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心的情緒無以言表。
他做夢都沒想到會有這一天。
本以為這樣,隻會得到一些賞賜,離爵位還差得遠呢!
畢竟一直以來,隻有立下大功的文武大臣,才會被賜予爵位。
“發揮你的奇思妙想,爵位提升,未嘗不可能。”
李瑄拍著陳三年的肩膀,一副我很看好你的樣子。
長安洛陽,擁有爵位,卻無官職的權貴、宗室,不在少數。
李瑄不會在乎付出幾個爵位。
相比於那些混吃等死的宗室權貴,每一次對於工匠的賜爵,大唐都會向前邁進一步。
陳三年更加激動了。
他後半生的目標有了。
黑夜的路上,有一盞明燈在指引著他。
隨後,崔光遠引李瑄去見一名叫夏全的男子。
這是一名文人。
他精於算數,想在參加科舉之前,將自己的算數成果展示出。
而己辰工令,囊括算數,使夏全想以此揚名。
親眼目睹皇帝,是他意想不到的,非常拘謹。
李瑄安撫他,使他用紙筆,介紹自己的成果。
世人皆知,天子精於算數。
看到夏全的推理算數,李瑄了然,原來是天元術。這可是高次方程。
百年前,算數大師王孝通用幾何方法列三次方程。
但這往往需要高超的數學技巧、複雜的推導和大量的文字說明,非常困難。
而天元術本是難以發展的。
李瑄看夏全的推理,用增乘開方法。
而且夏全精通新式的“華夏數字”和各種李瑄創造的符號。
這使他計算時遊刃有餘。
“草民認為此術可以應用於水利工程,於民生有幫助。”
和陳三年不同,有幸見李瑄一麵,夏全毛遂自薦,推薦自己。
他向李瑄講解完他創造的高次方程外,說此算數的應用。
在華夏,古人的數學與實際息息相關。
每一個算數的出現,大多運用在建築、水利工程、道路、工藝品等方麵上。
是以,許多匠人都精通算數。
“此算法可有命名!”
李瑄點頭認可,向夏全問道。
“回至尊,未曾得名,還請至尊賜名。”
夏全回應道。
“就叫天元術吧!”
李瑄不假思索地回答:“數學無止境,希望你再接再厲!”
有天元術的基礎,多元高次方程的出現,已成定局。
李瑄隻是提示一番,是繼續出自夏全,還是出自其他算數大師,全看他們的應變了。
“夏全,你推進數學有功,可以利國利民。朕封你為方渠縣男,準許你在長安、洛陽的大學中,向學生講述你的數學之道和天元術,並以你的署名,在《大唐月報》上登錄天元術。”
李瑄想到附近的地名,為夏全選一個男爵。
夏全是寒素,有爵位傍身,使他更為自信。
他的目標是進士科,如果進士不第,可退而求其次,考取算科。
現在大唐選官,更係統化,更明確。
如精通算數的官吏,在戶部、商部、農部、工部都非常吃香。
“草民拜謝至尊!”
夏全拜謝李瑄,麵色激動。
靈機一動的算術,竟能得到爵位,他比陳三年還吃驚。
本來隻是想在至尊麵前留一個好印象。
一個爵位,雖不能代表什麼實際權利,但卻是他邁入仕途的底蘊。
和夏全又聊幾句後,李瑄去看其他匠人的成果。
其中,手工藝品,對李瑄來說含金量最低。
李瑄不可能封爵。
因為這不能明顯帶動工業進步。
但大多數匠人,都陷入桎梏之中,喜歡搞手工藝品。
甚至還有純粹欣賞的陶瓷花瓶。
李瑄封陳三年和夏全爵位,通告天下。
讓諸多匠人跳出原始的思維。
要麼利國!
要麼利民。
要麼推動時代的進步。
其他不可能獲取爵位。
“回至尊,草民有一工程巨大,隻有圖紙,未有錢財建造。在家鄉時,草民建築過,但已儘花費,有充分的試驗。”
就在這時,一名工匠在崔光遠的引薦下,呈上一遝厚厚的圖紙。
他叫諸葛興,酷愛天文地理,又是工匠家庭傳承。
但這種東西不一般人玩得起的。
諸葛興出生於巴蜀省蜀郡,得知己辰工令後,又磨合一番自己的成果,向縣令要了一些盤纏,跑到長安尋求機會。
他搭建的天文台簡陋,若沒有資金,一輩子都彆想達到心中的完美。
李瑄接過諸葛興遞來的圖紙,一張一張,仔細觀看。
“這是天文台?好像需要水運?”
李瑄看完以後,猜測道。
天文是很深的學問,在前進的道路上,不可或缺。
“至尊英明,這是以水為運力的儀象樓,可以演示天象的變化……”
諸葛興對李瑄佩服得五體投地,不愧是天子,天文地理無所不知。
很少有人能通過圖紙,看出他在乾什麼。
可惜李瑄貴為天子,否則一定可為知音。
隨即,諸葛興向李瑄介紹他的天文儀器。
等完整的儀器建造完成後,高達四丈多,寬約兩丈多,是一座上狹下廣、呈正方台形的木結構建築。
其中渾儀等為銅製。全台共分三隔。下隔包括報時裝置和全台的動力機構等。中隔是間密室,放置渾象。上隔是個板屋,中放渾儀。
渾象一晝夜自轉一圈,裡麵還有各種機件。
此儀器是以漏刻水力驅動的,集天文觀測、天文演示和報時係統為一體。
諸葛興稱其為偉大的創造。
他一度認為自己是諸葛亮的後代,是祖宗庇佑,才讓他搞出這種巨大的工程。
“妙!”
李瑄聽完後,腦海中已有概念。
他雖然隻吐出一個字,卻是極高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