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軍不顧山河險阻,抵時強攻。出乎我意料。”
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已知天可汗的纛旗在克孜勒烏讚河東麵。
他以防守之陣,料定唐軍萬裡遠征,後勤遲早崩潰。
隻要他們堅持住,就可反敗為勝。
屆時,他們反攻波斯王國,收複河中,指日可待。
不過唐軍似乎對自己的戰力十分自信,天可汗到來沒多久,就進行反攻。
“十幾年前,我們之所以失敗,是因為李瑄擅長利用騎兵,在長途奔襲和運動突襲之中,打我們一個措手不及。故而我們一敗塗地!”
“現哈裡發汲取過往的教訓,寧可放棄一些疆土,也要讓唐軍騎兵難以發揮,逼他們與我軍進行攻堅戰。我們作為守衛的一方,保家衛國,不僅有山河之助,也有神助。”
“李瑄或許明白自己後勤緊張,才決定此時強渡克孜勒烏讚河,與我們決一死戰……”
大食元帥哲溫·哈霍伊向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分析道。
他覺得唐軍的進攻看似衝動,實則是必然的。
裡海哈馬丹戰線。
中部波斯波利斯戰線。
波斯灣巴士拉戰線。
想要打開戰局,三條戰線大唐總會進攻一方。
顯然,大唐選擇天可汗所在的裡海哈馬丹戰線。
“元帥言之有理,準備布防吧!令哈馬丹的守軍也出城,作為預備隊。如果克孜勒烏讚河失守,哈馬丹城則沒有絲毫意義。”
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向哲溫·哈霍伊吩咐道。
準備將所有兵力,投入克孜勒烏讚河的防守之中。
“請哈裡發放心,臣保證唐軍會到裡海之中喂魚。”
哲溫·哈霍伊向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保證道。
克孜勒烏讚河流入裡海,他要將唐軍的血液和屍體,全部衝入裡海之中。
讓克孜勒烏讚河,成為大唐的深淵。
“大食的氣運全在這裡,願安拉保佑!”
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身為哈裡發,向安拉祈禱。
作為神權共和時代後的哈裡發,宗教本是雄主手中的工具,但此時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卻將希望寄托於神靈。
李瑄對他帶來的壓力,即便是如此布置,也難以摒棄。
……
克孜勒烏讚河沿岸。
哲溫·哈霍伊親自安撫士卒,許諾重賞。
他將克孜勒烏讚河比作“天河”,弓弩長矛立於岸邊,揚言唐軍絕不可能渡過。
克孜勒烏讚河雖然不如幼發拉底河和底格裡斯河有名,但也是西亞地區的重要河流。
寬闊的河流,給與一眾底氣不足的大食將士底氣。
他們站在河邊,怒罵侵略者,以增加信心。
有大食人在河堤的台上,跳健美的舞蹈。
吹奏的號角,搖曳的黑色旗幟,氣氛醞釀到頂點。
反觀大唐這邊,神機營將士在輔助士兵的帶領下,將一架架車子推到克孜勒烏讚河東岸。
神機營統帥狄元青親自勘探炮擊位置。
他結合李晟強渡的方位,將一百二十四門青銅大炮分三個位置。
其中三十門放在厄爾布爾士山南麓。
六十二門放在渡口正中央,直擊大食軍隊最密集的地方。
最後的三十門青銅大炮放在南方,擊尼哈溫城的直對方向。
不少車子上裝著一個個木箱。
木箱內有棉花、稻草,外部還有防水的油布包裹,密封得嚴嚴實實。
裡麵都是炮彈。
青銅大炮就位後,輔助士卒將這些炮彈依次擺放在火炮前。
炮手們準備進行第一次實戰,神態略微緊張。
但職責所在,靜心凝氣後,努力校正位置。
李瑄親自到每一個炮兵陣地上視察,心中計算與敵軍距離。
覺得炮兵布置的位置不錯。
“將炮彈按步驟發出去,即為勝利。不用擔心未命中目標,更不要有壓力。你們還在學習階段,朕也一樣在學習。”
李瑄在中部炮兵陣地,拍著一名上士的肩膀安撫道。
“謹遵至尊的吩咐……”
這名上士激動得難以言表。
“諸位將士都是炮兵的先驅,大炮射向西方,是我們西征的開始,也是炮兵榮耀的開始。這是兵製升級的第一戰,朕同你們一起見證……”
李瑄又將炮兵將士聚集在一起,對他們進行一番慷慨激昂的陳詞。
炮兵將士動容,更有激情去完成使命。
直到日落黃昏時,炮兵準備完畢,隻待一聲令下,就可以發射。
李瑄令將攜帶的牛羊宰殺,犒勞全軍,明日戰爭即將打響。
大食的探子已經看到密布在克孜勒烏讚河東部的青銅大炮。
但他們見所未見,聞所未聞,不知道這種圓筒子是什麼東西。
他們將之稟告給哲溫·哈霍伊。
哲溫·哈霍伊看後,沒有將青銅大炮放在心上。
投石車都不可能投過克孜勒烏讚河,這玩意算什麼?
……
一夜凝重,旭日東升。
“嗚嗚……”
唐軍埋鍋造飯後,點兵的號角響起。
狄元青率領炮兵最先就位。
青銅大炮昂然矗立,炮口怒張仿若吞天巨獸。
然後是李晟所率領的渡河先鋒軍。
他們到克孜勒烏讚河邊整裝待命,鎧甲著身,手弩、強弩掛在腰間。
井然有序,隨時都可以登上羊皮筏和小船。
渡河之戰,火槍隊並沒有上場。
因為此時的火槍隊不適合在船上攻擊。
不如大唐的新式手弩。
密密麻麻的大食士卒,湧向克孜勒烏讚河的西岸。
在這一區域扼守大河,哲溫·哈霍伊找不到任何失敗的理由。
他堅信唐軍會在此頭破血流。
李瑄帶著太子和燕王,以及一眾文武,到達中央炮兵陣地的後方高地上,觀看炮擊。
他直接向狄元青吩咐,辰時五刻,準時下令開火。
李晟則觀察河對岸大食軍隊的陣型,決定渡河的時機。
“太子,你知道前方是什麼嗎?”
距離炮擊的時間,還有不到半刻,李瑄突然問太子李奕。
“回父皇,是父皇發明的青銅大炮,射程能達到十裡,崩天裂地。”
李奕言語中充滿崇拜,他知道神機營這種特殊兵種。
這一切都得益於火藥的誕生。
父皇將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火藥,稱為華夏最偉大的發明。
但也有諸多不解。
造紙術和印刷術,打破世家大族的書籍壟斷,使平民百姓更容易獲得知識。大唐文風之盛,古代未有比擬。
火藥已經用於修路,天塹變通途。也可以綻放成美麗的煙花,與萬民同樂。
更有現在的青銅大炮,火槍。
李奕始終不明白指南針的用處。
因為有太多東西,可以辨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