
在長安熱熱鬨鬨,對未來心馳神往的時候,一則消息震動回紇單於城。
“碰!”
“呸!天朝上國,天可汗。真是可恥又可笑。不僅扣押我們的金銀珠寶,還否認先可汗的遺詔……”
回紇王宮中,移地健猛拍桌子,他的肺都快氣炸了。
伸手不打笑臉人,但大唐吃了回紇那麼多黃金,竟又聲言討伐。
李瑄這是要擁護葉護太子那個懦夫,和他對抗到底。
“早該猜到李瑄不會善罷甘休,我們唯有整軍備戰,捍衛王庭權力。”
莫賀達乾此時已經被任命回紇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