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自己不做相關品類的生意,隻是利用運輸權限跟人家談合作,都能賺不少。”
朱標明白魏武話中的意思,隻是他心中卻有些擔憂,於是直接開口詢問。
“小武,我承認這特權確實很有吸引力,但真這般操作,會不會出現你以前說過的那種壟斷情況?”
魏武早就猜到朱標肯定會問這個問題,所以他早就準備好了答案。
“當然會,畢竟這種方式是以限製競爭來換取有利於國家的公共效益,說白了就是壟斷。”
“所以必須要加以限製,就像招標修路一樣,設定一個固定期限,五年十年或是十五年。”
“在運輸定價上下限和運輸商品檢測上必須符合朝廷監管要求,避免這種壟斷被濫用。”
“這種壟斷權限隻是為了保證初期鐵路發展,等年限到了,能否續特權由朝廷說了算。”
雖然魏武的辦法不算完美,但朱標也明白,這辦法確實一定程度解決了問題。
具體該如何操作,回京之後經過朝議,製定相關律法加以限製就行了。
所以在魏武說完後,朱標立刻就點頭表示讚同。
“雖然要被監管,但那些商人隻要不傻,就一定會想辦法參與進來拿到特許權。”
“接下來說說其他問題,能夠快速調兵遣將和運送輜重確實很重要,但投入也很大。”
“和水泥路一樣,後期維護也需要大量支出,該如何盈利不對國庫造成太大負擔。”
關於這個問題,魏武早就準備好答案了,於是直接開口說道:
“咱們不是一口就吃出個大胖子,飯可以一口一口吃,鐵路也是一條一條的修。”
“一開始不用鋪設全國,隻需要在比較關鍵的地方修建幾條鐵路,滿足暫時需求。”
“這樣一來對國庫就不會造成太大負擔,畢竟修建鐵路最大的兩個成本已經解決了。”
魏武說的兩個最大的成本,分彆是人力和鋼鐵,人力這方麵有倭國的自願付出。
朝廷隻需要給口吃的就行,另外就是本國的百姓做工,需要拿一些錢出來,但也不多。
而鋼鐵這方麵,鐵礦石就讓高麗和安南提供,大明隻需要進行冶煉和運送工作。
這方麵的支出其實也不算很多,畢竟是分批次拿出來,大明如今的財力和體量供得起。
朱標也明白魏武說的兩個成本是什麼,所以並沒有開口,隻是默默的聽著。
而魏武則是繼續開口,拿後世的鐵路發展舉例給朱標聽。
“大哥,在我那個時代最苦的時候,國家一窮二白什麼都沒有卻依舊咬著牙修建鐵路。”
“在我來到大明之前,我們的鐵路裡程已經是世界第一了,這其中的原因非常簡單。”
“鐵路可以帶動發展,快速對資源和人員進行調整輸送,對國家發展有極大的好處!”
說到這裡,魏武深吸了一口氣,然後才繼續說道:
“鐵路的後期維護確實需要支出,但鐵路本身也能盈利,可以補貼後期維護的支出。”
“首先是客運,在鐵路的沿線城市建造火車停靠點,讓百姓能夠乘坐火車抵達這裡。”
“根據乘客目的地的遠近定價售賣車票,並且可以設立不同的車廂供給不同的乘客。”
“比如豪華的天字號車廂,給那些有錢的富商和世家,高票價提供更好的服務和環境。”
“當然,這個盈利點隻有在路引製度取消之後才能真正實現盈利。”
喜歡大明:我每天收到一個未來的快遞請大家收藏:()大明:我每天收到一個未來的快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