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純的圍城自是不可能破開烏骨。
顧靖的整體思路,就是持續為城中的守軍製造恐慌,利用他們畏懼唐軍畏懼顧氏的這一點,逼得他們內部生亂。
高句麗絕對會來馳援烏骨。
甚至以烏骨城的重要性,高句麗甚至都會放棄直接奪回卑沙城。
顧靖這就是在賭。
賭唐軍的實力足矣碾壓高句麗軍。
賭唐軍能熬到烏骨城內守軍軍心完全崩潰!
此舉確實十分的冒險。
但在顧靖看來,自古以來不懂得冒險的將領向來難以成名。
打仗這種事博的就是一個膽量,隻要有著足夠的利益,那便值得去賭。
整個遼東半島此時已經完全分成了南北兩線。
雖然淵蓋蘇文真的想直接吃掉相對較弱的南方唐軍,但此時此刻他也根本調不了太多的兵馬!
局勢太嚴峻了!
唐軍已經在整個遼東防線將他們死死咬住了。
他但凡要稍微有些動作,極有可能會牽一發而動全身,導致整個遼東防線潰敗。
淵蓋蘇文不敢去賭。
他隻想著能夠儘可能的穩住局勢,等到唐軍自行退去,不可能在此時分出太多的人馬。
而顧靖也判斷的沒錯,隨著烏骨城被圍之事不斷的傳開。
淵蓋蘇文立刻便做出了反應,連忙更改詔令讓那些本要前去奪回卑沙城的援軍趕赴烏骨!
——遼東震動!
來自周邊的兵馬,包括百濟的援兵迅速直奔烏骨城而來。
但問題仍舊是那個問題,烏骨城的地勢就注定了此地不僅僅會影響到唐軍,包括援軍也隻有通過一個方向明著來。
深達數十米的懸崖可以阻擋住一切。
這些援軍隻能通過南方的穀口來正麵進攻唐軍大營。
這注定無比艱難。
唐軍的裝備本就不是這些蠻夷之兵可以媲美,如今唐軍更是占據了有利地勢,從高打低。
又怎麼可能被這些人破開大營?
大戰不斷。
烏骨城的唯一出路已經完全被堵死,眾將士皆是十分擔憂烏骨城內的守軍趁著這種時候來配合高句麗援兵前後夾擊唐軍大營。
但顧靖卻仍是十分的冷靜,隻是派出了些許兵馬來預防這一點。
高烏之不敢出城。
他害怕這是唐軍的計謀,來偽裝援軍誘使他出城。
顧靖對於人心上的判斷絕對是曆代顧氏子弟之中最為耀眼的存才,就連顧易都不得不承認這一點。
雖然曆代掌權的顧氏子弟到了一定程度之後對於人心上的造詣同樣不差。
但他們那多是因為經驗,以及長時間的閱曆。
而顧靖則不同。
他就是天生的政治苗子,為人心性像極了顧泉,極為的成熟有膽,但又顯得狠辣。
和這種人做敵人,隻要被他稍微抓住機會,便會被死死的捏在手裡。
“來敵皆斬,無論是否投降!”
於大軍大營之中,顧靖嚴肅的下著命令。
聽到這話,眾將士皆是眼神一亮,不管投不投降皆斬,這對於他們可全都是戰功啊!
大唐對四方的戰鬥其實一直都在收著。
這或許是礙於所謂“天國”的麵子,對於投降之人皆是饒其性命的。
但如今可完全不同,顧靖要下死手了!
顧靖必須要利用好烏骨城內守軍忌憚的這個時間段,儘可能的繼續擴大他們的畏懼。
他根本就不可能會留手!
整個穀口完全成為了一個絞肉機,高句麗的裝備本來就和唐軍有著差距,在這種地勢之下就根本不可能短時間內占到便宜。
可他們也沒有選擇,唯有死戰。
等到烏骨城內的守軍出城,前後夾擊進攻唐營!
——大戰四起!
戰鼓如雷,震碎了穀口的晨霧。
高句麗士兵踩著同伴的屍體,高舉皮盾結成龜甲陣,箭矢釘在牛皮上發出悶響,卻無法穿透這道移動的城牆。
顧靖立在瞭望台上,看著敵軍逼近,冷笑一聲,將手中令旗狠狠揮下。
“投石車,放!”
三百步外,十二架投石車同時發出令人牙酸的吱呀聲。
磨盤大的石彈劃破長空,在高句麗陣中炸出猩紅的血霧。
前排盾兵被直接砸成肉泥,飛濺的碎骨如同暴雨般射向後方。
但高句麗人早有準備,受傷的士兵被同伴拽到陣後,缺口瞬間被新兵補上,踏著滿地內臟繼續衝鋒。
“殺!!!”
