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把手給我把把脈。”方言對著褚丹說道。
對方伸出手,方言這時候才發現,她手上也是黑黢黢的,還真是感覺像是個土生土長的東南亞人。
但是仔細看又能看到一些黑色的分布其實並不均勻,關節褶皺處明顯是要更加黑一些的,這讓方言想到了上次那個中物院的胡同誌,他的阿狄森病也是這種類似的情況。(見904章)
隻不過他那個是嘴裡牙齦呈現出黑斑,渾身色號都黑了好幾度。
眼前這個褚丹確實牙齦發癢。
這個還是有區彆的,不過方言猜測很大概率兩個人的病都在腎上。
過了一會兒,方言摸出了褚丹的脈搏。
是脈沉細弦。
剛才她張嘴給方言展示的時候,方言已經看到了她的舌頭,舌淡暗,苔白薄。
加上患者身形虛弱清瘦,牙齦萎縮發黑,再結合其他症狀和舌脈表現。
方言認為自己之前的猜測沒錯,其根本原因在於自身的腎氣不足、少陰虧虛。
褚丹的牙齦發紫萎縮持續八年,中醫理論中“齒為骨之餘”,腎主骨生髓,腎氣虧虛可導致牙齦失養、萎縮變色。
而瘙癢必然是風邪所致,但是瘙癢又隻出現在牙齦,又沒有外感風邪的跡象,這說明是隱藏在腎經深處的內風在作祟。
所以治療上就必須溫補腎陽來填補虛損,同時搜風祛邪來驅除病邪。
也就是溫腎補虛,搜祛伏風的治法。
不過她說了之前找了很多人治療,都沒有治好,雖然方言不知道她找的都是什麼人,但是方言就默認這之前的人,治療的時候藥沒有用到位,所以才沒有治好她。
那麼現在這次,方言的用藥就要相對加一些量。
並且要使用更厲害一些的蟲藥方子。
至於是使用朱老的蟲藥方,還是自己師父焦老的蟲藥方。
其實方言更加偏向朱老的。
在蟲藥使用方麵,焦老更加的四平八穩沒有那麼激進,朱老方子則是不然,效果都是奔著見效快去的,所以風格也是比較激進。
這也是和他們接觸到的病人群體有關係,焦老是在中央醫療保健組,專門給那些領導們看病,單對單的服務,治療也必須要四平八穩的才行,有時候他甚至會放棄使用蟲藥。
朱老接觸都是社會麵的各種人員,所以使用起來也是儘快讓患者恢複,能讓他們快速的恢複到生產生活中去,因此他多年海量的經驗做支撐,形成了一套自己快速的蟲藥手法。
安全性是有保障的,隻不過就是看著有些嚇人。
方言想了想,最終還是決定用朱老的方子。
這學多了就是這點惱火,每次用藥的時候都會犯選擇難題。
不過還好就是方言選擇這塊兒不會太糾結,要是換了個選擇困難症的人,這會兒估計還在皺起眉頭摸下巴呢。
很快方言就拿起筆寫起了醫案來。
簡單的把患者的情況一頓分析寫好了後,方言就拿起處方單然後墊上複寫紙開始寫了起來。
處方:
附子6g(先煎),肉桂5g(後下),熟地黃15g,山茱萸12g,巴戟天10g,全蠍3g,蜈蚣1條,僵蠶9g,地龍10g,當歸12g,川芎9g,炙甘草6g,蜂蜜30ml(兌服)。
煎服方法
先煎:附子冷水浸泡30分鐘,單獨煎煮兩個小時以減毒。
後下:肉桂在最後5分鐘加入,保留揮發成分。
兌服:煎煮完成後兌入蜂蜜,降低蟲類藥異味,增強潤燥之效。
劑量:每日1劑,分2次溫服。
然後方言還寫上了組方的邏輯解析。
針對腎氣不足、少陰虧虛溫補腎陽:
君藥:附子、肉桂。
附子大辛大熱,溫腎助陽,驅散少陰寒邪;肉桂引火歸元,增強溫腎之力。
臣藥:巴戟天、熟地黃、山茱萸。
巴戟天補腎陽、強筋骨;熟地、山茱萸滋腎填精,體現“陰中求陽”原則,防溫燥傷陰。
針對腎經伏風,搜風通絡:
蟲類藥:全蠍、蜈蚣、僵蠶、地龍。
全蠍、蜈蚣搜剔經絡深伏之風邪(朱老善用此藥對治頑風);僵蠶、地龍祛風化痰、通絡止癢,針對牙齦局部瘙癢。
又因為久病必瘀,所以要活血養血:
當歸、川芎活血養血,改善牙齦萎縮及麵色黧黑(參考胡同誌病例中“血瘀致黑”的病機)。
最後調和減毒:
炙甘草、蜂蜜調和諸藥,緩解附子、蟲類藥毒性,護胃和中。
如果方言判斷是正確的話,這個藥隻要一副,今天她的牙齦瘙癢就會大幅減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