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該怎麼治呢?”葉老在一旁好奇地問道。
方言解釋道:“剛才分析過,季校長的病情屬於脾腎兩虛,氣化功能失常,導致水濕內停,同時伴有絡脈瘀阻。所以治療原則很明確,得健脾益腎、活血利水。”
說完,方言轉向季羨林:“我給您開個藥方,您去附近藥店或醫院藥房抓藥就行。”
“好!”季羨林點頭應下。
這時葉老提醒道:“吃中藥期間就彆吃西藥了,免得藥性衝突。”
方言沒想到葉老還記得自己以前叮囑過的話,其實他本也打算提醒,於是一邊摸出本子記錄,一邊點頭說:“對,還是葉老想得周到。”
很快,方言便“唰唰”的寫了起來,葉老和季羨林也看到方言很快就開出了藥方,為免對季羨林看不懂,方言還寫上了方解:
炙黃芪15g:補中益氣,升陽舉陷,增強脾臟運化水濕能力。
懷山藥15g:平補脾腎,固攝精微(針對蛋白尿),兼能利濕。
連皮苓15g:健脾滲濕,利水消腫,尤善祛皮下停滯之水濕。
炒苡仁15g:健脾利濕,清熱排膿,針對濕鬱化熱趨勢。
陳皮6g:理氣健脾,燥濕化痰,防止補藥滋膩礙胃。
菟絲子15g:溫補腎陽,固精縮尿,恢複腎主水液代謝功能。
澤瀉10g:利水通淋,直瀉腎與膀胱之濁水。
車前子15g(包煎):清熱利尿,針對小便渾濁量少,兼能明目(緩解頭暈)。
益母草15g:活血利水雙效,尤宜腎病水腫兼瘀者。
天仙藤12g:行氣利水,疏通三焦水道(呼應“血不利則水停”)。
紫丹參15g:活血祛瘀,改善微循環(針對絡脈瘀阻)。
澤蘭10g:活血利水,專攻血分瘀滯引起的水腫。
鬼箭羽10g:破血通經,化解頑固瘀阻(契合久病入絡)。
生山楂12g:活血散瘀,兼能消食化積(針對食欲不振)。
法半夏10g: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緩解頭昏、納差)。
看著方言寫好的方子,季羨林歪著頭,對著方言問道:
“誒……您能用我明白的方式解釋下嗎?”
方言一怔,懷疑季羨林和中物院那幫人溝通過,怎麼都喜歡讓自己解釋下呢?
又想考驗下自己的文學素養?
方言想了想季羨林之前的那些症狀,然後對著季羨林解釋道:
“季校長,您現在的情況,我打個比方說,就像家裡的水管子年久失修,兩頭都出問題了,脾腎這倆“閥門”鏽住了,水沒辦法好好循環,就積在身體裡成了浮腫;再加上血管裡有些地方堵了,水更排不出去,所以才會反複腫、尿裡有蛋白。”
“您看您平時累了就腫得厲害,歇著能減輕,這就像機器動力不足了,推著水走費勁。舌頭淡、脈沉細,都是身體虛、沒力氣的表現。”
“這個方子就是給您“通管道、修閥門”的,黃芪、山藥、菟絲子,好比給脾腎這倆“閥門”上油,讓它們重新能卡住水、推動水循環,您吃完會覺得有力氣些,腰也沒那麼酸。”
“茯苓、苡仁、澤瀉、車前子,像抽水機一樣,把身體裡積的水從小便排出去,浮腫就能慢慢消,尿也不會那麼渾了。”
“益母草、丹參、澤蘭這些帶“活血”作用的藥,專門通血管裡的堵點,血流通暢了,水就能跟著一起排,就像馬路堵車時,先清障車打通路口,後麵的車才能動起來。”
“陳皮、半夏、山楂:是怕補藥太膩著您脾胃,幫著消化、開胃,這樣您吃飯香、不惡心,藥也能吸收得好。”
“接下來吃一段時間後,您會發現早晨起來眼皮沒那麼腫了,下午腿按下去能回彈快些,尿裡的蛋白也會少。但這是慢性病,得慢慢調,您彆著急,吃完先複查看看,我再根據情況調方子。”
方言說到這裡,季羨林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這下算是聽懂了。
方言這時候還對著他提醒道:
“另外記得吃藥期間彆吃太鹹,鹹入腎,會加重水濕,還有彆熬夜熬夜傷肝腎,更沒力氣排水……”
“後麵要是覺得哪裡不舒服隨時告訴我。”
說著撕下了處方單,交給了季羨林。
季羨林接過之後,對著方言感謝道:
“真是辛苦方大夫了。”
方言說道:
“不辛苦,倒是您現在生病了也帶病工作,輕傷不下火線,值得欽佩!”