“殺!!!”
“殺!!!”
沒有任何的退路,哪怕就算是要用人命去拚,高句麗軍都必須要始終向前。
不可能任由烏骨城這樣一直被圍下去。
局勢與昔年楊廣遠征高句麗完全不同,本來高句麗軍便畏懼唐軍如虎,再加上北方的唐軍已經迫使高句麗收緊遼東防線。
在這種情況之下被圍住,收不到任何的消息,都不用想便能想到城中守軍到底是會有多麼的恐慌。
烏骨城確實可以守!
但人心是不可能一直堅守下去的!
哪怕不能趕走唐軍,他們也必須要讓城內的守軍知道高句麗如今還並沒有戰敗,並未放棄他們。
與此同時,烏骨城內。
聽著城外那陣陣的喊聲以及慘叫聲,高烏之此時的表情也是萬般的嚴肅。
“幢主,這可是援軍?”
他身旁的一眾將領此時亦是表情複雜,不由得開口問道。
高烏之並未回答。
他怎麼回答?
其實他也弄不清此時城外的情況。
雖然高烏之很想認定這就是援軍,可他也不敢輕易動。
但凡要上了唐軍的當,他可就真的沒有回頭路了,城破之時定然會是他身死之日。
就算李世民能夠輕易饒過他,但以淵蓋蘇文的脾氣他也是必死無疑。
他必須要沉著。
眼看著高烏之並不說話,眾將士隻感心中的不安愈發濃鬱。
“幢主,若果真是援軍至,此乃天賜良機!縱不能儘殲唐寇,亦當踏破其營壘,挫其銳氣!”
“幢主明鑒,請速發兵!”
“發兵?倘若是唐軍的詭計,該當如何?統兵者乃顧氏之人,爾等莫非忘了顧氏昔年之狡詐乎?”
“.”
帳中諸將議論紛紛,或亢奮,或猶疑。
一股焦灼不安之氣彌漫開來,愈演愈烈。
高烏之德麵色凝重如鐵,眼見眾將情態激越,猛地拍案而起,斷喝道:“點兵!”
——帳內霎時鴉雀無聲。
眾人目光齊集於高烏之德麵上,有麵露喜色者,亦有頻頻搖頭者。
“然不可儘起大軍!”高烏之德目光如電,掃視眾人,旋即轉向一名心腹裨將,厲聲道:
“傳我將令:著你引兩千精騎,疾趨接應!若觀其情有詐,或見烽燧異動,速引兵還,不得有誤!”
“若真是援軍,切記要打探清楚外界的戰事!”
高烏之隻能這樣選擇。
既不能讓整個烏骨城完全失去抵抗能力,也不能白白錯失掉這次的機會。
聽到這話,眾將士紛紛點頭表示認可。
而那將軍也是勞技課領命,旋即便直接帶領著人馬殺了出去。
嗚.
隨著烏骨城內的號角之音猛然響起,另一片戰場再次被開辟了出來。
唐軍遭受到了前後夾擊。
但仍是絲毫不亂,就是在硬生生的隔絕兩方人馬之間交流的任何可能。
顧靖親自帶領著麾下人馬衝殺,迎戰烏骨城內的守軍。
沒有任何的仁慈。
這一場大戰雖然人數遠遠不及北方的前線,但血腥的程度卻已經完全超越了那數十萬人的戰場。
雙方都唯有死戰。
唐軍如此,高句麗百濟連聯軍同樣如此。
哪怕是麵對著前後夾擊,但在地勢以及裝備的幫助之下,雖然唐軍的壓力極大,但卻亦是沒有徹底崩壞。
也好在此次出海之人都是唐軍之中的精銳,他們不會因為受到前後夾擊而炸營。
而烏骨城內的守軍同樣也是亦如此。
哪怕已經確定了外麵的是援軍,他們同樣也是不敢傾巢而出。
說白了,高烏之怕死。
隻要能守住城池,哪怕最後高句麗真的戰敗了,那也沒有他什麼事。
可但凡若真的失去了烏骨城這個重鎮。
他就隻有死路一條。
這就是顧靖最大的底氣,他相信自己的判斷。
唐軍隻需要麵對一方的壓力便足夠了,而且這種壓力也隻會越來越小。
烏骨城內的守軍會絕望。
援軍同樣也會絕望!
