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號,陳延森乘車返回虛城。
臨走前,他在城外給陳國賓買了一套獨棟彆墅,三百多平米,精裝修,家電齊全,能拎包入住。
用趙思遠的原話說:房東是他朋友,去了深城發展,這套彆墅已經空置了兩年,陳延森買下來,也算幫了他的大忙。
陳延森自然不會相信,心裡猜測,這房子保不齊就是從哪個開發商手裡要來的。
但他也不介意,反正購買價格與市價持平,手續完整,任誰也挑不出毛病來。
至於陳國賓住不住,以及能不能住得習慣,陳延森才懶得去管。
蚌淮高速上,一輛賓利慕尚和一輛寶馬750,一前一後地行駛著。
陳延森坐在汽車後排,腦子裡琢磨著快的打車的營銷推廣方案。
程偉星打算邀請一部分司機和乘客進行小規模的灰度測試,先收集使用反饋,再進一步優化調整,爭取在上線之後,保證訂單匹配算法和支付流程的穩定性不出問題。
同時組建地推團隊,為所有成員提供全方位培訓,確保每一個人都要熟悉產品功能和推廣話術。
一開始,程偉星想把線下推廣工作,交給第三方的地推公司,但被陳延森拒絕了。
首先,他非常了解這些地推公司的底色,做事敷衍,數據經常造假,錢花了,卻沒有效果;其次,快的打車團隊的成員,如果不去線下近距離接觸司機和乘客,就很難發現用戶的真正痛點。
另外,程偉星借助杭城大學生創業聯盟執行董事的身份,輕鬆搞定了當地的兩家出租車公司高層,對方願意嘗試,向自家旗下的出租車司機推廣打車軟件。
至於線上推廣,程偉星就不用擔心了,僅靠橙子手機應用商城,就能為快的打車帶來超2000萬的曝光量。
與上一世相比,快的打車的預估上線時間,足足提前了半年。
而滴滴打車的創始人陳維,至今還在致富寶擔任B2C事業部副總經理,絲毫沒有辭職創業的跡象。
去年12月,陳延森找獵頭挖過陳維,想讓他加入森聯資本,負責橙子支付項目組,但被對方給拒絕了。
由此可見,此時的陳維,甚至連跳槽的想法都沒有。
但陳延森心裡清楚,網約車的發展勢不可擋,就算滴滴沒出現,也會有噠噠、咕咕跟他競爭。
“餓了麼拿到融資了!”
坐在一旁的萌潔,突然開口道。
陳延森皺起眉頭,接過萌潔遞來的手機。
隻見新聞標題上寫著,國內外賣鼻祖:餓了麼完成B輪融資,將獲阿狸5000萬資金。
外賣鼻祖?
章旭豪自己買的通告?
這玩意誰強,誰才是鼻祖?
想到這裡,陳延森撥通了裴毅的電話問道:“給你半年時間,弄不死餓了麼,CEO的位置就給我讓出來。”
“老板,我知道了,明天我就帶寇震和抽調的人手去滬城搶市場。”
裴毅聽出了陳延森話裡的戾氣,趕忙回應道。
如今市麵上隻有餓了麼和筷跑兩家成規模的外賣平台,筷跑雖有資金和流量優勢,但餓了麼已在滬城盤踞了四五年,裴毅要想一口氣滅掉章旭豪,也絕非易事。
好在裴毅也是滬城人,同樣了解本地的餐飲業以及用戶的點餐習慣。
“那就好,彆讓我失望。”
陳延森沉聲叮囑道,隨即掛斷了電話。
‘國內的互聯網商圈,看來全亂套了。’
陳延森暗暗想著。
或者從阿狸通過股權置換的形式收購狐狸淘起,就開始發生了重大偏移。
快的打車提前半年麵世,餓了麼提前一年拿到B輪融資,美團遲遲無法從千團大戰中勝出……
隨著陳延森資金和資源的增多,他的一舉一動,都在改變未來的走向。
沉吟半晌後,陳延森回過神來,並沒有因為這些改變產生慌亂情緒。
畢竟他最大的依仗是薪火係統,又不是先知先覺的信息優勢。
“餓了麼獲得融資,是不是會對筷跑的融資和發展造成衝擊?”
萌潔見他沉默了好大一會兒,不禁擔心地問道。
“商業競爭這種事,有時候不可避免,就像團購大戰一樣,不管打多久,總有一天會誕生最終的勝利者。”
陳延森淡淡一笑,毫不在意地說。
萌潔點了點頭,她見陳延森一副信心滿滿的樣子,便放下心來。
與此同時。
企鵝、紅杉資本和高瓴資本都收到了消息,他們也沒想到,短短幾個月,投資界對外賣的商業模式,就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
現在阿狸入場,餓了麼和筷跑之間的爭鬥,必然會演變成阿狸與森聯資本的競爭。
“Martin,儘快聯係陳延森,就說企鵝願意給16億的估值。”
馬文騰衝著柳誌平吩咐道。
與上次的報價相比,再次提升了2個億。
“Pony,以我對陳延森的了解,對方恐怕不會接受,他的心理價位至少在合理報價的基礎上,再溢價30%才有機會打動他。”
柳誌平搖了搖頭,直接拒絕了馬文騰的提議。
“論貪心,確實誰都比不上這小子。”
馬文騰愣了一下,雖不想承認,但也明白柳誌平說得沒錯。
就拿企鵝投資拚唄來說,外界都誇他是慧眼識珠,隻用了3億美幣和QQ的一級流量入口,就拿下了拚唄15%的股權。
可又有誰知道,為了通過這項決議,他費了多少精力才搞定的董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