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0章 夜遊十裡洋場,大好河山,下一站廣東(月票加更4K)_重生1977大時代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重生1977大時代 > 第1000章 夜遊十裡洋場,大好河山,下一站廣東(月票加更4K)

第1000章 夜遊十裡洋場,大好河山,下一站廣東(月票加更4K)(1 / 2)

方言也算見過不少好東西,一眼就認出對方遞來的是一串瑪瑙手串。

這物件與他在京城收到的禮物相比,確實不算特彆貴重。

但收不收並非他一人說了算。

他不動聲色地瞄向廖主任,這種場合的分寸拿捏,還得看領導示意。

廖主任微微頷首,眼神中帶著默許。

方言這才笑著接過手串,向中年人說道:

“您太客氣了,那我就恭敬不如從命。”

對方見狀,也笑著點頭。

此時,上午在機場接機的老陳抬手看了眼表,朗聲招呼:“時間差不多了,各位請入座開餐吧!”

廖主任環視眾人,笑容溫和:“方才方言診病大家都看在眼裡了,以後誰要有需要,隨時聯係我,我給大家當這個聯絡人!”

眾人應了聲,各自落座。

方言仍被廖主任拉到同一桌,說起來,他本不夠格坐這兒:

同桌全是老同誌,就連市裡現任領導都被安排到了彆桌。

方言剛想起身去其他席,廖主任已將他按在身旁。

他有些發懵,隻覺周圍目光紛紛投來,渾身不自在。

其他人見狀,眼神裡皆有幾分意味深長。

宴席開席,觥籌交錯間,眾人談笑聲此起彼伏。

廖主任依舊以茶代酒,可坐在身旁的方言卻成了焦點。

老同誌們、在任的市領導輪番舉杯,理由五花八門:

“有緣同席,喝一個!”“京城最年輕的名醫,哪能不認識?”“老廖看重的人,將來必成大器!”“以後去京城看病少不了麻煩,先交個朋友!”……

這是方言兩輩子頭一回經曆這種場麵,隻能硬著頭皮來者不拒,每次舉杯都刻意放低姿態。

好在他酒量驚人,喝了許久仍麵不改色,仿佛千杯不醉。

眾人見狀更來了興致,連周圍僑商也紛紛湊過來套近乎,莫名其妙間,方言竟成了宴會的焦點。

直到廖主任實在看不下去,出聲讓大家收斂些,眾人才沒有端酒過來。

此時方言總算能空出嘴來吃幾口菜。

今晚的宴席規格比中午更高,他估摸著是換了大廚:畢竟市裡領導、功勳卓著的老爺子們,還有從國外回來的僑商們都在場。

有廖主任坐鎮,再沒人敢頻繁勸酒,但前來“混眼熟”的仍絡繹不絕。

方言倒也應付自如,場麵話張口就來,從最初的拘謹到現在的遊刃有餘,不過一頓飯的功夫。

廖主任看著暗暗稱奇,甚至懷疑這小子剛才的緊張是裝出來的,若不是他在中醫上的本事實實在在,廖主任都想把他挖到自己手下搞僑務了,這活泛勁兒,分明就是塊搞外交的好料子。

等到宴會結束,方言基本上也都和眾人眼熟了。

市裡領導也知道了方言的情況,原來方言還有個二姐在上海複旦讀大一。

看來以後方言應該是少不了會往這裡跑了。

散場後,老爺子們精力比方言還旺盛,一個個要出去逛,說是夜裡的上海更是有味道,市領導頓時高興的邀請眾人都一起同去,方言也被迫跟著一起出去了。

下了樓,眾人上車出發。

因為人有點多,所以都是擠在一個車裡的。

方言和相對年輕的幾個僑商在一起。

然後車隊出發駛入了夜色中。

車隊駛出錦江賓館時,外灘的鐘樓剛敲過八點。

廖主任的紅旗轎車走在最前,方言擠在後排,鼻尖縈繞著僑商們身上若有若無的古龍水味和煙草味。

第一站是外灘。

車子在南京東路儘頭停下。

眾人下車,老爺子們一個個精神矍鑠,皮鞋踩在花崗岩路麵上發出清脆的響聲。

海關大樓的鐘樓在月光下泛著青灰色,鐘擺聲混著黃浦江的浪濤,方言再次出現了時光錯位的感覺。

抬頭往前黑暗中看去,那邊的浦東還是一片稻田呢!

