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羅,已至!
沒有留下任何的活口。
哪怕是已經扔下兵器投降的守軍,亦是瞬間便會被人取下性命。
此舉不僅僅是為了立威,同樣也是在刺激唐軍的士氣。
鮮血是將士的洗禮。
更彆說還有著後續的功勞。
這一切都足以不斷讓唐軍興奮,就這樣追隨在顧靖的麾下在整個遼東肆虐。
短短兩日,建安城定!
城內足足堆積著近二十萬擔的糧草。
顧靖讓人補給完成。
隨後一把大火徹底將一切焚燒殆儘,從各個角度削弱高句麗的實力。
——大軍再次開拔。
他甚至都沒讓人去占據城池,立刻便殺向了下一地,開始肆虐起了四方。
高句麗的遼東防線不僅僅是那一座座城池。
其中還有著依靠各種地勢所紮下的營寨,顧靖如今的目標便是這些,想要徹底解決掉唐軍的一切危機。
單純的摧毀與肆虐。
與那些城池不同,這些營寨能輕易被大火焚儘一切。
而顧靖從始至終也都始終秉持著一個態度。
那就是一個不留。
到了最後,甚至都有將領開始覺著有些於心不忍了,想要我勸一勸顧靖。
但顧靖的回答卻始終都是那麼簡單。
“蠻夷畏威而不懷德,此行就是要殺到他們膽寒,同時也要削弱他們的實力!”
“如若不然——”
“二十年內,遼東定會複反!”
大唐現在不可能再有多餘的精力來教化遼東了。
這是他唯一的選擇。
至於什麼所謂的罵名,顧靖並不在乎。
顧氏子弟可從來都不是什麼道德君子,無論是顧熙也好亦或是顧燁也罷,都殺了太多的人。
甚至顧琛還當街殺過偽帝。
顧氏子弟從來都是朝著自己所相信的路而不斷邁進。
以前的顧氏忠於一國。
而如今乃是整個九州。
既然高句麗對九州有著一點威脅,那顧靖便會抓住一切的機會,來滅掉這個威脅。
眾將士已經完全就對顧靖服了。
在聽到這話之後,也是徹底放開了手腳。
——整個遼東完全混亂。
平壤城內。
烏骨城破的消息是和建安城被破一同送過來的。
這並不是說那些人太蠢,不知道送消息。
而是他們也無奈。
遼東的醫療水平確實落後九州太多太多了,顧靖在烏骨城內所留下的那些屍體,可不僅僅是為了震懾,同樣也是為了留下麻煩給他們。
而且最關鍵的是——還有人心。
當見到那種慘狀之後,這些人便已經不想再接著打下去了。
行事自是敷衍。
再加上一路都在恐懼著顧靖,以及沿途的慘狀,這一切都實在是讓人膽寒。
消息自然而然的就慢上了些許。
當聽到這些消息之時,整個平壤城內徹底的亂了。
——淵蓋蘇文震怒。
當即讓人將那送信的使者給砍了,隨後立刻下令派出斥候,調集人馬來圍追堵截顧靖。
他沒法冷靜了。
要是讓顧靖這麼肆虐下去,且不說安市城如何,遼東防線便注定會完全崩潰。
而隻要唐軍殺進來。
沒了地勢的幫助,他們能不能守到冬天可就說不準了!
淵蓋蘇文甚至都動用了平壤城內守軍。
可這又能如何呢?
已經晚了!
在這種涉及到南北兩方並且貫穿至全局的戰場之上,在裝備完全落後的情況之下,能夠勉強利用地勢維持住平衡邊境已然不易。
更彆說如今已經出現了崩潰之象。
高句麗的防線是利用地勢一環套一環,稍微出現了意外或許還可以穩住,也能一點點的收縮防線。
但,現在是大規模的崩潰!
而且還是從內到外!
這種規模的崩潰,已經是不可能再阻止的了。
最關鍵的是——
顧靖從始至終都未曾再去隱瞞消息,且每到一地他都會留下大唐與顧氏的旌旗。
就那樣屹立在無數的屍體與破敗的殘城之中。
“此旗所立之處,焦土殘垣屍骸為證,見大唐龍旗、顧氏玄幡不降者——立屠滿城!”
