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藩台大人開玩笑,道台大人當回事了。
算一算,老太爺這輩子下過江南六次,前麵三次就算了,年齡對不上。
後麵三次一次是乾隆三十年,一次是乾隆四十五年,最後一次則是七年前的乾隆四十九年。
如果老太爺在乾隆三十年於江南留下私生子,那今年是乾隆五十六年,則這個私生子虛歲二十七或二十六。
趙安今年二十二,年齡也對不上。
不過,年齡這東西對趙安而言不是什麼硬性要求,檔案袋抽出來改一改不就行了麼。
沒什麼大不了的,因為趙安的個人檔案要求如實填報的選項,就沒一個真的。
彆說,冒充老太爺私生子似乎有搞頭。
老丁說兩年前有八旗混混冒充過福康安,那幫家夥要不是因為碰上福康安提拔的官員被識破,估計能一路騙到雲貴川。
擱趙安前世那麼發達了,冒充將軍、官員的騙子也是一大堆,很多地方官府還當了真,不少都是騙了很久才被發現。
這年頭可比前世落後的多,運氣好裝的像的,一蒙一個準。
而且趙安不是冒充福康安,他是直接冒充老太爺私生子,除了老太爺這個當事人,誰能識破?
私生子的故事也很好編,乾隆三十年那次南巡可是發生過皇後斷發這樁大事的。
那拉皇後斷發事件被老太爺定性為皇後瘋了,可好端端的皇後怎麼就瘋了?
不管是民間還是朝堂,吃瓜的結果都是老太爺在杭州看上一位女子,要封她為妃,皇後一氣之下斷發抗議,結果引發廢後風波。
那拉皇後被廢餓死,事情鬨的沸沸揚揚,老太後都出麵了,但那個杭州民女卻沒了下文。
合理推演的話,老太爺玩了人家又不能把人家帶回宮,那人家是不痛恨負心人一氣消失,結果發現珠胎暗結,沒辦法隻能獨自在鄉野撫養兒子呢。
二十年後,女子帶著遺憾去世時會不會跟兒子吐露真相,讓他赴京尋爹呢。
嗯?
這個故事版本聽著怎麼這麼熟悉的?
小燕子啊!
性彆改一改,不是還珠格格,而是討債阿哥。
想到這裡,趙安竟不知不覺露出會心的笑容。
沒辦法,這故事太可樂了。
還尼媽的珠。
不過這種事得雲裡霧裡,不能點破,得營造出像那麼回事,卻誰也不敢戳破皇帝新衣的感覺。
就是地方官們覺得趙安真是皇上私生子,可誰也不敢去求證,同時也不敢得罪趙安。
萬一是真的呢,對吧?
不是真的,他媽的大半年連升十級?
這待遇除了福家那幾個小子,還有誰?
隻要官員們有這想法,趙安於官場上就能如魚得水,進退自如。
真求證也不怕,反正,他沒說過自己是老太爺私生子,一切都是你們強加給我的結果。
“大人莫要拿下官逗趣了,不瞞大人,下官出生後就不知家父是誰,是家母含辛茹苦將下官撫養長大”
趙安現場編了個故事。
故事大概內容就是母親在他十歲時病逝,臨終時讓一對姓趙的夫婦代為撫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