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顧氏學院,震懾四方(求月票)_操控祖宗,從東漢開始創不朽世家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操控祖宗,從東漢開始創不朽世家 > 第56章 顧氏學院,震懾四方(求月票)

第56章 顧氏學院,震懾四方(求月票)(1 / 2)

任何帝王都會對一個時代有著無與倫比的影響,何況是李世民這般的皇帝。

消息傳開,九州陣痛。

無形的悲痛感瞬間便籠罩在了整片九州土地之上。

———遍地哭嚎之音於九州各地響起。

甚至就連顧易都有些心情酸楚。

與原本曆史不同,李世民對於整個九州的影響已經遠遠不是原本曆史可比。

民族融合製度已經徹底鋪開;

包括航海等各種舉措。

這些還隻是從宏觀的角度來看的,從內部國力發展而言李世民的功勞更是極其不凡。

在顧氏的影響之下,他終是維持住了自己的初心,並未發生原本曆史之中晚年略顯昏聵之事。

雖人無完人,但從整個天下的角度來看,他終是一個偉大的帝王,無可置疑!

顧易同樣也在看著這一幕。

對於李世民的離世,心中同樣升起了一股難明的感覺,但卻也並未有過多的留戀。

世上又哪會有長存之人?

無論他是誰,無論他生前立下了多大的功勳,曆史的車輪也終是會碾碎一切,又何必有什麼留戀?

見整個大唐的局勢並未生亂,顧易隨後便將目光放在了李承乾與顧磊身上。

其實他這段時間以來已經關注他們有一些時日了。

航海之事的重要性自是無需多言。

對於顧氏而言。

無論是為了長久發展也好,亦或是家族安全也罷,開拓航海都算是重中之重。

如今李承乾等人已經紮根在了琉球。

也就是後世的台灣省。

與大多數人的共識不同,在原本曆史之中,其實琉球融入九州的過程極為的複雜。

首先自是廣為人知的三國時期。

吳王孫權派人率軍抵達“夷洲”,這也是九州朝廷首次對其的經略記載。

但正式納入統治,還是到了元朝時期,才正式將其納入到了九州統治之內,對其實行管理。

再到後續明清的完全接管。

就以如今的時間來看,琉球之內的百姓仍是處於鐵器時代初期,以漁獵、采集和原始農耕為主。

其中製度亦是極為的落後,雖有部分靠近九州的部落已開始進行起了有限的海上貿易,但這仍是極為的巧合。

他們沒有出海的能力。

而九州的商人前來此地也多是因為意外。

這些人自是不可能擋得住李承乾所率的唐軍精銳。

短短數月時間,李承乾便依靠著那數千大唐精銳掃平了所有部落。

值得一提的是李承乾雖然是個瘸子。

但他對於兵法上卻也有著造詣。

再加上完全的碾壓,這些人自是不可能擋的住他。

而他同樣也完全沒有留手。

教化之舉必先行武力。

先把他們都打服了,才能具體的實行教化。

如今的他早已在琉球之內實行起了具體的教化製度,顧磊等一眾顧氏子弟更是在琉球建立了顧氏學院,來教化百姓。

——這注定無比艱難。

相比於九州內的四方蠻夷,琉球之內的百姓更為地落後。

這種教化注定需要一個極為漫長的過程。

當然,他們同樣也沒有忘記遠行。

無論是李承乾也好,亦或是顧磊等一眾顧氏子弟也罷,他們隻是將琉球當做基礎,畢竟他們不可能一直漫無目的的飄在海上。

這也隻是起步罷了。

顧易對此事卻是極為的上心,不僅僅是屬於華夏子民刻在骨子裡看的家國情懷,同樣也是關注於顧氏的發展。

這絕對算是一個很好的起步了。

顧氏學院如今雖然看起來影響不大,但隻要他們繼續沿著這條路走下去。

那將來的影響便不言而喻。

當然,顧易也明白此事注定需要一些時間。

但顧氏最不缺的,就是時間!

他完全可以繼續等下去。

顧易並未選擇去操控顧氏子弟,雖然他也明白,如今對於顧氏的發展絕對算是關鍵時刻。

但他卻也仍是沒有操控的想法。

顧靖的才能絕對足夠,縱使不足以比過那幾個最強的先人,但維持住大唐當前的基本卻是無需擔憂。

他如今確實不缺成就點,但隨著如今顧氏重回九州之巔,那曆史就一定會再次發生變化。

而按照顧易的判斷。

當顧氏再次改變了原本的曆史之後,家族子弟的才能便會持續衰弱。

那時,才是他需要站出來的時機。

至於操控顧磊更是如此。

如今的海外基業才剛剛開拓,就算他這個時候操控又能如何?

真正需要顧易親自操控的還在未來。.

長安。

此時已是永徽元年。

萬般的悲痛終是在時間的衝刷之下逐漸平息,整個大唐也終是重回正軌,並沒出現什麼大規模的動亂。

相反,與原本的曆史完全不同。

雖是新君初登,但朝堂內部確實出奇的問題。

這自是與李世民臨終之前的種種手段有關,包括顧靖這個定海神針還擺在這裡。

三位托孤大臣——

雖然李世民從未分過主次,但朝堂上下亦是漸漸以顧靖為主,群臣皆是無比畏懼顧靖。

這與顧氏無關,單純是顧靖這一係列政治官員後帶來的結果。

甚至就連長孫無忌和褚遂良都有些忌憚顧靖。

可見顧靖如今的影響力。

但顧靖卻並未去乾涉朝堂如何,他似乎極為清楚自己的優缺點,雖然也懂一些朝政,但相比於這些深耕朝堂的老臣而言,確實還差了一些,所以很少去乾涉。

他真正把持的就是禦史台,來監管大唐的吏治。

顧靖顯然十分清楚吏治對於王朝的關鍵性。

這樣做自是有著好處。

顧氏掌控禦史台多年,自李世民繼位之初便有子弟在巡查四方,本就是一直懸在四方官員頭上的一把刀。

再加上李世民臨終之前最後搞出的那些事。

隻要有顧靖在。

大唐的道路就不可能出現偏差。

這也是顧靖為何要這樣做的根本原因。

他隻需要把控好大唐前進的方向不出現偏差便足夠了。

當然,除此之外還有暗中的好處。

那就是穩定君權。

在原本的曆史軌跡中,李治繼位之初,可謂完完全全被架空。


最新小说: 惡雌洗白?七個獸夫黑化後爭瘋啦 修羅武神 睡眠少年 龍族:我打諾諾,真的假的? 港婚春早 星河幻想之萬界使徒 段老板的寶貝 老宅通異界,我的農家樂火了! 一念韶華 網遊之暗夜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