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各方態度_歸義非唐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歸義非唐 > 第310章 各方態度

第310章 各方態度(1 / 2)

“王宗會南下?”

“是的,聽聞是王內相以犒軍之命派遣其南下的。”

七月中旬,在李漼想著調查神策軍的同時,西川嘉州城外的崔鉉也得知了王宗實派遣王宗會南下的事情。

此刻的二人站在嘉州城西南的軍營之中,此地不僅有崔鉉招募的三萬西川新軍,更有被楊複光帶著南下的萬匹挽馬。

楊複光是元宵時北上的,抵達臨州時,劉繼隆剛剛前往了蘭州,因此完美錯過。

他帶著北上的那些錢貨,基本都留在了隴右,交換回來的則是一萬匹被騸過的挽馬。

由於軍隊還在操訓,挽馬便被崔鉉交給流民在軍營四周開墾荒田。

崔鉉這一手段,倒是讓嘉州附近的流民都安定了下來。

不僅如此,附近幾個州的流民也是先後來到嘉州定居。

隻是在他心底,若非朝廷勒令諸道嚴查逃民,他是斷然不會管這幾萬流民死活的。

不能驅趕流民去隴右,便隻能想辦法安置他們了。

正因如此,他才會將馬軍的挽馬暫時交給流民開墾荒地。

隻是這項政策才持續不過兩個月,如今卻聽聞王宗會南下去尋找高駢去了。

王宗會此時可不比曾經了,如今的他雖然沒有太大的官位,但他身後站著北司群宦的頭頭王宗實。

因此對於他的南下,崔鉉還是需要關注關注的。

想到這裡,崔鉉目光看向楊複光,略帶審視:“楊監軍畢竟是北司的宦官,如今為本相通風報信,難道不怕被北司其他人檢舉嗎?”

“嗬嗬……”楊複光輕笑出聲,恭敬對崔鉉說道:

“家父曾經說過,天下之事,皆為利益。”

“下官如今與使相共事,若是不能將西川經營好,日後北司也難有我拔擢之通道。”

他說的冠冕堂皇,但崔鉉卻清楚北司的事情可不是簡單的利益問題。

楊複光身後站著楊玄階、楊玄冀二人,即便是王宗會,也不敢輕易對付楊複光。

背靠兩座大山的人,竟需要在劍南道論資排輩才能重返北司,擔任高位。

顯然,楊玄階等人並不滿意王宗實將楊複光下派的舉動,而楊複光為自己報信,恐怕也是二人想要拉攏外援。

崔鉉自然看不上這些宦官,但虛以委蛇又未嘗不可。

這麼想著,崔鉉輕聲笑道:“王宗會那邊,老夫會派讓人去打探消息的。”

“眼下當務之急,還是把新軍操訓得力,抓準時機將失地收複。”

“這是自然。”楊複光肯定道。

見他附和,崔鉉轉頭看向牙門之外,儘管牙門是三進出的存在,但由於開間廣大,所以能清楚看到牙門外的校場情況。

隻見三萬大軍正在校場上操訓,而崔鉉看到的不過是操訓隊伍的冰山一角罷了。

“我軍三萬,挽馬卻不過萬匹,若想要其展露神威,必然需要足夠的挽馬。”

“隻是如今府庫空虛,想要繼續采買挽馬,恐怕……”

崔鉉若有所指,楊複光在心底皺眉,但麵上卻主動道:

“下官倒是有一手段,但此事若是暴露,使相恐怕要步昔日白相公後塵……”

“白敏中?”崔鉉眉頭微皺,頓時就想到了楊複光所說手段是什麼。

他靠在椅子上,平複平複情緒後才說道:“你是讓我效仿昔年白敏中以流民換馬之舉?”

當年白敏中被彈劾後調往江陵,其中主要原因就是白敏中私底下用西川流民和劉繼隆交換馬匹。

這件事情爆發後,李忱便沒再重用白敏中,直到新帝李漼繼位,白敏中才得以調回長安。

想到這裡,崔鉉眉頭微微皺起,接著說道:“如今流民遍地,不同昔年。”

“即便老夫派人嚴防死守,那流民卻無孔不出,總能逃亡隴右。”

“這樣的局麵,即便老夫向劉繼隆開口,恐怕他也不會願意吧?”