聽到方言這麼誇獎自己,季羨林還挺高興的,笑著說道:
“哈哈,我這算什麼輕傷不下火線啊,工作強度也不高,還能到處走呢。”
說罷他看了下手表,說道:
“對了,你也好不容易來一趟,正好葉老今兒也在,待會兒中午把你大姐小弟,還有……小姨子,一起叫上,去我家裡吃個便飯。”
方言一怔,問道:
“這……方便嗎?”
季羨林說道:
“有什麼不方便的,太方便了!”
一旁的葉老對著方言提醒道:
“他家就在學校裡後湖岸邊的朗潤園,還挺寬敞的。”
季羨林笑著說道:
“嗐,一般一般!”
看的出來他還挺自豪的。
方言這才想起來,季羨林在朗潤園13號樓一層的兩套房屋,屬於是洋樓。
北大朗潤園北依萬泉河,環境優美,季羨林自己曾在文章中描述這裡:
“有茂林修竹,綠水環繞,還有幾座土山點綴其間。風光無疑是絕妙的。”
“每逢望夜,一輪當空,月光閃耀於碧波之上,上下空朦,一碧數頃,而且荷香遠溢,宿鳥幽鳴,真不能不說是賞月勝地”。
可以見得他對著自己居住環境是相當的喜歡。
方言看了一下時間,這會兒還有大概一節課的時間。
於是方言答應了下來,並告訴他們自己先打個電話回去,給家裡媳婦兒說一聲。
季羨林讓他用辦公室電話就行了。
方言也沒客氣,拿起電話給家裡打了個過去,朱霖正在書房裡,很快就接起了電話,方言先問了媳婦兒今天的身體怎麼樣,然後又告訴她今天自己在北大這邊和副校長季羨林還有葉聖陶葉老吃午飯。
朱霖在電話裡懵了好幾秒,然後才答應下來。
早上出門的時候說是在協和給中物院的領導看病,結果現在又在北大和副校長還有文學大佬葉聖陶吃飯了。
雖然知道他早就認識葉聖陶,但是好些天都沒聽說有往來了,結果今天突然就聯係上了。
掛斷電話後,季羨林就表示自己先去拿藥去了,讓葉聖陶和方言先在這裡等著他,他們學校裡麵就有中藥房,很快他就會回來。
方言和葉老兩人答應。
然後他就出去了。
方言這時候對著葉老詢問他最近的身體狀況,上次他是左眼重影,眼部肌肉麻痹。(見590章)
當時方言用補氣健脾,祛風化痰通絡的方子給他治療了,後來他和矛盾也就是沈老先生一起出的院兒。
這次方言見到他後,詢問情況,他已經好了。
就是現在年齡大了,身體上關節肌肉什麼的有些僵硬。
“那我給您正下骨!”方言說道。
“就在這裡?”葉老有些驚訝的問道。
方言看了看房間裡,有椅子就行了,他說道:
“沒問題的。”
“那……那來吧!”葉老現在對方言的技術是相當信任的。
接著方言就上手在葉老身上施展,先給他做了個針對性的康複複位,然後又在他自己沒感覺到,但是方言能夠看出來甚至摸到的地方做了個正骨。
其實老年人的骨頭比較脆,做正骨有一些風險的,但是方言對自己的羅氏正骨手法還是比較有自信的。
加上他對自己身體的控製,那也是頂尖存在,做這些事情還是輕鬆。
等到做完之後,葉老果然感覺渾身都輕鬆了,而且也沒任何不適的感覺,方言所有的力道都做的恰到好處。
“舒坦了!”葉老扭了扭身體,感覺整個人都靈活了好幾倍。
就像是給自己身體做了個翻修似的。
方言這中醫手段果然是名不虛傳。
接著方言又給葉老做了個望聞問切,檢查了一下他是否還有隱藏病症。
老爺子最近吃東西有點脹氣。
中醫裡脹氣屬於“痞滿”範疇,多因脾胃虛弱、氣滯、濕阻或食積引起。
葉老的情況是胃脹,沒有明顯疼痛,但飯後加重,說明脾胃運化功能減弱,無法有效消化食物,導致氣滯中焦。
結合他年齡大,存在脾胃陽氣不足,無法推動氣機運行,從而出現脹滿感。
而且他舌質淡,舌胖,苔白膩,脈沉細緩,這些都是脾胃虛弱的典型表現。
這是人老了胃氣不太行了,方言拿出銀針給他紮了兩針,當場給老爺子整的打了好幾個飽嗝。
然後他摸了摸自己的胃,說道:
“現在感覺肚子裡沒氣頂著了!”
方言也沒給他開藥,隻是教了他一個辦法。
餐後30分鐘練習托天理三焦,就是雙手上舉深呼吸10次,然後順時針摩腹81圈。
葉老按照方言教他的手法,在原地做了起來。
也不知道是因為方言正骨後神清氣爽,還是因為這個動作真有作用,葉老感覺自己胃部的不適感沒有了。
“接下來每天堅持就行了,要是還有什麼不對的,隨時告訴我。”方言對著葉老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