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姐一想也是,自己七八月就放暑假了。
接著就是小老弟和二姐道彆了,這位小時候可是二姐的小迷弟,現在他在三哥方言的幫助下,成為了炙手可熱的年輕作家。
目前二姐的光環已經沒法照亮他了。
反倒是他發現自己比二姐耀眼多了。
其實他這會兒很想勸二姐留下來,不過最終還是選擇尊重二姐的決定。
小老弟對著二姐一頓祝福。
讓她再現當年“雌風”。
當場被二姐捶了一下胸口以示警告。
每個人告彆都說上幾句。
時間不知不覺的就從指縫中溜走,隨著車站廣播裡響起:
“各位旅客同誌,今天下午兩點三十分,將有一趟從BJ開往甘肅武威的列車發車。”
“乘坐這趟列車的旅客同誌,請您趕緊收拾好自己的行李物品,馬上前往指定的檢票口排隊檢票,請大家相互轉告……”
聞言,二姐對著眾人說道:
“我該出發了。”
方言對眾人說道:
“走吧,一起去站台,建業叔送了不少站台票。”
電影裡經常能看到有人在站台邊送人,這是後世高鐵時代不可能看到的景象。
因為在這個年代交通不太方便,火車是人們長途出行的主要方式之一,且相對車次較少,人們出遠門往往需要攜帶大量行李,攜帶起來非常不便,所以就有了站台票,方便送行的人可以幫助出行的人,把行李送上車,還能幫忙安置好行李,讓出行的人更加省心。
另外,這年代的鐵路管理模式和後市也有所不同,因為客流量相對較少,車站管理壓力沒有那麼大,通過售賣站台票讓送行人員進入站台,不會給車站的秩序和安全帶來太大的問題。
最後當然還有感情因素了,這年代沒有後世那麼方便的通訊工具,人們一旦出遠門,長時間無法和家人朋友取得聯係。
離彆對於這個年代的人們來說更加傷感,親朋好友之間有很多不舍和叮囑。
站台票能讓送行的人進入站台,與將遠行的人在列車啟動前,有更多時間相處,這也是一種精神感情上的支持和安慰,對於這個年代的人們來說,還是很有意義的。
不過站台票也要5分錢一張。
一般來說送人的隻有一兩個家屬,而不是方言他們這種全家出動。
他們這一大家子送人也引起了不少人注意。
不過沒看到他們上普通車廂,而是到了臥鋪車廂,就知道這一家子人肯定不一般了。
臥鋪那不是一般人坐的。
隻是,等到上了車,方言還是對臥鋪的環境有些不太滿意。
因為這地方是硬臥,不是軟臥。
其實火車上乾部是有軟臥的,但隻有達到一定級彆才可以乘坐,部隊必須達到行政14級或副師級以上,地方則需達到地廳級及以上級彆。
首都火車站為特等站,朱建業雖然是書記,但是隻是正處級。
按照這會兒的規定,正處級的首都火車站書記,不符合購買軟臥車票的條件。
臥鋪是沿著車廂的兩側排列,通道在中間,采用敞開式的隔間布局,每個隔間內有上、中、下三層臥鋪。
每個鋪位配有一個小枕頭和一條薄被子,被子是棉質的,顏色是軍綠色。
床鋪的寬度大約在60厘米左右,長度在180厘米至190厘米之間,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基本能夠滿足休息的需求。
在臥鋪的側麵端部設有一個小掛鉤,方便旅客掛放衣物等小件物品。
在隔間的側麵會有一個小桌子,供旅客放置一些隨身物品或用餐使用。
車廂的牆壁是米黃色,地麵是木質的地板,車廂內的照明是通過天花板上的白熾燈提供,光線相對比較昏暗。
二姐的位置在下鋪,下鋪距離地麵有一定的高度,可以方便放置行李物品。
方言和小老弟就將東西放置在這裡。
剛放進去後,這邊列車工作人員就來了。
“方言同誌,你好!”
“你好。”方言轉過身看到一個三十出頭的列車員,他點點頭和對方打了招呼。
列車員看了一下方言這一大家子人,對著方言問道:
“要坐車去武威的是您哪位家人?”