崔鉉以自己的視角來判斷這件事,但楊複光聽後卻搖頭道:

“流民在西川是負擔,去了隴右就是賦稅。”

“下官此次北上,發現隴右雖然人口眾多,但依舊在將南邊的百姓遷徙往北邊,可見隴右依舊缺少人口。”

“隻要加派‘文扶龍翼’等四州的巡邊兵馬,將流民阻攔在西川境內,屆時再與劉繼隆洽談,想來劉繼隆定然會願意以馬匹交換流民。”

楊複光提出了這個建議,但崔鉉聽後卻有所顧忌:“若是如此,四州必然加派兵馬,這恐怕不利於防守南境。”

眼見崔鉉心動,楊複光繼續道:“眼下南蠻遭受重創,短時間內,定然無法對西川發起襲擾。”

“若是我們能抓住機會,說不定能將境內流民妥善處理好,還能換得足夠多的挽馬。”

楊複光說出了“我們”,而這讓崔鉉十分意動。

如今他六十有五,入朝為相是不太可能了,卒於西川任上就是他的最好結局。

因此將西川經營好,便是他如今的當務之急……

想到這裡,崔鉉沉默片刻後才開口道:“此事便交給你了。”

“是!”楊複光連忙應下,隨後緩緩退出了牙門之中。

在他離開的同時,長安南下的王宗會也漸漸走入東川境內。

上次牛頭峽之戰結束後,祐世隆率先撤回了朱提,而高駢也沒有追擊,而是就地在東安城休整。

待到楊酋慶將兵馬撤回聘州後,高駢旋即留下藺茹真將、張璘、王重任三人駐守前線,自己率先返回了僰道城。

王宗會南下抵達僰道城時,高駢也再度招募了七千流民子弟,將其編練為軍。

七千東川新卒在僰道城外校場上操練,喊殺聲不斷。

王宗會與高駢並排站在校台上,掃視這七千新卒操訓。

“這次大兄向至尊為你討了好,至尊敕封你為薊縣開國侯,檢校兵部尚書,食邑一千二百戶。”

“除此之外,朝廷調撥錢二十萬貫,絹十萬隨某南下,皆用於你東川犒軍所需。”

王宗會侃侃而談,但高駢十分清楚,這些東西的背後都有價碼,價碼就是他高駢必須忠心王宗實等人。

對此,高駢心裡不屑,麵上依舊表現得十分恭敬:“多謝少監,某必不會忘記內相之抬舉!”

“嗯……”王宗會輕描淡寫應下,沉吟片刻後詢問道:“你這東川,有多少可用之兵?”

“三千精騎,步軍一萬五!”

高駢不假思索的回答,王宗會聞言頷首,片刻後繼續問道:“近來廟堂上對隴右的爭議,想來你也清楚。”

“某在此私下問問你,你是如何看待朝廷與隴右之關係的?”

廟堂上對隴右之事的爭論,高駢向來關注,原因就在劉繼隆身上。

正因如此,在王宗會開口後不久,高駢便整理了思緒,張口解答起來:

“劉繼隆此人有人傑之表,年不到而立卻行事老成。”

“其人胸有兵略,開闔如神,嘗身先士卒、所向克捷,又有治才。”

“昔年隴右遭論恐熱霍亂而殘破,隨後便見此人入主蘭州,前後幾年橫掃群雄而占據隴右,如今又在鬆州、涼州各有布置,更是驅逐了河西群胡。”

“昔年某在隴右與之交兵時,便知曉此人雄才,野心不淺。”

“本以為此人蟄伏數年,便要一鳴驚人,振翅衝天。”

“倘若如此,即便其用兵如神,朝廷也能集結諸道兵馬將其圍剿驅逐。”

“然而自大中八年到如今,其人依舊蟄伏,可見其野心並非一般人所能相比。”

“某聽聞他不斷吸納逃民,想來便是為日後起事做準備。”

“昔年隴右口不過十餘萬,其人便敢養兵萬餘,縱橫邊陲。”

“如今隴右治下民眾多寡,朝廷鮮能知,然其兵眾必不少五萬。”

“若是朝廷真的要動兵圍剿隴右,其後果恐不下昔年安史之亂……”

麵對高駢的這番話,王宗會臉上不由動容,但他還是覺得高駢所說有些危言聳聽了。

“安史之亂,恐怕不至於吧?”

王宗會忍不住打斷,接著皺眉道:“那劉繼隆能有史思明之勇?”

“可朝廷也沒有李武穆、郭忠武……”

高駢幽幽一句話,立馬讓王宗會為之語塞,心裡也不免對劉繼隆愈發畏懼起來。

如今的大唐若是真能找出李光弼、郭子儀那般人物,也不至於被南蠻打到大渡河了。

若非出了個高駢和王式,恐怕安南和戎州都得丟失……


最新小说: 沈總清醒太晚,溫小姐已婚了! 致命偏寵,顧少步步誘哄 我算命你吃瓜,直播成神靠大家 回到太平天國當王爺 我一個庶子,權傾天下很合理吧? 重生77:從打獵開始養活女知青 高武:我都七十歲了,躺平係統什麼鬼? 我的女友是idol 你看見的是真相嗎 重生七零,牛馬老夫妻棄子寵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