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父我也要去!”剛走進門,趙正義小朋友就喊著要跟過來。
“來吧!”方言對著他招招手。
老範一臉驚訝的對著方言說道:
“他叫你……師父?”
“這孩子不是你的外甥嘛?”
方言說道:
“這是我外甥,也是我三徒弟。”
“啊?咋回事?”老範好奇的問道。
方言說道:
“說來話長!”
“又說來話長。”老範無語了。
方言催促道:
“行了,待會兒回去慢慢跟你講,先給人看病去。”
“好吧。”老範暫時壓下了好奇心。
方言回過頭對著其他人說道:
“你們回去吧。”
“走了。”小老弟招呼其他人。
大雜院裡麵實在太擠了,這麼多人一進去,能把過道給堵了。
所以其他人倒是沒有一起去看熱鬨。
大雜院的構造其實和方言家裡的情況差不多,隻不過這裡很多莫名其妙的建築,比如門廊兩邊防著各家雜物,原本還算寬敞的門洞子,得側著身子才能躲開那輛橫在過道的老破二八自行車。
磚縫裡滋出來的青苔蹭著鞋底,滑膩膩的。
空氣裡飄著煤煙子混臭水溝的味兒。
進入前院兒後,在牆根底下就能看到一家人在這裡碼著的煤球堆,上麵蓋著一塊爛門板防雪,摞得比八仙桌還高。
“嗨呀!哪個缺德玩意兒,又把爛菜葉子倒溝裡了?”老太太在前麵帶路,剛走幾步就看到排水溝裡,塞著爛菜葉子,隨口罵了一句,也沒見著去弄。
話音沒落,前院東屋傳來摔搪瓷盆的動靜。
前麵的老太太停下腳步,對著方言他們要壓低聲說道:
“準是“小辣椒“和婆婆又乾仗了,她是十幾年前逃荒過來的,是四川那邊的,脾氣衝得很,就和自家婆婆不對付。”
“四川的啊?”老範一聽還是老鄉呢。
老太太一聽老範的話,說道:
“你口音……”
“我也是四川的。”老範說道。
方言一看兩人要聊起來了,趕忙說道:
“行了,咱們還是趕緊去看病吧。”
兩人這才往前走去。
闖過前院的晾衣竹竿陣,方言他們終於來到了中院裡,幾戶人家擠在這中院裡,公用水龍頭結了冰溜子,一個小夥子正拿鐵棍子哐哐鑿。
北屋一老爺子,正在弄著收音機天線,用了一根鐵絲從瓦縫裡支棱出來,上麵還被他裹著油氈布。
看起來活像條凍僵的蛇。
也不知道管用不管用。
見到方言進來,老爺子一怔,旋即喊道:
“哎呀,方大夫來了啊!”
方言對著他拱拱手:
“大爺您好!新年快樂!”
老爺子笑嗬嗬的回應道:
“新年快樂!新年快樂!”
接著院子裡其他人也發現方言了,紛紛都和他招呼起來。
就連院子正中央違建的地震棚裡,也冒出個小夥子,對著方言招呼。
一瞬間搞得像是領導視察似的。
有人還對著老太太招呼:
“劉奶奶,您讓方大夫給你們家小梅看病來了?”
劉奶奶點點頭:
“誒,方大夫心好,我一說他就答應來看病了。”
一旁人頓時又對著方言誇獎起來。
老範在一旁看到這一幕,發現方言還挺有群眾基礎的,至少這名聲就沒人不知道。
穿過中院兒來到後院兒。
終於到了目的地,劉奶奶撩開自己家裡的藍布門簾,招呼方言他們:
“快進屋,裡麵暖和。”
眾人來到屋裡,這地方大概有老範和小彭住的那間房那麼大,不過屋子裡很擁擠。
兩張木架子床把房間占去大半,煤球爐上坐著嘶嘶冒氣的鋁壺。
牆皮用報紙糊了三層,七七年的報紙的字縫裡洇著水漬。
最關鍵是,這房間裡,還搭建了個閣樓。
劉奶奶直接扶著梯子就往上爬。
震得頂棚撲簌簌掉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