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對姓趙的夫婦自是趙有祿父母,二老已被老丁徹底抹除一切官方戶冊痕跡,人也被秘密送到鬆江安置,就這年代的找人手段,人死了也未必找得到。
福昌越聽越覺新鮮,不由好奇:“那趙大人之前不姓趙?”
趙安搖頭:“家母從未告知下官家父姓甚名甚。”
福昌“噢”了一聲:“那令堂是如何稱呼趙大人?”
趙安猶豫了下,隨口編了個小名道:“家母管下官叫五福兒。”
有壽、有財、有喜、有福、有祿。
可不就是五福兒麼。
問題趙安這隨口扯的小名又把人福大人嚇一跳,因為福大人知道有個人的小名叫“三福兒”,那人就是如今領軍出征高原的大將軍福康安。
這個“三福兒”的小名隻有一人敢叫,那就是當今老太爺。
而福大將軍的弟弟福長安則被老太爺親切喚為“四福兒”。
三福兒、四福兒,這來個了五福兒
搞的福大人腦殼嗡嗡響:他就隨口一玩笑,沒這麼巧的吧?
趙安不知福大人腦殼響,在那繼續編:“.養父出資供我讀書,下官有祿這名字是母親臨終時告訴養父的,但不知為何母親依舊不肯告訴我父親姓名,唉。”
說到這,趙安難過的歎了口氣。
“.”
福大人這會腦殼不是嗡嗡響了,而是跟被驚雷劈了下似的。
因為當今皇上也有一個漢名。
叫元壽!
此名乃聖祖康熙爺所賜!
元壽、有祿、五福兒
福大人深深看了眼麵前這位年輕的道台大人,咽了咽喉嚨輕聲詢問趙安今年多大。
趙安卻是一臉為難:“不瞞大人,其實下官也不知下官究竟多大。”
“呃?”
福大人有點懵。
趙安解釋道:“養父跟下官說過我實際是乾隆三十一出生的,但家母在時卻說下官是乾隆三十四年出生的,所以下官實是不知哪年出生。”
“原來如此。”
福大人點了點頭,好奇追問趙安可知母親是哪裡人。
趙安卻搖頭說他也不知生母是哪裡人,隻知母親說話跟揚州人不同,有點像南邊的。
南邊的?
福大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蘇杭二地,因為老太爺幾次南巡在蘇杭二地留下不少風流佳話。
忽的想起一事,笑著問道:“若本官沒記錯的話,趙大人是捐監出身?”
提到這個話題,趙安有些不好意思了:“下官本是想走科舉正途的,隻去年新任府台大人卻要縣裡為我保監,其後為我捐了個九品學錄。”
福昌點了點頭,這事他是知道的,當時隻覺額其納給個童生保監有點莫名其妙,現在看來,那額其納似乎知道點什麼。
當下又不無好奇道:“趙大人區區九品官為何要向朝廷繳納千兩議罪銀呢?”
“這”
趙安遲疑再三,終是鼓起勇氣道:“大人有所不知,下官並無這千兩銀子,乃是京中和中堂托人送給下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