這個傳聞漸漸從四地不斷升起,且越傳越甚。
而就在這種局勢之下,淵蓋蘇文隻能不斷的籌集人馬,想要困殺顧靖。
但還是那句話。
戰場向來就是牽一發而動全身。
當整個遼東都因為顧靖而徹底亂了起來,並且淵蓋蘇文還在不斷的調集人馬之時。
安市城就注定會亂!
就在七月末,唐軍正式踏破安市城,並且與顧靖展開了配合。
整個遼東防線開始從外從內不斷崩潰。
平壤危矣!
淵蓋蘇文甚至都不敢再繼續的調兵遣將了,隻能將所有人馬不斷向著整個平壤城調集。
死亡與亡族滅種的威脅彌漫在整個平壤城之上。
根本沒有人會想到,整個戰局會在短短時間之內變成這樣。
沒了地勢的幫助。
高句麗與百濟的兵馬在唐軍麵前脆如薄紙,再加上那一係列的傳聞越傳越廣,根本就沒有人膽敢與唐軍交戰。
再加上淵蓋蘇文不斷將的收縮。
整個遼東幾乎頃刻之間,便徹底投降了大唐。
百濟王扶餘義慈終是頂不住壓力,率先投降。
他撤回了所有兵馬。
並且親自帶人去拜見了李世民,並效仿九州典故“負荊請罪”之禮,讓人將自己捆綁至此。
“尊敬的大唐皇帝陛下,無可匹敵的天可汗。”
“我願意投降。”
“還望您寬恕我的罪孽,我願意付出一切,獲得您的諒解。”
唐軍大營之中。
扶餘義慈滿臉淚水,就那樣跪在李世民的麵前,不斷的朝他磕頭。
他真的怕了。
百濟的實力本來就不如高句麗,對抗大唐的壓力本就很大,在那一係列的傳聞以及敗績之下,他隻能選擇投降。
再不投降的話,他麾下的那些貴族都會直接殺了他。
李世民的目光十分的冰冷,俯視著扶餘義慈,絲毫都不掩蓋自己的殺意。
但他終究是李世民,並不會因為些許的怒火而失去了理智。
他當然能夠看出顧靖為何要這樣做,也明白當前的大唐並沒有多餘的力量去教化遼東。
而徹底滅了百濟與高句麗,讓新羅一家獨大同樣也不符合大唐的利益。
他當然不會放過百濟王。
無論是對於九州百姓有個交代也好,亦或是立威遼東也罷,扶餘義慈都必須要死。
其實對於他而言,現在饒過扶餘義慈自然是最好的,此舉絕對會讓淵蓋蘇文動心,或許會來請降,可以減少很大的傷亡。
但李世民卻不會這樣做。
他會放過百濟的貴族,進一步的去逼迫高句麗。
李世民甚至都懶得廢話,看著扶餘義慈直接擺了擺手:“斬!”
“傳首級於三軍,宣扶餘義慈之罪!”
一瞬間,扶餘義慈直接便癱軟在了地上,甚至就連求饒的力氣都沒了。
直至被唐軍帶走之時,他才再次哭嚎了起來。
但這一切終是無用。
扶餘義慈的死甚至都沒有讓唐軍生出什麼其他的反應。
到了如今的這個地步,上到李世民也好,亦或是大唐將士們也罷,他們的目標便隻有一個。
——那就是平壤城。
而與此同時,顧靖亦是在朝著平壤城進兵。.
——————
“貞觀二十年,遼東不靖。
大將軍顧泉長子、左武衛中郎將、攝行軍副總管顧靖破烏骨,襲建安,所向披靡。
橫行遼左,連拔城寨凡十數,鋒鏑所及,流血丹野。
斬獲數萬級,屍骸塞川。
高句麗舉國震怖,閭閻聞“顧氏”名,皆股栗色變。”
——《唐書.顧靖列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