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林浩然憑借其敏銳的商業嗅覺和果敢的決策力,在多個領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但在金融業這個資本密集、規則複雜的戰場上,他仍需時間和經驗來積累自己的底蘊與影響力。
而如今,彙灃銀行便是提前布下棋局,準備借香江銀行公會之力,進一步鞏固其金融霸權,同時對東亞銀行形成合圍之勢,從而讓東亞銀行在香江沒有立足之地!
“各位同仁,香江銀行公會今日成立,這無疑是香江銀行業邁向新高度的重要標誌,作為彙灃銀行的董事會主席,我感到非常欣慰,能看到咱們香江銀行業同仁如此團結一心。
想必大家也注意到了,東亞銀行並沒有出現在今天的盛會之中,原因無他,近年來,東亞銀行在經營策略上屢次偏離行業既定規範,甚至在部分業務操作環節,已顯露出違規的端倪,這不僅損害了客戶的切身利益,更對香江金融市場的整體穩定埋下了隱患。”
沈弼神色肅穆,言辭間似有確鑿依據,實則空口無憑,那些所謂“罪行”都是他信口編造,證據自然是無從談起。
他稍作停頓,目光環視全場,繼續說道:“我們都清楚,一個穩健、有序的金融市場,離不開每一位參與者的自律與恪守規則。
但東亞銀行如今的所作所為,無疑是在踐踏這一行業底線,作為香江銀行公會的會長,我深感肩上責任之重,不得不挺身而出,為行業的長遠健康發展振臂高呼。
在此,我明確表態,香江銀行公會絕不容許像東亞銀行這樣存在違規隱患的銀行,成為我們這個大家庭的一員,這也是大家為何在這裡看不到東亞銀行身影的原因。”
孤立東亞銀行,不過是需要一個莫須有的借口罷了。
至於證據?他們不是警察局,不是法院,可不管什麼證據。
沈弼的話音剛落,現場的記者們一片嘩然。
東亞銀行經營違規?損害客戶的利益?
誰不知道,東亞銀行的口碑在香江也算是非常不錯的了,否則,怎麼可能成為華資銀行的老大呢!
能在香江這個金融業發達的城市裡占據一定的市場份額,足以代表東亞銀行是值得香江市民們認可的。
可沈弼此刻說的這些話,就顯得有些意味深長且耐人尋味了。
林浩然與彙灃銀行的關係不是一直都很好嗎?
甚至,大家都知道,林浩然在去年初的時候,可是成為了彙灃銀行的股東兼董事會成員的,如今,林浩然的東亞銀行被沈弼針鋒相對,這是什麼情況?
一部分記者敏銳地捕捉到其中暗藏的“火藥味”,交頭接耳間,猜測這場成立儀式背後或許正醞釀著一場金融界的激烈博弈。
再結合前一天林浩然在麵對記者時所說的那些話。
此刻,大家哪裡還不知道,這分明是彙灃銀行與林浩然之間矛盾激化的信號,東亞銀行不過是因為林浩然被迫拉下水而已,顯然一場金融領域的龍爭虎鬥已然拉開帷幕。
難怪,東亞銀行這幾天的股價會前期一直漲,後麵卻大跌,原來個中有如此多的暗流湧動與利益糾葛。
有記者想要提問題,不過沈弼並沒有給他們機會,而是做了一個讓大家安靜的動作,然後繼續說了起來。
“在此,我以香江銀行公會會長的身份,正式宣布一件事情:即日起,所有香江客戶必須在香江銀行公會成員銀行與東亞銀行之間做出二選一。
也就是說,如果客戶希望繼續與我們香江銀行公會的這些銀行保持業務往來,那就必須停止與東亞銀行的任何交易,否則,一旦被查到,終生被香江銀行公會拉黑,所有成員銀行都將拒絕為其提供任何金融服務!”
沈弼的聲音在會場中回蕩,帶著不容置疑的強硬。
此言一出,現場瞬間炸開了鍋。
這招太狠了。
記者們紛紛舉手,像一群嗅到血腥味的鯊魚,迫不及待地想要發問。
一些不知道內情的財務公司老板或者代表也麵露驚愕之色,交頭接耳地議論起來,他們沒想到沈弼會如此決絕地祭出這樣一招“殺手鐧”。
財務公司都是那些拿不到銀行牌照的公司,因此他們也沒有資格成為香江銀行公會成員,被邀請過來,不過是作為嘉賓參與罷了。
“沈弼先生,您這樣的決定是否過於霸道?這種二選一的做法是否會破壞香江金融市場的自由競爭環境?”一位年輕氣盛的記者率先站起來,大聲質問道。
這位記者是《東方日報》的記者,老板如此被針對,他自然要給老板出頭。
沈弼目光冷峻地掃向那名記者,不緊不慢地說道:“這是為了維護香江金融市場的穩定和公平,東亞銀行的不規範行為已經對市場造成了潛在的威脅。
我們這樣做是為了保護廣大客戶的利益,也是為了確保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在市場秩序受到挑戰的時候,必要的手段是必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