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軍在東部,真正的精銳隻有十萬,其餘隻能作為輔助和防守。我不擔心兵力不足,隻是最近各地軍中流言四起。如果士卒能不畏死亡,像我們推翻暴虐的倭馬亞王朝那樣勇敢,侵略者必定會落荒而逃……”
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深知一支軍隊的內核是什麼。
士氣決定戰鬥力!
所以才會充滿無奈。
天可汗的名聲,自十幾年前就深入人心。
他踩在大食的英雄呼羅珊總督頭上。
殲滅了一支又一支大食軍隊,並俘虜宰大食宰相,使大食帝國不得不付出巨量賠償,變得貧窮。
戰場上的天可汗,在萬軍之中取人首級,如探囊取物一樣。
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天神轉世,是天可汗的代名詞。
口口相傳下,麵對再次親征的天可汗,大食人心中的陰影揮之不去。
相比於大半年的躊躇滿誌,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也因此沮喪。
他高估了自己麾下的精銳士卒,以為他們擁有信仰,信念和自己一樣堅定。
事實上,當大食軍隊向東調離,他們得知那個男人再次降臨在這片土地時,不美好的記憶湧現。
安拉也因此顫鳴……
一支軍隊,在畏懼敵人統帥的時候,已經失敗了一半。
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派遣傳教士,在軍中進行多次慷慨激昂的演講,試圖讓士卒堅定信念,讓他們明白,神會降臨人間,一切邪惡都不得猖狂。
但幾個月來的努力,終究是徒勞的。
神靈,終不敵現實中的天可汗!
以至於許多大食士卒以為,天可汗也是神靈。
更多的宣傳,哪怕將天可汗作為邪惡的化身。
隻是徒增士卒對天可汗的恐懼!
“誰也不想東方的玄龍旗幟,來汙染我們的聖潔土地,不想他們來褻瀆我們的神靈。”
“我們知道士卒鬥誌欠缺,但我們彆無選擇。”
“沒有寶劍就會受到彆人欺辱。懦夫永無寧日……豺狼入侵,我們應準備好棍棒,而非沒有信念。我們從奇跡中誕生,應當相信奇跡,更應該相信安拉……”
伊布·薩拉姆借用古老的諺語來勸諫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
他本人雖老邁,但願意去效仿安拉之劍。
哪怕燃儘身軀,也九死無撼。
“聽到宰相的話,我心中也充滿希望。戰爭對比的是排兵布陣,受製於地形。我身為哈裡發,當手持寶劍,與士卒同甘共苦,戰勝邪惡的入侵者。”
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抽出寶劍。
他要以行動,挽回士卒的信心,驅除士卒對李瑄的畏懼。
哈裡發是安拉在大地上的代理人。
天可汗怎麼能是天下共主呢?
“哈裡發英明!”
伊布·薩拉姆躬身一禮。
“我們相信自己會勝利,但一定要做好最壞的打算,給與後人無限機會,這是我們的責任與使命啊!”
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話鋒一轉,向伊布·薩拉姆言道。
伊布·薩拉姆能聽出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的弦外之音,他凝重地向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說道:“臣聽從哈裡發的旨意。”
在戰術上,可以破釜沉舟,可以背水一戰。這可以證明一個統帥的果決。
在關乎一個民族的命運上,則必須留下後手。
“我要征戰,由宰相安排吧!組織伊拉克、敘利亞、巴士拉等地大食百姓,隨時準備撤入聖城麥加所在的半島上。我們的根源在那裡,一旦失敗,我們將保留火種,風沙會磨礪我們的意誌,百折不撓。我們的後代,像是二百年前一樣,卷土重來。”
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鄭重地向伊布·薩拉姆說道。
退回半島,退回那隻有“神”的貧瘠之地,是不得已的選擇。
也是最後的選擇。
“或許,那個時候我已經戰死。讓更有能力的人,繼任哈裡發……”
言語最後,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醞釀著悲壯。
他本就是擁有雄心壯誌的君主。有決死的勇氣,也激活了他那寬廣無畏的信念。
他清楚,此戰若失敗,阿拔斯家族將沒有能力再領導大食人。
派係之爭,毫無意義。
或許像四大哈裡發時代一樣,神權共和,才是真正的msl世界。
“臣謹記哈裡發的旨意。但臣相信,哈裡發一定可以旗開得勝,將所謂的天可汗埋葬在這裡,拯救世人,度化愚昧。”
伊布·薩拉姆再次向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一禮,他心中似有千斤巨石,無比壓抑,又責任重大。
他想如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一樣征戰,但他明白保留火種是更重要的事情。
做好最壞的打算,否則連卷土重來的機會也不再有。
一番商議後,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和伊布·薩拉姆開始布置戰術。
他們已經知道君士坦丁五世在敘利亞北部撤離一部分兵馬。可能是國內出現什麼問題。
但那對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沒有什麼意義。
大唐王朝帶來的壓力,十倍於羅馬帝國。
敘利亞北部,擁有五萬正規軍。
為以防萬一,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不可能調離。
而且他明白,現在調離也不一定來得及。
所以要針對東部。
當前,大唐在東麵的戰術非常清晰。
裡海南有一路大唐聯軍。
波斯波利斯城東麵,與一路大唐聯軍對峙。
波斯灣沿岸,也與一路大唐聯軍對峙。
大唐有精兵強將,三路齊發,瞄準戰略要地。
大食帝國作為防守一方,不得不將有限的兵馬分開。
否則,若巴士拉被攻破,大唐將掌握幼發拉底河和底格裡斯河的源頭,北上巴格達易如反掌。
若哈馬丹被攻破,不僅南部一點的尼哈溫城淪陷,阿塞拜疆地區,也將抵出現在大唐的兵鋒之下。
波斯波利斯城若被攻破,大唐將迂回到尼哈溫地區,幫助裡海南的唐軍殲滅大食主力。
大唐三路聯軍,環環相扣,步步緊逼。
現在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可以選擇三路各守各的。
也可以用一些策略,以計劃殲滅一部唐軍。
若一路被攻破,很可能全線都土崩瓦解。
在當前情況下,一味被動,雖可能起到拖延時間的作用。
也有可能成為失敗的關鍵。
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與伊布·薩拉姆商議過後,決定先不主動進攻。
等一次防守進攻以後,再視情況而定。
大食帝國需要一次打退大唐的戰績,以提升士卒的士氣。
而且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明白,天可汗李瑄最擅長陰謀詭計,如果貿然行動,他很可能掉入大唐設計的陷阱之中。
……
謀定而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