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圓融知道魏武說的都是真的,甚至,他都有想過要不要派人這麼做。
但是在他看來,這同樣不是大明出兵發動國戰的理由。
看到後圓融神色不對勁,魏武也大概猜到他心裡在想什麼,於是再次開口。
“你在想,這些事不過就是些小問題,不至於讓大明如此震怒,甚至發起國戰對吧。”
聽到魏武這句話,後圓融正要點頭,結果卻被魏武下麵一句話給憋了回去。
“那麼洪武二年,倭寇襲擾我大明沿岸,陛下派使者前來督促爾等清剿寇賊管束臣民。”
“結果呢!使者七人五人喪命,於者二人被無故拘囚關押了三個月才被釋放回國。”
“次年三月,陛下再派使臣持詔諭前來,卻被守關者拒之關外,此事我可有說錯?”
後圓融知道魏武說的這些都是事實,但是站在他的立場,他認為自己有必要解釋一下。
隻是魏武沒有給他開口的機會,怒視著後圓融說道:
“斬我使者,囚我使者,驅趕我大明使者,視我大明陛下聖諭與天威如無物!”
“如果這都還算不上冒犯的話,那你來解釋解釋,什麼他媽的才叫他媽的冒犯!!”
麵對魏武的質問,後圓融沉默了許久,見魏武不再說話,他才開口解釋道:
“長樂侯,此事卻是我倭國不該,可斬殺使者之事卻是南朝懷良親王所為,他…”
“那你們北朝可曾遞上國書向陛下解釋?”
沒等後圓融說完,魏武就直接開口將他打斷,後者無奈隻能應聲回答。
“未曾!”
“那懷良親王可是你倭國王室血脈,正統掌權者之一?”
“是我王室血脈,但絕非正統掌權者!”
後圓融身為北朝上任天皇,在正統問題上是絕對不會有第二個答案的。
沒有所謂的之一,如果他承認南朝的正統,那就等於是在否定自己這一脈的正統。
所以魏武說完他就立刻反駁了一句,但他剛說完魏武就反問了一句。
“我先不說彆的,既然他是你倭國王室血脈,那他的所作所為你們撇的清關係嗎?”
“還有,據我所知,你們倭國代表正統的傳國三神器,好像就在南朝手中吧!”
這下後圓融是真的無言以對了,王室血脈毋庸置疑,神器也確實在南朝手中。
凝神靜氣的沉默了許久,後圓融突然抬起頭來看向魏武。
“倭國冒犯大明之事,如長樂侯所言事實確鑿,此事無可辯駁也不容狡辯,那麼……”
說到這裡,後圓融猛地躬身對著魏武跪拜下來,同時口中說道:
“我,倭國上任天皇後圓融,願以此過,代表倭國向大明皇帝陛下遞上降表請罪!”
“倭國願俯首稱臣,永世臣服奉大明為宗主上國,每逢歲旦,臣必將遣使奉上歲貢以賀之!”
將這些話說完之後,後圓融這才緩緩站起身來,再次看向魏武說道:
“長樂侯,先前你曾問我能給你帶來什麼,這就是我能給你帶來的東西,一封請降國書!”
“宋亡之後倭國就未曾奉中原為宗主國,若此事由長樂侯促成,也是大功一件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