方言指了指一旁的二姐說道:
“我二姐方寧。”
列車員點點頭,挺直腰板,雙手交迭在製服前襟,用帶著河北口音的普通話對著方寧說道:
“方寧同誌你好,我是列車員郭德超,朱書記給我說過,這次是方言同誌的家裡人在這節車廂,讓我一定照顧下。”
說完壓低聲,說道:
“您這趟去武威要兩天兩夜,途中有啥需要儘管找我……”
“謝謝郭同誌!”方寧對著列車員郭德超說道。
列車員郭德超拜拜手,壓低聲說道:
“誒,不用客氣,我先跟你講,這趟車,熱水管夠,餐車鍋爐房每天燒三回,我給您留兩壺軍用水壺的,過了鄭州站有豬肉白菜餡包子,我提前半小時給您送過來,晚上乘警小劉跟我搭班,後半夜重點巡這節車廂,您儘管安心睡覺。”
說完還掏出一個印著鐵路標誌的搪瓷杯子遞了過來:
“另外這個茶缸子你拿著,我們的人看到就知道,你是自己人了。”
“其他人坐車的人問你,你就說家裡有親戚是車上列車員。”
“哦,對了,還有你要是在經停站想下車透透氣,你就來找我,我給你說時間。”
二姐和家裡其他人都有些懵,實在沒想到硬臥這待遇還這麼好。
二姐方寧對著郭德超說道:
“這……這真是太感謝你了。”
列車員郭德超擺擺手說道:
“嗐,沒事,朱書記交代了,本來就是自己人嘛!照顧照顧是應該的,誰來了都一樣。”
說罷他對著方言他們說道:
“好了,我就不打擾你們告彆了,有事兒隨時找我。”
“郭同誌,謝謝了!”方言也對著列車員說了一句感謝。
人家這態度其實是相當不錯了,對待自己家裡人也不過就是這種態度了吧。
老爹方振華說道:
“行了,有這麼個列車員幫忙,我也就放心多了。”
二姐放好茶缸,然後對著方言說道:
“托你的福了。”
方言擺擺手:
“嗐,你還跟我客氣這個,而且他說的朱書記,就是上次到我們家的建業叔,算起來也是咱們家親戚,照顧點沒啥毛病。”
“借過借過!”這時候其他人也開始上車了,陸陸續續的人就多了起來。
二姐對著方言他們說道:
“行了,我這裡沒問題,你們下車回去吧。”
方言看了一下手表點點頭,然後家裡其他人又不厭其煩的和二姐說了兩句,接著一個個都跟在方言身後下了車。
不過下車後大家都沒走,就站在站台邊和其他送行的人一起,對著車裡的家人繼續說著話。
一直到火車拉動汽笛開始緩緩向前,眾人才揮手告彆。
火車一會兒就離開了站台,朝著前方開去。
火車上的人還在對著身後站台上的家人揮手告彆,直到消失在視野儘頭。
等到人走了之後,好多人都還在眼巴巴的望著列車遠去的影子。
這時候老爹方振華對著家裡人說:
“行了,回家吧。”
家裡人也一個個回過神來。
這會兒二姐走了,家裡其他人也就該開學了。
等過完元宵節,年就算是過完,到時候方言四合院就要冷清起來了。
畢竟大姐和小老弟還有小姨子到時候就要去海澱那邊讀書了。
肯定不可能天天回來。
到時候家裡人就少了。
不過正義明珠肯定是會繼續留在這裡的。
還有大姐夫也會在這裡待著,畢竟上班上學近嘛。
其實算起來也不會冷清太多,就是大姐和小老弟小姨子會住校。
其他人基本不變。
……
時間很快到了第二天,方言一大早上班的時候,就收到個消息。
老胡同誌從國外運來的十二輛救護車和除顫儀,現在已經到塘沽港了。
同行的還有他收藏的那輛奔馳300SLGull。
那邊通過檢查後,會直接走鐵路方式運到京城來。
也就是京山鐵路,那些車在塘沽港的鐵路貨運站裝車後,沿著京山鐵路運往首都的貨運站,在首都東站接貨。
不過這會兒鐵路貨運速度相對較慢,加上裝卸車等作業時間,整個運輸過程可能需要二十個小時左右。
也就是說明天淩晨的時候就會到。
等到明天上班那會兒車應該就到醫院了。
到時候醫院會舉行一個隆重的接收儀式,同樣的,方言也會收到胡道虎送給他的車。
成功從三輪摩托邁入有奔馳跑車車主的行列。
PS:6000字基本章更新完畢。
月票又多了100,所以更完這章,還欠大家96000字。
晚點還有加更。
今天會更一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