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五章 大洲大洋,羅馬帝國和親_大唐天將軍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大唐天將軍 > 第五百零五章 大洲大洋,羅馬帝國和親

第五百零五章 大洲大洋,羅馬帝國和親(1 / 2)

三教聖城耶路撒冷,又迎來新的思想。

來自東方的天可汗,不僅僅是征服這裡,而是帶來更為解放的精神,更先進的思想。

這注定是曆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乾元十二載,三月。

李瑄帶太子李奕、燕王李淞,至地中海邊。

站於地中海之畔,遙望無垠海麵,隻見海天一色,波瀾壯闊。海浪如聯綿起伏的山巒,一波接著一波洶湧襲來。

時而如萬馬齊喑,平靜之下暗流湧動;時而似雷霆震怒,狂風掀起驚濤駭浪。

“奕兒、淞兒,你們覺得地中海算龐大嗎?”

李瑄又向李奕和李淞提問。

“兒臣未見過地中海的全貌,不敢胡亂揣測。”

這是李淞的回答。

他本就對兵法、戰爭更有興趣,對這些沒有什麼想法。

李淞隻是遺憾此次遠征,父皇沒有讓他上戰場。

父皇十六歲的時候就能馳騁草原,雪滿弓刀,一戰擒雙可汗。

他已經長大了。

“回父皇,兒臣認為地中海不算龐大。”

一向穩重的李奕卻如此回答。

“為何這麼說?”

李瑄又饒有興趣地反問。

他熟記後世的地圖,知道地中海的具體大小。

“從鯨島,到河北的沿海,到齊魯蓬萊,再到江南錢塘,最後至福建嶺南。這些海洋全部連接在一起,應該同處一個海。兒臣在羅馬、大食的書籍上,未看出地中海比我們中原的東、南沿海要寬廣。”

李奕如此向李瑄回答道。

“啪……”

李瑄拍了拍手掌,非常欣慰。

雖然問題很簡單,但李瑄相信大唐的許多文武百官都答不上來,這說明他的兒子眼界寬廣,懂得去思考問題。

“地中海,遠遠不如我們大唐東部的大洋寬廣。這是一條繁華的商貿海域。我大唐掌握迦太基地區、利比亞地區、埃及地區、敘利亞地區,這地中海就有我大唐的一席之地。而天下雖大,西方人,也僅僅剩下一洲而已。”

李瑄向李奕、李淞說道。

在地理大發現前,原住民將他們所知的世界分為三部分。

亞細亞、歐羅巴,以及北非地區的利比亞。

如果東方文明主宰世界,就不可能再沿用這樣的劃分。

而地理大發現,一定是被華夏發現。

大唐要用自己的文化,劃分出大洲大洋。

“奕兒、淞兒,為父一直強調,我們所在的世界是球形,自西向東自轉;同時又圍繞太陽運動,自西向東公轉。這個球形的自轉,產生了白晝與黑夜的交替,而圍繞太陽公轉,又產生了春夏秋冬的交替。”

“比如現在,看天空中的太陽,像是辰時。但長安或許已經是下午。”

“天文地理博大精深,永無止境。如我們華夏,也僅僅知道東海之東有扶桑,南海附近有一些島嶼小國。比西方人並不多知道多少。”

“從客觀上講,我們所居住的世界絕對不是西方人口中的亞細亞、歐羅巴,還有利比亞、埃及這些。一定還有我們未探索到的大陸。”

“一旦世界加速變化,總會出現許多無法捉摸的事情。盛極必衰,真有天數所在嗎?我們華夏的巔峰,終會落幕嗎?即便不願意承認,但總會有那一天,所以我們要自強不息,不斷變革。不斷融合其他部落,建立大華夏民族,在曆史的革命中,整合全球的資源。如果大海深處沒有敵人,就將目光放向星辰大海……”

“總有一個節點,人類無所不能……”

李瑄語重心長地向李奕和李淞說道。

這些李奕能聽懂。

飄渺卻又有邏輯,使李奕滿目崇拜。

他一直認為他的父皇無所不知,無所不能。

“父皇,我們如何才能讓子民們驗證您所說的宏大呢?”

