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祖父送彆元丹丘之後回到周家。】
【翌日清晨,你收拾行囊去向祖父辭行。】
【清河兩岸的桃花正灼灼盛開,你想溯清河源而上,看儘這人間秋色。】
【然而一路行來,雖見旱魃已除,卻見赤地千裡。兩年大旱留下的瘡痍尚未痊愈,荒野中妖魔橫行,占據山林水澤,為禍一方。】
【若不斬滅妖邪,災民就算是重建家鄉也很艱難生活。】
【你在《太平要術》之中後篇有學習諸多岐黃之術,如今正好派上用場。】
【那位太平道人,最後的人生都在行走天下,用醫術救人,用雷法除妖。】
【有濟世之術,有除妖之法,你準備效仿。】
【祖父聽罷卻勸說於你,今年便是方寸山開山之日,想為你謀取一個弟子名額。】
【祖父彰顯家大族長的威嚴,命令於你,“景兒,中土禹洲沒有宗門背景,難以混跡,可謂寸步難行。”】
【他的聲音不由拔高,“你必須要去方寸山。”】
【一旁的下人驚得廳內侍立的仆役紛紛跪伏,額頭緊貼冰涼的地磚。】
【你立在堂下,往昔的恭順之色儘褪,隻餘一派沉靜,“孫兒已有決斷,我有自己的選擇。”】
【周泰運出自身固神修為,威壓傾軋而來。】
【對於你來說,卻如同清風拂山崗。】
【你沒有再隱瞞修為,“道胎中期”的修為顯露,祖父還未站穩,便被一退再退,最後被一股靈力扶穩。】
【祖父張了張嘴,先是詫異,後歎氣口氣,眼中又恢複了光彩,欣慰看著你。】
【你卻已經跪下對著這位老人,“祖父,您說過男兒立於天地之間,當仰不愧於天,俯不愧地。”】
【你深深磕頭在地,再不起身。】
【“景兒雖小,卻也有自己的誌向,有自己想做之事。”】
【“還請祖父成全!”】
【老人繼而眼中有著沉思,後又緩緩道,“景兒你長大了,雛鳳清於老鳳聲,不愧是我周泰的種。”】
【他將你拉起,“去吧,但明年今日,需得歸來,我帶你上方寸山。”】
【你答應下來。】
【這次斬旱魃之事你也告訴祖父,還把《太平要術》抄錄下來。】
【然後,你辭彆祖父,一路順著清河而上。】
【周泰負手而立,目光穿透天邊雲層,久久凝視著你遠去的背影。】
【腳步聲自身後傳來,你的父親周彙恒自屏風後轉出,眉宇間隱現憂色。】
【“父親,你就放心景兒這般去嗎?”】
【周泰卻拍了拍自家老五的肩頭,“你真給我生了一個好孫子。”】
【周彙恒搖頭無奈道,“父親,我這個做老子的已經被他壓的抬不起頭了。”】
【周泰哈哈大笑,“我這個做祖父的何嘗不是如此,老子不如兒子,不丟人。”】
【他語氣多了一分感慨,“在今日之前,我認為周家之興便在這個孩子身上。”】
【“今日之後,我知道了,周家、清河還是太小,困不住,這條真龍。”】
【“我記得景兒,還有兩個月才滿六歲。”】
【周泰臉上多了哂笑,“六歲不到的道胎境界,就算是方寸山道子那位天府星,也是稍遜半頭。”】
【“什麼正道魁首,魔門聖子,都不如我孫兒!”】
【周彙恒也是笑道,“我兒有大道金丹之資。”】
【你一路向西而行,沿途所見儘是災民流離、餓殍遍野的景象。】
【深秋時節,瘟疫肆虐,無數饑民倒在路邊,哀鴻之聲不絕於耳。】
【你按下劍遁術,落在一群災民中間。百姓見你騰雲駕霧而來,紛紛露出驚懼之色——對這些高高在上的仙師,他們既敬畏又惶恐,不敢有絲毫冒犯。】
【忽然,有人認出你是周家那位時常施粥的公子,頓時激動起來。】
【眾人紛紛圍攏,下意識就要跪拜,卻又想起周家立下的規矩——“不得跪拜”,一時麵露遲疑,進退兩難。】
【你溫聲開口:“無需跪。”隨即從儲物袋中取出糧食,支起大鍋,生火煮粥。】
【待粥香四溢,你又取出《太平要術》,以符水為染疫者祛病消災。】
【如此往複——熬粥、治病,再熬粥,再治病。】
【途中若有妖魔作亂,你便手掐雷訣,《誅邪破魔天雷》轟然劈落,妖邪儘滅。】
【這一路而來,有妖魔處斬妖魔!】
【轉眼間,隆冬已至。】
【漫天飛雪簌簌而落,將蒼茫大地染作素白。】
【就在這個雪落的時節,你滿六歲了。】
【這一路行來,你雖將大多時間用於賑濟災民,修煉之事少有閒暇,可修為卻如溪流彙海,自然而然臻至道胎圓滿之境。】
【於你而言,修煉便如呼吸般自然,舉手投足間,無時無刻,道行都在悄然增長。】
【你混跡在災民隊伍中,與他們同吃同住。】
【漸漸地,你學會了伐木造屋、鑿石為基,能編竹籃,善漁獵這些凡俗技藝,反倒讓你對“道“有了更深的體悟。】
【期間你注意到,除你之外,另有一群身著宗門道袍的年輕修士也在斬妖除魔。】
【隻一眼,你便認出——那是方寸山弟子。】
【但你並未上前攀談,自顧自事。】
【春寒料峭,冰雪初融。】
【新的一年,有了翻新的田壟和重建的屋舍。】
【方寸山的修士,一批一批,匆匆離去。】
【你正赤足站在水田中,與熟識的災民們一同插秧。】
【泥水沒過小腿,青嫩的秧苗在你指尖排成整齊的綠線。】
【忽有破空聲自天際傳來。】
【四位修士踏著流光溢彩的法寶翩然而至,驚起田間數隻白鷺。】
【在前麵的是一位約莫十歲的生的可愛的女童,踩著碧玉長笛懸在半空。】
【她雙手叉腰,杏眼圓睜:“喂,你也是方寸山的嗎?”】
【你依舊彎著腰,將一株秧苗穩穩插入泥中。】
【泥點濺在粗布褲腿上,你卻渾不在意,攏好之後,你才直起身,搖了搖頭。】
【“不是方寸山之人。”】
【女童身後身著月白道袍的男子眉頭微蹙,玉簪上的流蘇隨風輕晃:“既非我派弟子,為何要來清河除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