一日;
兩日;
三日;
這一場場的大戰持續了十日,雙方留在此地的人馬無數。
唐軍傷亡近三千人,而烏骨城內的守軍也足足傷亡兩千餘人,援軍更是損傷過萬。
整個穀口已經完全被屍體所堆積。
無形的絕望感徹底籠罩在了整個援軍與烏骨城之內。
——絕望!
就是絕望!
他們不知道怎麼才能破開如今的局麵。
但無論是對於高句麗的各個幢主也好,亦或是高烏之也罷,他們都不會再去想著強攻了。
可淵蓋蘇文的命令擺在那裡。
接下來的十日,他們開始嘗試起了各個辦法。
進攻卑沙城,讓張亮送來求援信,想著能夠分散唐軍的兵力。
但顧靖卻直接無視了張亮的求援,並且將眾將士也完全安定了下來。
反包圍唐軍——
想要斷絕唐軍的糧道,效仿顧靖針對烏骨城那般,從外給唐軍內部施壓。
可唐軍不是高麗軍。
在奪下卑沙城之時,唐軍便已經奪下了無數糧草,短時間之內根本就不缺糧草,而兩側的深山更是能給唐軍帶來無數獵物。
但他們也隻能如此,強攻不下來也隻能就這樣拖下去!
不過對於高句麗而言這樣也就足夠了。
隻要他們能夠緊緊咬住唐軍,不讓顧靖影響到北方的戰場即可!
時間緩緩流逝。
李世民如今也是已經進攻到了安市城下,與整個高句麗軍僵持了下來。
在如今的遼東三國之中。
高句麗的實力確無愧於最強,哪怕是麵對著大唐天兵,淵蓋蘇文亦是完美的利用了早已修建好的防線而抵禦了下來。
哪怕他們一直都處於劣勢也根本無懼。
遼東的冬季,絕對不是唐軍能夠應付的過去的。
隻要這麼拖下去。
唐軍就注定需要撤軍。
在原本的曆史之中,李世民也正是因為如此,未能立下全功,將此事留給了後人,但如今自是有著變動。
無論是李世民也好亦或是淵蓋蘇文也罷。
都十分的明白,這一仗的陣陣核心已經轉移到了烏骨城。
隻要唐軍能破烏骨。
便可以直接配合著李世民瓦解高句麗的遼東防線!
這一仗雖然看似先加入了僵持,但實則變動仍舊極大。
淵蓋蘇文不斷的調集人馬,想要趁著這個機會直接困死顧靖,但顧靖又豈會沒料到這一點?
隨著時間緩緩流去,氣溫不斷的增高。
他直接便將目光放在了烏骨城內守軍唯一的水源之上!
——投毒!
這在古代戰場想來皆是一個十分有用的手段。
雖然自顧氏不斷發展醫術,將喝沸水之舉在整個九州普及開來之後,這種現象逐漸消失。
但不代表著完全無用,更彆說高句麗的醫療技術遠遠不如九州!
烏骨城內隻有一處穩定的水源,是從高山之上流下來的溪水,這對於唐軍而言,就是天賜的機會。
隻不過——
這種手段有些歹毒。
以當前的局勢來看,隻要出現了瘟疫,那烏骨城內定會死傷無數。
但無論是顧靖也好亦或是唐軍的其他將士們也罷,根本都不在乎這一點。
在其他人眼中看來。
淵蓋蘇文的各種舉動已經是觸犯了天威,而他麾下的將士自然也是該死。
而對於顧靖而言,那就更簡單了。
——蠻夷畏威而不懷德。
無論是顧熙也好亦或是顧琛顧燁等人也罷,他們已經攻下了蠻夷太多次,給了他們足夠的恩惠。
但如今高句麗竟然還會出現這事,便足矣說明了這一切。
他此行就是要立威!
顧靖早已想到了這一切,為何要在一開始便立下顧氏與大唐的旌旗,並喊話不降者皆斬?
他不僅僅是要震懾敵軍,而是從一開始便打算這麼做!
如今的烏骨城戰事涉及到全局。
他更是不會有絲毫的留手!
——局勢頓變。
顧靖雖然讓將士們尋找到了新的水源,但為了防止意外他同樣是要求全軍必須要飲用沸水。
雖然這同樣也免不了疾病的蔓延,但卻亦是有著作用。
不過烏骨城內則不然。
隨著第一個患病之人出現在城內,瘟疫不足半個月邊境蔓延在了這座已經全封閉的城內。
高句麗的醫療水平太差了。
雖然他們也懂隔離之說,可奈何烏骨城已經成為了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