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辦法?”方言好奇的看向李春芳老爺子。
自己都說了要回南洋了,他還說有辦法教自己。
難道是把自己寫的東西拿出來,讓自己拿著書自學?
這倒是也可以。
“很簡單嘛,我也去南洋走一趟。”李春芳老爺子說道。
方言:“……”
此話一出現場陷入了短暫的沉默中。
大家都有些震驚的看著老爺子。
阿繼第一個說話:
“爺爺您還要跟著去南洋?不是吧!又不是出門買菜。”
方言也跟著說道:
“老爺子,您就算是跟著我一起去,我也沒時間學習的,再說了那邊的氣候可比香江這邊熱多了,您貿然過去身體可能會不習慣的。”
他可不是真的去南洋,而是明天直接回京城,哪能讓老頭跟著。
所以他必須把老爺子給勸阻。
方言身體微微前傾,語氣誠懇地說:
“老爺子,您的心意我完全明白,也特彆感激。但您想想,您在香江行醫多年,這裡有熟悉的環境、常用的藥材,還有信任您的病人,這些都是您行醫的根基呀。”
他指了指窗外的街道,繼續道:
“南洋那邊我,光語言溝通就是個大問題,更彆說生活習慣差異有多大。您平時連西餐都吃不慣,到了南洋頓頓麵對香料濃重的食物,身體肯定吃不消。而且您這幾天剛調理好身體,長途奔波本就傷元氣,要是再因為氣候不適生了病,豈不是本末倒置?”
見李春芳神色有所鬆動,方言放緩了語速:
“再說您教我醫術,關鍵是要理解其中的精髓,而不是非得在身邊盯著。現在交通和通信都方便,我回南洋後,把學習心得寫成信寄給您,您批改後再寄回來,這不就跟當麵教學一樣嗎?”
“要是遇到實在弄不懂的地方,我隨時買機票回來向您請教,這樣既不耽誤您休養,也不影響我學習,您說是不是更穩妥?”
他頓了頓,看向一旁猛點頭的阿繼,笑著補充:
“再說阿繼還需要您指點呢,您要是跑去南洋,他一個人在香江連針都拿不穩,萬一遇到緊急情況可怎麼辦?您留在這兒,既是坐鎮春芳堂,也是給這些後輩留著主心骨啊。”
阿繼連連點頭,然後又一瞪眼:
“不是……我怎麼就針都拿不穩?”
雖然阿繼有些不爽,但是方言的話明顯是打動了李老爺子。
言趁熱打鐵,指了指桌上吃剩的飯菜:
“您看您今天吃的這些都是正兒八經的中餐,南洋那邊頓頓都是當地口味,您這腸胃能適應?”
“一頓兩頓還行,長久了哪能遭得住?”
他又拿起老爺子的搪瓷茶杯晃了晃,“再說您離不開這紫砂壺泡的普洱,南洋茶樓全是紅茶,怕是您也喝不舒服。”
阿繼也湊上前拽了拽爺爺的袖子:“就是啊爺爺,上次您去濠江看堂叔,光是換了水土就拉了三天肚子,南洋比濠江遠十倍呢!”
他突然想起什麼似的一拍手,“對了!還有您是霍先生給了錢的中醫顧問,他雖然不是經常找您,但是您走了過後,萬一他找您找不到了,那這事兒怎麼辦?”
李春芳盯著窗外香江陰天,手指在桌沿敲了敲,突然歎了口氣:
“罷了罷了,看來是老頭子我逞強了。”
他轉頭來到電話機旁,拿起話筒對著方言說道:
“我讓人把家裡的寫的一些心得筆記拿過來,都是我在這裡教徒弟用的,相信以你的聰明肯定能看懂,就帶回去吧。”
方言站起身拱了拱手:
“那真是太感謝您老人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