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會兒已經過的早高峰時間,方言開車行駛在路上,那還是相當愜意的。
和開摩托車不一樣,這會兒他感受不到一點外邊的寒意。
就連嘈雜的聲音都被隔絕開來了。
突然腦子蹦出來一句話“享受駕駛的樂趣。”
以前這駕駛的樂趣隻有自己老爹在玩摩托的時候,方言從老爹身上感受到過,現在他開著車在城裡穿梭,感受著這輛老爺車的駕駛手感。
自從上次遊街過後,他到現在才開第二次。
主要是也沒啥地方去,就一直停在了醫院裡。
這倒是給醫院停車場吸引了不少的流量。
外邊還有不少人,不看病,就是專門過來看這裡的救護車和方言的老爺跑車了。
過了兩天時間,看熱鬨的人終於少了,方言這才趁著這次機會,將其開了出來。
到西城區的首都醫科大學附屬燕京兒童醫院附近,也沒要多久時間,方言來到診所門口,找了個地方將車停在了路邊。
下車前看了一眼時間,這會兒才不到九點。
這會兒藥店門口都還沒看到有人來,隻有零星兩個店裡的員工在門口打掃衛生。
兩人看到方言造型奇怪的車後,都怔怔的盯著看,直到看到方言打開鷗翼門,才反應過來。
“方大夫來了!”兩人對著方言招呼。
方言點點頭,然後到後備箱裡拿出今天可能會有到的艾灸盒,還有銀針。
上次的金針還沒做好,要不然方言金針也得帶著。
何家的醫術源自於道醫,所以針灸裡麵也會用到金針這種東西。
不過今天也可以不用,能解決問題的辦法又不止一種,特彆是經過外公何休改良後,好多老何家的手段,他都自創的其他治療方法。
方言今天就是要在眾人麵前展示外公的手法,獲得他們的承認。
進門之後方言發現裡麵已經有不少患者家長帶著孩子,在排著隊了。
診台邊,老鄧頭和王鵬飛老爺子已經在裡麵等著了,此外還有三個帶著年輕人的人,坐在診台不遠處正在聊著什麼。
看到方言進來後,老鄧頭和王鵬飛老爺子立馬對著方言招呼到:
“方言來了!快快過來!”
方言走了過去,王鵬飛老爺子拉著他,來到是那三人麵前,對著方言介紹道:
“我給你介紹下,這三位就是當年和你外公齊名的,宋祚民宋老,楊藝農楊老,祝伯權祝老。”
方言之前已經打聽過他們的資料,現在可以對號入座了。
宋祚民滿頭黑發,看起來才五十出頭,人很高,臉很長,是首都中醫醫院主任醫師,孔伯華嫡傳弟子,京城中醫醫院兒科主任,中醫兒科學科帶頭人。
楊藝農滿頭白發,八字胡,長壽眉,慈眉善目,在BJ東城一帶有“小兒楊”之稱,看起來應該和王鵬飛差不多年齡。
此外還有個祝伯權,他長得有些微胖,圓臉,居然有些像是老年版本的林勝勇,此人師從著名老中醫趙樹屏門下。
1942年開業行醫。建國後,1950年考入BJ市中醫進修學校深造。
後組建海澱聯合診所任所長,1956年調入海澱醫院工作。
臨床以擅治雜病著稱,尤擅治小兒急症。
他們身邊都帶著一個後輩,看長相就知道,應該是他們的親孫子。
“方言見過三位前輩。”方言恭恭敬敬的對著三人拱手行禮。
楊藝農笑嗬嗬的說道:
“嗯,這孩子長得不錯,比何休看起來順眼多了。”
一旁的宋祚民說道:
“要不把你孫女介紹給他?”
楊藝農非但沒有拒絕,反倒是眼前一亮。
結果這時候,一旁的祝伯權笑著說道:
“哈哈哈,老楊頭,人家已經結婚了,現在可不是舊社會,男人可以三妻四妾,你想招孫女婿已經晚了。”
楊藝農聽到後,當即罵到:
“去去去,狗嘴裡吐不出象牙!”
方言看到這幾個人的狀態,就知道他們應該平時是有聯係的。
要不然不可能這麼說話。
隨後幾個人都分彆和方言打過招呼,然後就算是認識了。
他們身後的三個年輕人一直全程默默觀看,沒有說什麼,就像是完全是過來學習觀摩的一樣。
能不說話就不說話。
等他們這邊介紹完了,另外一邊王鵬飛才對著方言說道:
“前幾天我們已經放出消息了,今天一大早就有在這裡排隊了,看來你影響力還是很大的,以前的時候中午也沒幾個人過來。”
方言笑了笑,對著他問道:
“咱們什麼時候可以開始?”
王鵬飛老爺子說道:
“招呼也打過了,他們就是帶著後輩兒過來看熱鬨的,你準備好了,隨時都可以開始。”
“行。”方言點點頭。
他看了一眼手表,這會兒剛好9點,差不多也是正式開始的時候了。
接著方言來到了診台前,對著排隊的患者說道:
“那第一個上來吧。”
聽到方言的話,第1個患者家屬連忙就抱著孩子上來了,這是一對年輕夫妻。
他們抱著的是個大概兩三歲的小男孩。
“方大夫,我們是剛從那邊醫院過來的,聽說您要在這裡看診治病,於是就過來了。”患者家屬指著斜對麵不遠的兒童醫院說道。
這話一出,給一旁的王鵬飛整尷尬了。
對麵醫院那不是自己兒子在的醫院嘛。
意思是自己兒子沒治好的病,人家聽到方言要來治病,於是就把孩子抱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