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兒家裡就您兩位?”方言接過飯碗,對著季羨林和他太太隨口問道。
季羨林說道:
“嗯,就我們,兒女都成家了,有自己的工作和家庭。”
“而且女兒在外地工作,兒子雖然就在中關村,但他科研任務重,我也基本上一年見不到幾次。”
季羨林太太也說道:
“這家裡好久都沒今天這麼熱鬨了。”
方言想起來,季延宗是華夏科學院高能物理所高級工程師,也首個中美合作項目“高能物理”的核心人物。
最開始大學畢業的時候,他分配到近代物理研究所做翻譯。
1957年後,轉行從事科研管理工作。
今年這會兒,首都正負電子對撞機建立,季延宗擔任該項目建設指揮部負責人。
而且,今年他還會憑借正負電子對撞機被授予特等獎。
至於他女兒這會兒在外地,也是核工業部的高級工程師。
所以他們家裡這會兒就老兩口,確實比較冷清。
其實方言以為家裡會有孫兒孫女。
結果看來家裡的孩子並沒有麻煩他們。
接著季羨林太太就一邊吃飯,一邊詢問起方言他們家的情況來。
季羨林簡單的介紹了一下方言和方晨的情況,至於大姐和小姨子,他就不清楚了。
方言也簡簡單單的說了下。
聽到大姐都已經結婚生了兩個孩子,而且丈夫還是公安技術警察,季羨林家裡兩口子也是有些驚訝,這年頭結了婚生了孩子,還能考上大學的人確實有,但是能夠考上北大的可就不多了。
更何況大姐要讀的是北大法律係。
這妥妥的學霸啊。
水平比小老弟還要高不少。
最後大姐告訴了他們高考分數,也確實證明了這一點。
雖然不及方言五科滿分的成績,但是在北大錄取的學生裡麵,絕對算是很高的分數了。
至於小姨子朱嫻就沒什麼好說的了,沒結婚年齡也不大,考試的成績也不算很強,不過選的專業倒是還有些說道。
季羨林因為是副校長嘛,早就得到消息,人民大學複校,新聞專業已經在談整體轉回人民大學的事兒了,估計也就幾個月的事兒。
肯定會在今年高考前把這事兒做完。
到時候小姨子就得去人大讀接下來的書了。
聽到這個消息後,小姨子有些驚訝的看向方言:
“姐夫,還真是讓你說中了!”(見347章)
季羨林驚訝的對著方言詢問:
“你早就知道?”
要知道這消息可沒幾個人知道,方言好像比自己這個副校長都早知道。
方言說道:
“我猜的。”
季羨林聽到這話肯定是一百個不信,想到找方言看病的人都是什麼人,他瞬間“明白”了過來,這肯定都是方言得到的小道消息啊。
方言打了個哈哈,誇讚起今天的飯菜來:
“今天這飯菜真不錯……”
季羨林太太聽到後,高興的說道:
“都是我們山東口味,你們吃得慣就行。”
相較於方言家裡夥食,這裡的油水確實少了點,除了個清蒸帶魚,其他都是素菜。
當然了手藝好還是做的很好吃的,而且對比起北大食堂這會兒的午飯,今天這裡的菜無疑是好多了。
這會兒小老弟已經被葉聖陶還有季羨林,拉著詢問起了拍攝電影電視劇的稿子了,之前方言可說過這不是《白樺林》而是他們沒有看過,以方言為原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