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武本以為戶部那邊抽調官員隨行,最起碼也得兩三天時間才能安排好。
結果讓他意外的是,第二天中午就有人來通知他,說戶部官員已經準備好了。
並且這些官員沒有一個是江南人,隻等他這邊一聲令下,立刻就可以跟著他出發。
一開始魏武還挺奇怪,不過轉念一想,這次去江南可是整改土地提高稅收。
戶部啥都可以不急,唯獨賺錢這件事,誰敢攔曾泰的財路,他就敢跟誰玩命。
既然戶部那邊都準備好了,那魏武也不準備浪費時間,立刻就派人通知青霞和鄭師爺。
這次出行的人數不是很多,當然這裡的不多是指魏武這邊,加上他一共才五人。
沈林、張海、鄭師爺和青霞,而戶部那邊的人就多了,加起來大小共四十多個官員。
等到戶部官員全部到齊後,魏武大手一揮,一行人立刻就朝著蘇州方向出發。
但這次魏武沒有選擇直接走運河,而是想試一下新修的水泥路出行感覺怎麼樣。
所以從應天府出來後,二十多架馬車就按照青霞指的方向,來到水泥路這邊。
和當初魏武規劃的一樣,馬車剛剛靠近水泥路這邊,遠遠就看到路口被攔著。
看上去和現代的高速收費站差不多,在收費站外麵有五個進入水泥路的排隊口。
隻不過用來阻攔馬車的不是橫杆,而是一個個用滑輪固定在地麵上的拒馬。
每當有馬車通過的時候,都會有人從兩邊將拒馬拉開,方便馬車能夠進入通道。
憑良心說,魏武對這個安排還是很滿意的,已經有了那麼點後世高速的感覺。
就是路麵稍微窄了一些,隻有三米寬,不過畢竟是古代,不能要求那麼多。
生產力擺在那裡,而且三米也足夠了,要知道魏武那架太子規格的象輅也才兩米五寬。
普通民間馬車也才一米三左右,三米寬的道路足夠兩架馬車並排通行了。
一行二十多駕馬車通過收費站後,沿著水泥路一路朝著常州方向行駛。
路上,戶部的官員們紛紛掀開車簾觀望,時不時發出一陣驚呼和感歎的聲音。
要知道即便是在京城之中,也隻有少部分道路能夠和這水泥路一樣平整。
但現在他們身下這條路,卻能直接通往常州,這可是超過兩百多裡的路程啊!
其實不止是他們,就連魏武也在撩簾觀察,同時還不忘和身旁的青霞聊天。
“這條路修的確實不錯,如果後麵都是這個水準,那咱們這工程就相當成功了。”
“少爺您請放心,不管是到常州的路,還是另一條到鎮江的路,都是這個水準。”
“嗯!做的不錯,辛苦你了。”
魏武點點頭誇讚了一句,隨後便沒有再說話,默默的查看這一路上的情況。
在水泥路的驛站中度過了兩個夜晚,總共曆時一天半時間,終於抵達了常州。
這種速度已經趕上走水路了,應天府和常州之間走運河,順流一天逆流要兩天。
不過抵達了常州之後,魏武就沒有選陸路,畢竟這邊的水泥路也隻修到一半。
接下來魏武帶著一群人轉道水運,然後又過了一天,終於抵達蘇州城。
上岸後,魏武他們一行人進城就直接來到知府衙門,不過剛到門口就被攔了下來。
“止步!此乃知府衙門,爾等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