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五章 李白離開人間,故地重遊_大唐天將軍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大唐天將軍 > 第四百八十五章 李白離開人間,故地重遊

第四百八十五章 李白離開人間,故地重遊(2 / 2)

每一寸空氣中,仿佛都醞釀著悲愴,無儘的哀傷,將李瑄籠罩。

在這個時代,李白之死,隻是一個大詩人去世。

在李瑄心中,李白卻是華夏文化的一部分。

有李瑄幫助李白收集詩篇,他的詩歌將更加受人傳頌。

李瑄結束對句容縣的巡視後,立刻趕回金陵縣。

金陵令王源心已經決定用縣中財政,厚葬李白。

畢竟李白在金陵留下數以百計的詩篇。

在鼓勵工商的時代,李白是金陵文人中最頂流的存在。

特彆是在這兩年,不少人因為李白到達金陵,使金陵更繁榮。

相比於李瑄的可望而不可即,李白距離一些文人雅士更近。

“節哀順變!”

李瑄一身素服到達李白庭院中,向李白的妻子宗氏安慰道。

“太白榮幸,能得至尊祭奠。民婦拜謝至尊。”

宗氏含淚向李瑄拜謝。

即便是宰相,也不能讓皇帝親自祭奠。

但李瑄隻是在祭奠一個友人。

宗氏是武周宰相宗楚客的孫女。但宗楚客在唐隆政變的時候,被李隆基宰了。

這注定了宗氏不可能富貴。

“令尊離世的時候,我在外,不能回來。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令尊有什麼遺言嗎?”

李瑄又向李白的唯一子嗣李伯禽詢問。

“回至尊,家父並沒有未了的心願。隻希望簡葬在鐘山之下,頭枕青山而眠。”

李伯禽拱手向李瑄回答。

“那是鐘靈毓秀之地,適合長眠。”

簡單埋葬,也符合李白的性格。

李瑄遵從李白的遺願,將李白墓選擇在鐘山下。

李伯禽會為李白守孝三年。

今後的宗氏,也會選擇留在金陵,在這座李白最喜歡的城市中,思念李白。

李瑄親自為李白撰寫墓誌銘,並將李白的《臨終詩》刻在墓誌銘尾。

於鐘山溝穀中,選擇埋葬之地。

有李瑄參加李白的葬禮,不少官吏都隨應,整個金陵的文人,都向李白拜祭。

李白逝去,李瑄雖走出悲傷,但他遲遲未離開金陵城。

於三月十五日,李瑄正式下令,改丹揚郡為金陵郡。

改江寧縣,為金陵郡的郡治。

江寧城,依舊稱為金陵城。

改鐘山腳下的一個鄉為太白鎮,以緬懷長眠於鐘山的李白。

三月二十日,李瑄召集金陵郡的文人士子,與文人們討論當今時政,讓他們儘管直言當今政令的弊端。

朝廷會正視他們的建議。

這些文人起初還不敢直說,隻是誇讚李瑄的英明神武。

直到看李瑄的寬厚,才大膽直言。

一些小問題,李瑄記在心中。

最大的一個問題,是文人們覺得自己前途渺茫,寒窗苦讀,科舉選士百裡挑一,大多都沒有出路。

在皓首窮經之中,無儘悲苦。

李瑄則建議這些對前途無法琢磨的文人,去學校、去當記者、去學醫、從軍當文書、去鄉學教導孩童,現在鄉學的待遇還不錯,足以養家糊口。

另外就是參加其他一些如銀行、印刷坊之類的工作;有條件的文人,還可以嘗試經商。

不過李瑄也知道官位永遠也不可能滿足每一位文人。

當官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李瑄已經決定繼續擴大開科取士,讓“舉人”擁有成為官吏的資格。

使科舉出現更多人才,以壓縮門蔭入仕的空間。

一個欣欣向榮的國家,一個科舉製度的國家,門蔭入仕當越少越好,直至消亡。

因為官宦子弟,在父輩耳濡目染下,本就更容易考上進士。

李瑄像是朋友間聊天一樣,與文人們交談。

最終,李瑄還寫了一首詩。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富貴榮華難以常保,那些曾經煊赫一時的達官貴族,如過眼煙雲,成為曆史的陳跡。

同時,隻要奮發進取,勇於攀登,即可成為新的貴族。

飛在梧桐樹上的鳳凰是尊貴。

但停在枯柴上的麻雀,就一定卑賤嗎?

麻雀飛躍千山萬水,終有停靠在梧桐樹上的時候。

李瑄希望寒門出貴子的情況,蔚然成風。

文人士子被李瑄的詩句感染,他們立誌要讓曾經王公貴族的“堂前燕”,飛到自己的家中。

三月底,李瑄再次祭奠李白,讓王源心多照顧李白的遺孀和兒子。

待李伯禽守孝期滿,李瑄會召他入長安。

於次日,李瑄告彆裴靈溪、薑月瑤等妻女,李瑄讓她們乘龍舟,從大運河係統,返回長安。

因為李瑄接下來要轉為陸路,繼續南下。條件艱苦,跋涉勞累,不方便再帶著裴靈溪等。

裴靈溪理解,叮囑李瑄小心,她們在長安等待李瑄回來。

待裴靈溪、薑月瑤的船隊離開後,李瑄在上千名天策衛和一眾官吏的擁護下,騎馬乘車,進入晉陵郡。

晉陵也是個超級大郡,繁榮程度甚至更勝金陵郡。

因為晉陵南部,緊鄰太湖,是真正的魚米之鄉。

四月中旬,李瑄離開晉陵郡,到達吳郡。

李瑄在吳郡的郡治蘇州城,觀看吳繡的展覽,那精美絕倫的刺繡,惟妙惟肖,歎為觀止。

又到吳郡以北,檢閱太湖軍,並犒賞軍隊。

他特意沿著鬆江,到達儘頭的海邊。

這裡是一個小漁村。

當前的大唐,內陸河運比海運強百倍。

這小漁村還需要一段時間才可能發展。

李瑄又到吳郡南部(今嘉興),這裡一馬平川,土壤肥沃。他向吳郡太守說出一句誇張的諺語:蘇湖熟,天下足。

他對環太湖的晉陵、吳郡、吳興郡寄予厚望。

三郡人口加起來二百萬人口,加上沃野千裡的土地。

當水稻再進行改進後,絕對是糧倉之地。

五月下旬,李瑄離開吳郡。

從杭州灣旁進入錢塘省。

錢塘巡撫為韋陟,他作陪李瑄進行巡視。

到達錢塘,李瑄算故地重遊。

平定海賊吳令光,就是在錢塘省。

李瑄先在餘杭郡巡視,沒發現大問題。

然後南下會稽郡。

於六月下旬,天氣最悶熱的時候,李瑄到達臨海郡。

這裡的父老鄉親,盼望李瑄二十年。

李瑄再次到達臨海,感慨萬千。

二十年前,受過李瑄恩惠的百姓,還有許多在世間。

得知李瑄到來後,他們熱淚盈眶,攜著家中最好的物品出來迎接……


最新小说: Furry:伊敏【三部曲全】 萬界道標 流放後,我靠種田名動天下 抱到大腿後發現我是高級雄蟲 末世旅店經營手冊 硯心 大饑荒:從進山打獵開始逐鹿天下! 邊關小兵,從綁定軍事體驗館開始 農村小子救美記 秦逸飛官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