李奕向李瑄詢問道。

連李奕都側耳傾聽。

“建立可供在海洋上長期航行的海船,開啟大航海。有目的性地圍繞大陸航行,用實踐去證明世界是球體。並且去尋找新大陸,探索新大陸,將更多的農作物帶到中原,提高百姓的生活質量。”

李瑄緩緩回答道:“曆史是由人開創的,那是我們將來的棲息地之一。”

這一點,自他登基以來,就開始準備。

提前七八百年進行大航海,可能會出現不可控製的因素。

但李瑄知道,必須要這麼做。他們華夏人一定能完成這個使命。

此次西征,李瑄物色了一名叫做馬燧的錦衣衛金龍司萬戶。

他是曆史上的一流名將,因機緣巧合,加入錦衣衛中。

馬燧會多種語言,又學習了波斯語、羅馬語。

李瑄提拔他為少將,讓他多學習天文、水文知識,表示會重用他。

現馬燧雖名義上還是錦衣衛金龍司的萬戶,實際上已經脫離錦衣衛。

李瑄讓馬燧到達安條克,征集船隻,率領兩千禁軍,登陸塞浦路斯島,將地中海上這個重要的島嶼占據,磨礪他水戰能力。

不久後,李瑄還會令馬燧穿梭地中海,到達迦太基。

能開創曆史的人,不僅需要勇氣,還需要智慧。

曆史上的馬燧,以治軍嚴謹,作戰靈活而著稱。

他在治理地方的時候也柔和愛民,得到百姓的敬服。

馬燧是文人出身,曾經與幾個兄長在讀書的時候,就感歎道:國家將有難了,英雄應立功於世,平定天下,怎能辛辛苦苦當儒生呢!

後來果然出現安祿山叛亂。

在這個時空,馬燧加入錦衣衛以來,於除賤為良時立下大功,滅回紇之戰又作為特使,說服薛延陀等部臣服。

李瑄認為馬燧是擁有勇氣和智慧的。

“聞父皇之言,知父皇之事,三千年來的聖哲,也遠遠不及。兒臣願傾儘全力輔佐父皇,完成父皇理想中的國度。”

李奕向李瑄拱手。

“為父相信奕兒。”

李瑄在海邊拍了拍李奕的肩膀。

相信李奕能繼承他的理想與事業。

在華夏,隻要有了第一次,後麵的皇帝若有雄心,就會朝著那個方向一直前進。

……

幾日後,一則噩耗從長安傳來。

大唐的第一任首席宰相李峴,於去年冬天,在長安病逝。

王昌齡重病纏身,向李瑄請辭,不能再入政事堂。岑參也臥病不起,這讓李瑄非常難過。

跟隨他打天下的老人們,一個個離去,一個個老去……

以後也隻能在淩煙閣中,思念他們。

李瑄無法返回參加李峴的葬禮,隻能在將聖令傳至長安時,表達哀悼。以期望王昌齡和岑參能平安渡過此劫。

他猛然發現,自己離開長安,已經三個春秋。

但他還不能立刻回去。

他若離開地中海,便不可能再來。

他還要在有限的生命中,前往埃及,前往迦太基巡視。

待局勢穩定,再起駕回長安。

不過李瑄已經向太上皇李適之傳達詔書。

乾元十三載,是換屆的時刻。

首席宰相劉晏,任期滿罷相,授太師。


最新小说: 帶著全家去逃荒,我有空間滿倉糧 一身滿級武魂,碾壓全球很合理吧! 海洋求生,穿書後我靠係統當大佬 驚!絕美獸夫們每天都在爭寵求愛 我!元嬰期!被召到異界當魔王? 江湖迷蹤 誰在雨中等你 嫁給喻先生 什麼!穿越到大召國賣肉! 我的東莞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