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是孩子等待知覺訓練的日子,既你要儘可能多的教孩子玩"東西不見了-還會再現"這類躲貓貓遊戲,啟迪孩子等待知覺的發展。等待幫人生成耐心,它會給人生帶來幸運。
1、延遲一會兒吃奶
等待幫人成耐心,也會給人生帶來幸運。它不僅生成謹慎的品性,還是最有用的德性。
"啞啞啞,啞啞啞"王喜樂嘴裡響起了似哭似笑似的聲音。
"喜喜胃口真好!"妻子說道,"才玩了一會兒又要吃奶了,還地趕緊給,不然脾氣越來越大。"
"等待是種生存藝術,"我阻止著說道,"如果想讓喜喜的人生得到更多的快樂,從現在開始每次吃奶時必須延遲一小會兒,有意磨練他的耐性。"
說話間,孩子的聲音由"啞啞啞"變成"嗚嗚嗚"。
"延遲個屁!看喜喜都哭了!"妻子說著就急忙給孩子喂奶。
"延遲一會兒並不是在那乾等著,而是要讓王喜樂通過自己的努力進取才能吃到奶,是吃奶方法上的一種改變。"我說。
"才6個月的娃娃,吃個奶還要努力進取,你真是可笑死人了!"妻子不解地說道,"怎麼個進取法你來顯示給我們看?"
"人類的偉大,決定於在自己失意時還能耐得住性子,等待中再尋機做出嘗試動作。"我演示地對妻子說道,"先前,喜喜一發出要吃奶的聲響,你就主動給他吃,現在他需要做出用手抓開你的衣服這樣的努力。它就像以前我們引導孩子掰手指那樣,讓他知道做出怎樣的努力,才能吃到奶。"
"這樣會把娃娃急壞的!"妻子說。
"等待能使人與環境協調,能在各種狀況中求生存。"我說道,"最近三個月,喜喜吃奶時要有意延遲一下,並教他做出用手抓開衣服來找食的動作。"
"這麼一演示,你的吃奶進取法就變得很簡單了,我會一慢慢這麼做。"妻子說。
等待是種集中的毅力。人的毅力,是各類事物等待精神的積累,久久為功。
2、每個玩具都要關心到
這天下午,與妻子推著嬰兒車來到吉鹽場俱樂部大道的樹蔭下,四周有打牌的大人,也有玩各種遊戲的小孩。熱鬨之中,妻子與幾個熟人聊起了天,我推著嬰兒車選擇了一個好地方坐下,然後手將王喜樂扶坐於車頭。
"王喜樂,你看前麵有幾群人在打撲克,咱們嬰兒車的前袋裡也有。"說著話,我從車前袋裡掏出一付撲克,打開盒子弄出幾張,一邊讓孩子抓握,一邊指著那群打牌的人,向他解釋"撲克"與"打撲克"是什麼意思。
那邊,一條窄窄的綠化帶把打撲克的大人,與一些玩耍的小朋友隔開,他們三五成群各自玩著不同的東西。這些都是最有生命力的好課堂,這時候已沒必要想怎樣讓孩子玩起來,因為到處都是玩的精典,你隻要自由穿梭。
王喜樂,西邊的小朋友在玩金箍棒,咱們車上也有小金箍棒。
王喜樂,東邊的大哥哥在玩籃球,咱們車上的小籃球,與它像不像。
身後不時傳來打撲克者的歡呼聲,有時發出的聲響似乎把那條小榆樹組成的綠化牆震得發抖。
但我無意關心他們打出了怎樣的精彩牌局,隻留意眼前,注視並給孩子指點那倆個拿金箍棒玩對打的小朋友。我將嬰兒車推至離他們2-3米處,然後用王喜樂的小金箍棒在他的手上打來打去,解釋他倆在玩遊戲的進展情況。時間悄無聲息地往前走,王喜樂也有了想抓小金箍棒參加遊戲的意願,這種動作反應是神經發育應答的反應。
到了東邊。幾個朋友在做往返運籃球遊戲,我推著嬰兒車靠了上去。
6月齡的孩子,他的精細視力隻有2030厘米,物體超過3米就很模糊了。可以說,此時籃球這個龐然大物,它在王喜樂眼中是若隱若現的,因為倆邊來回運球的小朋友,在我身邊躥來躥去,時近時遠??我不由自主地抓著王喜樂的手觸碰嬰兒車上的小籃球。
隻見運球的小朋友到了3米的可視範圍之內,我就抓著孩子的手一起拍籃球。
離開3米遠,就讓他觀察嬰兒車邊小朋友的身姿。
嬰兒車繼續前行。很快遇上幾個在綠化帶邊抓蜻蜓的小女孩。我也瞅準機會在榆樹枝頭抓了一隻。
我將蜻蜓放到王喜樂的眼前,在20厘米至30厘米之間,他能看清蜻蜓身上各種漂亮條紋。
蜻蜓的翅膀在扇動,王喜樂的眼睛一動不動,看來像是陷入了冥想之中。
我明白,這些看起來微不足道,甚至不值一提的舉動,它們對孩子神經係統的正常發育是繞不過去的。
這時,王喜樂突然轉過頭,使出全身力氣,氣呼呼地發出"吭哧、吭哧"的聲響。
"我家喜喜餓了??"妻子離我倆大約30米,她迅速中斷與熟人們的聊天,一邊說話一邊輕快地趕了過來。
王喜樂的聽覺與嗅覺是靈敏的,當媽媽走到還有10幾米遠時,他伸長脖子,把小腦袋轉向她,並伸展雙臂。
"雖然肚子餓了,但在吃奶前要把自己的玩具收拾好。"我用手摸著兒子的小肚肚說道。
然後,用一隻手抓牽著孩子的手收拾散開的三五張撲克牌。此時,孩子的聲響由吭哧聲,轉變成“哇哇哇”。
當妻子的手抓到孩子的另一隻手時,他的哭聲更加嘹亮。
"看把喜喜急得!他一定是餓壞了!"妻子邊說邊想把孩子從嬰兒車中抱出來。
"吃飯前要把自己玩的玩具收拾好,一件也不能少。"我說。
"這麼小的娃娃能懂啥!你這是想一出是一處!"妻子拽著孩子說道,"這些東西還不是全是你牽著他的手收拾的……"
"還剩最後的金箍棒,"我向牽著王喜樂的手道賀,"祝你今天圓滿收拾好了自己的玩具。"
我一鬆手,兒子迅速被妻子抱起,她自覺不自覺的也用手牽著孩子的手,揭開衣服。
王喜樂邊吃奶,邊發出“吭哧”的鳴叫,嘴裡有種警覺的絮叨,應該是對剛才吃奶晚了一點,氣呼呼地啾啾咕嚕個不停。
西邊的太陽正在落下。自食其力的鳥兒在天空相互鳴囀,發出如下信息——今天抓蟲子的時間到了,不管肚子吃飽了沒,該回家了,不然會有生命危險。
從神經機製來說,自食其力本領需要從小訓練。它從牽著手尋找乳頭、收拾好玩具開始,到24歲才有可能為大腦構建起"自食其力"的行為意識係統,使得畢生幸福有所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