再過二十年,那裡會豎起全中國最高的樓群。

這時候身後的年輕僑商掏出進口相機,“哢嚓”拍下方言望著對岸的照片。

“方大夫,合個影吧?”這時候有人拿著相機對著方言說道。

“行啊!”方言來者不拒。

隨後眾人逛了一會兒,又上車,重新換地方。

車隊接著來到南京東路。

此刻國營商店的櫥窗已經上了木板,但第一食品商店的側門還開著,售貨員正給最後幾位顧客稱桃酥。

隊伍裡一個老爺子停在亨得利鐘表店前,玻璃櫃裡的上海牌手表在燈光下泛著冷光。

他說道:“我1956年那會兒,買的第一塊表就是這型號,當時花了三個月工資,不過質量確實好!”

旁邊的僑商聞言,立刻說要給老爺子買一塊,卻被擺擺手拒絕。

“哎呀,就是感慨一下!”老爺子也是怕了,這幫僑商見風就是雨的。

這時候方言聽見街角的修鞋攤傳來吳儂軟語的交談。

兩個穿對襟衫的老阿姨正用上海話討價還價:

“儂格隻鞋掌補忒要五角啊?舊年才三角五!”

“阿嫂,現在豬皮漲價嘞!儂看我用額是牛皮墊……”尾音像糯米團子似的黏糯,讓從北方來的方言一時聽不太真切。

接著,眾人繼續往前,路過上海第一食品商店時,玻璃門內飄出一陣濃油赤醬的香氣。

方言扭頭望去,見售貨員正用長柄銅勺攪拌大鍋裡的醬菜,鍋裡咕嘟咕嘟冒著泡,深褐色的醬汁裹著黃瓜條,在白熾燈下泛著亮晶晶的光。

晚上八點過,BJ這會兒大部分門店早就關門了,上海這條街上,這會兒的各種商店都還在營業,兩個城市的習慣在方言麵前呈現出了截然不同的一麵。

當然了,也就是熱鬨的地段才這樣,另外一些地方也是關門的。

路過福州路時,天蟾舞台的梆子聲正激越。

一個穿軍裝的老爺子忽然駐足,耳朵湊近門縫:“《穆桂英掛帥》,這調兒對了!”

說著還跟著輕聲的哼唱了起來。

那樣子應該是個戲迷。

同行的市領導笑著說要安排專場演出,老爺子卻擺了擺手:“當年在弄堂裡聽收音機,比這更有滋味。可不敢麻煩人家了。”領導聽罷,也隻好作罷。

老爺子們望著街頭熙攘的人群,眼底滿是感慨,他們跋山涉水來看的,從來不是什麼排場,而是這改天換地後的大好河山,是人民臉上舒展的笑容,是弄堂裡飄出的飯菜香。

這些市井煙火裡藏著的,才是他們用一生心血澆築的成果啊。

最後一站是城隍廟。

九曲橋的石欄上凝著露水,賣酒釀圓子的阿姨揭開鍋蓋,熱氣裹著桂花香撲來。

一個僑商掏出港幣要買糖畫,卻被攤主擺擺手:“隻收糧票,同誌。”


最新小说: 她謀 指尖酥 惡毒師尊不裝了,眾徒深陷修羅場 向她臣服 打胎前,彈幕曝光他十年暗戀 種田然後立於無限之巔 大乾人皇:我殺敵就可以獲得能力 九鼎九龍蠱 小人參三歲半,警局破案當團寵 戲夢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