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臨近中午,陳延森趕到廬州。
筷跑總部大樓位於廬陽區的西北角,倒是與孟遠誌給他劃撥的那塊廠房挨得有些近,相距不過五六公裡。
裴毅、康國棟、寇震等一眾筷跑高層,此時站在園區大門前,望著路口緩緩駛來的銀色賓利。
待小李把車停穩,陳延森推門走了下去。
“老板!”
裴毅率先反應過來,快走兩步,主動迎上來問好。
康國棟雖說丟了CEO的職務,心底藏著一絲憤懣,但在麵對陳延森時,依舊表現得十分尊敬。
在接受森聯資本的融資前,他持有70%的股權,但每年隻有三四十萬的收益;先後拿到兩筆融資款,並獲得拚唄的首頁資源位,筷跑的估值一路飆升,最高漲到了14億。
儘管他手裡的股權比例變少了,但價值卻更高了,直逼700萬大關。
並且,企鵝、紅杉和高瓴資本,還在為了筷跑的A輪融資而角力競價,或許等到融資開啟的那一天,自己的身家就能突破1000萬。
因此,康國棟的心態極為複雜。
寇震是社招進來的高管,他比裴毅、康國棟兩人,更了解陳延森的操盤手段。
當初在拉手網時,他就見識過市場部總監,為了討好狐狸淘招商時的諂媚表情。
“辛苦了,外麵涼,大家進去聊!你們可都是筷跑的中流砥柱,必須養足精神,爭取打贏年後的拔除戰。”
陳延森拍了拍裴毅的肩膀,笑著與眾人寒暄。
至於拔除戰,顧名思義,就是去滬城拔除餓了麼這個競爭對手!
裴毅點頭稱是,並為陳延森介紹一旁的幾位同事。
一行人邊走邊聊,向著大樓裡走去。
這是一棟四層高的辦公樓,原本是一家服裝廠的生產車間。
外牆還殘留著褪色的廣告標語,唯有內部經過了重新裝修,才讓陳延森有了點參觀互聯網企業的感覺。
每層麵積高達1600平米,一眼望去,擺放著密密麻麻的辦公桌。
“老板,我們原來隻租了一層,但最近一個月的擴張速度太快,又把其他三層也租了下來,這地段雖然有點偏,但辦公成本也低,每平米每天的租金隻要0.7元。”
裴毅指著一樓的辦公區,緩緩解釋道。
“總部現在有多少人?大家住在哪,平時怎麼解決吃飯問題?”
陳延森隨口問道。
裴毅和康國棟挑選的這棟辦公樓,倒真是物美價廉,省下來的錢,都花在了新客貼補、地推商務和外賣騎手上。
這點讓他很滿意!
“差不多有400人,但每天來坐班的隻有300出頭,剩下的全是地推商務,分散在廬陽、瑤海、蜀山和包河區的商業中心辦公,每周回來一趟。”
裴毅回複道。
他頓了頓又說:“員工基本住在附近的榮鳳苑,小區東南角有一條小吃街,三公裡外還有一座商場。”
“這裡原來是服裝廠,那就應該有食堂,咱們可以自己招廚師,員工吃得好,還能節省不少時間,用來午休。”
陳延森微微頷首,隨即叮囑道。
畢竟自己搞食堂,又可以增加十來個工作崗位,一年能給他貢獻幾百縷人道薪火。
“好的,老板,我會儘快安排。”
裴毅連忙答應。
“國棟,現在每天超10萬筆訂單,作為技術部負責人,你得做好訂單處理與調度工作,既要保證全職騎手的收入,也要考慮送達時效性,對了,你們都送過外賣嗎?尤其是路線規劃和時效優化小組的同事?”
陳延森停下腳步,看向裴毅和康國棟等人。
送外賣?
這倒是問住了他們。
“老板,我跟棟哥之前在翡翠湖大學城送過。”裴毅回答道。
“老板,筷跑在訂單分配算法、實時跟蹤監控方麵,主要是通過GPS定位技術和消息推送機製,為騎手快速、準確地分配訂單,為用戶及時更新訂單狀態,初步成效還不錯。”
康國棟跟著回複道。
陳延森聽懂了,路線規劃和時效優化小組的同事都沒送過,對底層的外賣交付路徑,並沒有一個清晰的認知。
“這兩個崗位,至少要安排一周時間的配送體驗,送餐的時效性不僅要靠算法提升,還得依賴騎手數量和訂單分發能力。”
陳延森語氣嚴肅,沉聲說道。
說白了,如果人手不足,那就增加配餐員數量,沒必要為了提高人效,把送餐時間壓縮到極致。
他並不希望出現月入兩三萬的單王,也沒打算把外賣騎手這個職業,營銷成一份人人都想乾的工作。
騎手部總監夏翔宇聽後,反複琢磨陳延森的這句話,隱約讀懂了大老板背後的潛台詞,他重重地點了點頭道:“老板,我明白了。”
“國棟,你的工作彙報我看了,當前困擾路線優化最大的問題是,拿不到千度或高德地圖的實時路況、擁堵情況和交通事故等信息,這個問題我跟紅杉資本的沈南鵬溝通過,最遲二月中旬幫你搞定。”
陳延森衝康國棟說道。
對於康國棟識趣地讓出了CEO一職,陳延森對他也比較客氣,這人管理水平一般,但編程技術確實過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