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念到名字的人,將會到劉渡舟教授的班級。”方藥中這時候對著眾人說道。
其實本來他可以不念的,但是儀式感在這裡,必須念一下名字才行。
“方言,李正吉,蕭承誌,成寶貴,王誌君,孟濟民,雷蓮,袁青山,範長亭……”
果然厲害的人被分到了一起,甲乙兩個組的人都在一個班,並且還有些添頭,就比如說是杜衡,嚴一帆。
這些人都會去劉渡舟教授的班級。
方言想起劉渡舟的情況。
劉渡舟教授,經方派頂尖大佬。
他原名叫劉榮先,老家是遼寧營口,1917年10月9日生人,雖然今年已經61歲了。
不過看起來和方藥中差不多,中山裝大背頭,眼神很犀利,一點不像是六十多歲,反而像是五十出頭的樣子。
他幼年時因體弱多病,常接受中醫治療。
和孫思邈早年經曆倒是很像,都是:“幼遭風冷,屢造醫門,湯藥之資,罄儘家產”這段經曆使他對疾病給人們帶來的痛苦有深刻體會,加上受父親影響,也促使他立誌從醫,鑽研醫學知識,以幫助更多的人解除病痛。
1933年,16歲的他拜當地名醫王誌遠為師,3年後又在大連壽民藥房跟隨謝泗泉學習中醫臨床一年。
7年出師後在大連懸壺濟世,擅用“經方”,醫名大噪。
1938年,他在大連誌遠藥房坐堂行醫。
為了讓他銘記行醫的職業道德,努力救治患者,使患者從疾病的苦海中得以解脫,他的父親正式給他取字為渡舟,後來這個就成了他的名字。
帶著劉渡舟這個名字,他1945年到了北平,同年參加全國中醫師特種考試,以優秀成績通過。
1948年後,先後在華北國醫學院執教,在BJ天壇華北人民醫院等地臨診。
1950年考入衛生部舉辦的中醫進修學校深造,畢業後從事中醫臨床醫療工作。
1956年,他被請去為中醫研究所的“西學中”班講中醫課,同年成為BJ中醫學院最早的教師隊伍中的一員。
嗯,沒錯,這位和老方是一個戰壕的戰友。
屬於和方言是有同樣目標的人。
而且如果沒有意外的話,他今年還成為首批中醫碩士生和博士生導師,也就是說後麵方言讀研,這位也是副班主任之一。
方藥中說完後,任應秋和劉渡舟教授都上台講了幾句。
然後幾個人看到時間差不多了,於是宣布:
“下堂課,各班分開自習,重新選任班上班乾部,並調整寢室位置。”
大家沒想到這麼快,今天晚上就要把事兒給全部搞定。
有些人一想到搬寢室,頓時就頭疼起來。
當然也有早就受不了舍友的人,高興的不得了。
劉渡舟這時候對著下麵說道:
“小方,你帶著我們班的人,下節課去主樓103教室。”
方言一怔,指了指自己,劉渡舟點點頭:
“對,叫你呢,不然還有誰?”
方言哭笑不得,行吧,你是班主任,你愛咋喊都行。
他回應道:
“好!知道了劉教授。”
PS:月票又多了100,因為今天上推薦,按照規矩雙雙倍,所以欠大家4000字,更完這章,還欠大家55000字。
下午還有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