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這時候才想起來,樓前東側的海棠,那粉白色的花瓣被風吹落,今天這天氣確實適合花粉傳播。
隻不過這玩意兒對於有過敏性鼻炎的人可就慘了。
小兒過敏性鼻炎是兒童常見的呼吸道過敏性疾病。
主要由接觸過敏原如塵蟎、花粉、動物皮屑等引發,以鼻癢、打噴嚏、流鼻涕、鼻塞等為主要症狀,嚴重可能影響孩子的睡眠、學習和生長發育。
過敏性鼻炎與哮喘常被稱為“同一氣道,同一疾病”,控製不佳可能增加哮喘風險。
眼前朱光潛教授的小孫兒,說是已經有三年的過敏史了。
這樣長期過敏會引發,腺樣體肥大、鼻竇炎、分泌性中耳炎。
方言詢問:
“孩子今年多大了?”
朱光潛教授說道:
“十二歲。”
方言點了點頭。
這時候孩子正在用手掌揉鼻子,蹭鼻子。
鼻孔裡有大量清水樣的鼻涕,已經完全把鼻子給堵住了,他隻能張開嘴呼吸,鼻涕隨著呼吸在鼻孔處一伸一縮。
方言蹲下後來到他麵前,看到他眼睛還有結膜充血的症狀,眼睛還有流淚的情況。
接著,方言對著孩子問道:
“兩邊耳朵聽到的聲音一樣大嗎?”
孩子聽到方言的問題,愣了一秒,再然後才說道:
“左邊耳朵聲音大一些!”
左邊耳朵聲音大一些,那就是右邊耳朵聲音小,這也是過敏性鼻炎的伴隨症狀之一:耳悶。
是咽鼓管堵塞引起的。
另外還有一種情況就是耳鳴。
外公何休的筆記裡寫著,小孩子得過敏性鼻炎,病根兒屬於“本虛標實”。
什麼叫“本虛”呢?
說白了就是肺和脾太弱,好比家裡的大門沒關緊,風一吹就往裡灌。
肺虛了,身體就像缺了層防護罩,對外頭的刺激沒啥抵抗力。
脾虛了,連水液代謝都跟不上,整個人就跟泄了氣的皮球似的,免疫力嘩嘩往下掉。
“標實”呢,是讓風邪給盯上了。
這風邪跟個調皮搗蛋的孩子似的,說變就變,所以孩子犯病的時候,往往突然就打噴嚏、流鼻涕,跟暴風雨似的來得急。
可等風邪跑了,症狀又跟退潮似的很快減輕。
為什麼鼻子先遭殃?
風邪從口鼻往身體裡鑽,最先撞上的就是肺,而肺的“窗戶”就是鼻子。
肺要是沒法正常“呼吸”(中醫叫“宣肅”),就跟屋裡的煙囪堵了似的,氣兒不順,可不就一個勁兒打噴嚏、流鼻涕嘛。
要治這病,就得“兩條腿走路”:一方麵得把風邪趕跑,讓鼻子通通暢暢的(疏風利竅);另一方麵得把肺和脾補起來,讓身體的“大門”重新關嚴實(健脾益肺),這樣裡外都顧上了,才算治到根兒上。
說起這病,方言以前在同仁堂坐診時也遇見過幾個大人得過敏性鼻炎的。
印象最深的是位教書先生,總說自己一吹風就鼻塞,跟被人拿棉花堵住了似的。
後來琢磨明白了,這些大人的病根兒大都差不多:一是體表的陽氣不足(衛陽不固),就像冬天沒穿夠衣服,冷風直往骨頭縫裡鑽;二是寒邪把肺給“凍著”了,氣兒在身體裡亂串(氣機失調);三是腎氣太虛,收不住肺氣,就跟水壺沒蓋兒似的,氣兒全跑沒了。
這病拖久了,就跟樹根爛了似的,表麵上看是鼻子鬨毛病,實則是整個身體的底子虛了。
西醫治療隻針對過敏原,和中醫治療的方向就不一樣。
方言對著孩子說道:
“張開嘴,我看看舌頭。”
孩子聽話的張開嘴,方言看到他舌頭顏色淡紅,舌苔薄白,舌頭邊上有齒印。
接著方言又給他診脈,發現脈細弱。
舌象:淡紅舌、薄白苔、邊有齒痕說明脾虛濕困,氣血不榮。
脈象:細弱說明肺脾氣虛,正氣不足。
此外結合之前朱光潛教授說的,孩子反複發作3年,遇花粉加重,這也符合“風邪善行數變”的標實表現。
加上之前方言觀察到的局部症狀:
清水樣涕、鼻塞、噴嚏,這是風邪襲肺。
結膜充血、流淚這是風邪上擾清竅。
耳悶咽鼓管受累,這是氣機不暢。
符合何休筆記中“本虛標實”理論:
本虛為肺脾兩虛。
肺虛為衛外不固,易感風邪。
脾虛則是水濕不化,舌邊齒痕、脈弱為佐證。
標實是風邪外襲,壅滯鼻竅,引發的症狀。
方言這時候點了點頭,朱光潛教授看到後,問道:
“怎麼樣?”
方言回應道:
“情況還算好,他這是肺脾氣虛兼風邪襲竅,紮兩針喝點藥,疏風利竅,健脾益肺就好了。”
說著掏出自己身上帶著的鋼筆和本子:
“我先給你開個方子,待會兒你們拿去撿藥就行了。”
朱光潛教授趕忙感謝道:
“好,感謝方大夫!”
說著還讓教孩子說:
“快謝謝方叔叔……”
那孩子吸溜了幾下鼻涕,對著方言說道:
“謝謝方叔叔!”
方言笑著說道:
“不客氣!”
說話間他已經拿起筆“唰唰”的寫了起來。
不一會兒一個方子就寫好了:
蒼耳子6g,杭白芷6g,辛夷花6g,蟬衣6g,黃芪12g,炒冬術10g,防風6g,五味子6g,廣地龍12g,太子參30g,白茯苓12g,訶子6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