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羅恩正準備離開時,魔力板突然閃爍起來,一條新的交易信息引起了他的注意。
“尋求:資深血脈調製師提供谘詢服務。
提供:"沙海獵手"核心超凡器官(完整眼球),可能附加觸須吸盤與腐蝕液儲存器。”
羅恩的腳步頓時停下。
“沙海獵手”——正是他一直在尋找的血脈樣本之一!
他迅速返回座椅,仔細閱讀詳情。
發布者自稱“迷霧行者”,提供的不僅是眼球,還有其他關鍵器官。
但交易條件卻頗為特殊——不是簡單的材料交換,而是尋求專業知識。
“需要一位具備深淵血脈調製經驗的專業人士,協助解決一個實驗體的穩定性問題。
實驗體來源於深淵第三層生物,目前處於高度不穩定狀態,隨時可能崩解或暴走。
若能提供有效的穩定方案,除主要交易物外,將附贈觸須吸盤與腐蝕液儲存器作為額外酬謝。”
這種以知識交換材料的方式,在巫師圈中並不罕見。
專業知識往往比實物更加珍貴,而且難以估價。
許多強大的巫師寧願用珍稀材料換取關鍵信息,也不願意用簡單的魔石交易。
羅恩幾乎是毫不猶豫地回應了這則信息:
“具備深淵生物血脈調製經驗,願意提供谘詢服務。
需要了解更多關於實驗體的具體情況。”
回應很快到來:
“感謝關注。
實驗體是一種深淵第三層的爬行生物基礎,經過多次血脈強化,目前已融合了"黑沙荒土"中三種不同生物的特性。
問題在於,實驗體雖然獲得了預期的能力增強,但同時出現了嚴重的不穩定性——具體表現為皮膚不斷龜裂並重組,內部器官位置頻繁變動,精神狀態極度混亂。
懷疑是血脈之間的相互排斥導致。
是否有處理此類問題的經驗?”
羅恩的眼睛微微發亮。
通過在黑霧學派使用獅蠍組織,以及血脈祭壇的那些組織進行的複雜血脈調製,他積累了還算豐富的實踐經驗。
對方提出的問題他應該能夠解決。
“多重血脈融合的排斥問題,是血脈調製中最常見的難題之一。”
羅恩回複道:
“根據您的描述,問題可能在於融合順序和媒介選擇不當。
若能提供更多細節,包括具體使用的血脈種類、融合順序、使用的媒介物質,以及實驗體的基礎狀態,我可以給出詳細建議。”
對方似乎頗為滿意,回複變得更加詳儘:
“基礎生物是沙漠蜥蜴,首先融合了"灰眼蠍"的視覺係統,接著是"岩膚蛇"的防禦特性,最後嘗試加入"黑沙蟻"的集群意識能力。
媒介使用了標準的"灰霧精華"配合少量"記憶水晶粉"。
問題出現在最後一次融合後,實驗體出現了明顯的排斥反應,體表不斷形成新的甲殼又迅速龜裂,內部器官位置每隔幾小時就會重組一次。”
羅恩微微皺眉,這確實是個棘手的問題。
通過“博聞廣識”特性,他迅速整合了腦海中所有相關知識,從不同角度分析這個難題。
“問題的核心在於最後融入的"黑沙蟻"集群意識,與前兩種血脈特性存在根本矛盾。”
他回複道:
“"灰眼蠍"和"岩膚蛇"都是強烈的個體意識生物,而"黑沙蟻"的集群意識本質上是一種分布式思維模式。
這種矛盾導致實驗體的身體和精神都處於不斷的自我爭鬥狀態。”
“關於解決方案,我建議以下幾點:
立即使用"意識錨定劑"穩定實驗體的精神狀態,防止進一步惡化;
引入第四種血脈作為"調和劑",推薦"灰霧蜥"的血脈片段,它具有極強適應性……;
媒介方麵,"灰霧精華"和"記憶水晶粉"的組合過於剛性,建議加入15%的"韌性流體"……;
通過特殊的能量場循環係統,幫助實驗體逐漸適應和整合……”
這一係列建議顯然超出了對方的原本設想的方案。
片刻沉默後,回複姍姍來遲:
“您的分析水平相當高明。
特彆是關於集群意識與個體意識衝突的觀點,確實點中要害。
我這邊正好有少量"灰霧蜥"的血液樣本和"韌性流體"您是否願意通過隔離係統進行一次麵對麵的詳細討論?
我在3號特殊交流室等候。”
羅恩略感驚訝,這種邀請雖然有些唐突,但也算情有可原。
在涉及複雜的超凡問題時,文字交流往往不如直接對話有效。
而且,在了解了對方的專業水平後,他倒是也挺希望更進一步和對方進行交流的。
通過中樞係統,羅恩被引導至3號特殊交流室。
那是一個被特殊能量屏障包裹的半透明空間,能夠允許有限的視覺交流,但完全隔絕能量波動和精神探測。
在對麵,一個模糊人影已經等候多時。
隔著能量屏障,羅恩隻能看到一個穿著深色長袍、身材高大的男性輪廓,麵部特征則完全被一層特殊能量遮擋。
“感謝您接受邀請。”
對方的聲音通過特殊裝置傳來,帶著某種刻意的失真:
“我是"迷霧行者",一名研究深淵血脈的學者。您展現出的專業知識令我倍感好奇——不是每個人都能準確指出"集群意識"與"個體意識"的根本衝突。”
“深淵生物的血脈融合一直是我研究的重點之一。”他不卑不亢地簡單回應了一句。
“您之前提到的"意識錨定劑",具體配方是什麼?”
對方突然問道,明顯是在測試羅恩的專業知識。
“標準配方包括月光石粉末、靈魂草精華、記憶水晶碎片和星露為基礎。”
羅恩從容回答:
“但在處理深淵生物時,我建議將月光石替換為"深淵石英",並加入少量"夢境花蜜"作為穩定劑,這樣能更好地適應深淵能量的波動特性。”
他的回答顯然令對方滿意,對方的姿態似乎放鬆了些:
“您確實具備豐富的經驗。關於我的實驗體,我嘗試過的穩定措施包括使用"平衡水晶"和"靈魂繩索",但效果都很有限。您認為,引入"灰霧蜥"的血脈後,大約需要多長時間才能看到明顯的穩定效果?”
“這取決於實驗體的基礎狀態和排斥程度。”
羅恩思索片刻,將自己的“血脈塑造”技能一步到位的過程,儘量轉化為一個極其專業的實操詳解:
“一般而言,初步穩定應該在24到48小時內出現,完全融合則需要7到10天。但關鍵在於要建立一個逐步適應的環境,通過能量場的循環促進血脈間的自然交融,而非強行壓製排斥反應……”
接下來的交流持續了近兩小時,雙方深入討論了各種血脈融合的理論和實踐問題。
羅恩通過“博聞廣記”特性,展現出遠超常人的知識廣度,而因為“血脈塑造”技能,又顯示出非凡的實踐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