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特麼不是純屬放屁嘛!
雷逸軍隻想做高性能、高性價比的中低端手機,至於高端手機要不要做、能不能做,起碼也要再等兩三年。
待小米在手機行業站穩腳跟後再說。
羅勇浩回去後,想了一晚上,覺得自己跟雷逸軍理念不合,與其加入小米,還不如自己造手機。
雷逸軍不知道的是,他本想給小米招個品牌部總監,不但沒成,還給小米培養了一個潛在對手,硬生生點燃了羅勇浩的手機夢想。
“雷總,小米MI2和小米1S的籌備工作完成了,什麼時候召開新品發布會?”
市場部的黎萬強推門進來,打斷了雷逸軍的思緒。
“跟橙子科技的陳總也溝通好了嗎?”雷逸軍回過神,緩緩開口問道。
“嗯,產品設計、技術規格、物料清單和質量標準文件都發給了對方了。”黎萬強拉開一把椅子,徑直坐了下來。
“小米初代機的總銷量還不到500萬台,這跟一開始的預期相差甚遠,按原來的上線計劃,小米MI2和小米1S不會這麼早推向市場。”
雷逸軍歎了口氣,滿心不甘道。
前後加起來,小米初代機隻賣了八個月,一旦新品上線,大概率就得停產。
在手機行業內,八個月的生命期不算短,就連蘋果手機的售賣黃金期,通常也隻有一年。
可關鍵的是,小米手機的銷量太少,平均下來一個月才50多萬台,與橙子手機相比,差了五六倍。
“雷總,市場環境變化太快,速度太慢,就容易被對手趕超。另外,360手機的配置和價格,對小米初代機的銷量影響很大,昨天全網銷量隻有一萬台。”
黎萬強勸說道。
新品上線的時間越往後拖,對小米越不利。
“定5月8號,寓意好!希望這兩款新產品,能給小米帶來全新的轉機。”
雷逸軍眉頭微蹙,沉默半晌後,給了一個回答。
“好的,雷總。友商那邊,要不要邀請華為的餘總?”
黎萬強繼續問道。
前天微博罵戰,餘晨東雖然沒下場,但也被冷嘲熱諷得夠嗆。
大矛盾沒有,可見麵總歸有點尷尬。
“我來處理吧。”雷逸軍準備親自給餘晨東打個電話道歉,順便緩和一下關係。
其實2012年的雷逸軍還是個華為粉絲,經常在微博上和餘晨東互動,誇讚華為的產品。
就像此時的羅勇浩也是個米粉一樣,儘管他覺得自己跟雷逸軍的經營理念不同,但並不影響他喜歡小米這款產品。
第二天上午,羅勇浩就收到了小米2的新品發布會邀請,地點還是在燕京798藝術中心。
他也沒多想,當即決定如期赴約。
一方麵,羅勇浩想要近距離了解小米的新產品;另一方麵,還能在發布會上,積攢更多的供貨商資源,為錘子手機的下一步做準備。
另一邊。
陳延森放下手機,稍作思忖,決定前往燕京。
相較於小米2的發布會,他此行更重要的目的是巡視高德和字節。
雖然蕭軍和張易鳴這兩個人,都是他親手挑選的小弟,但人心易變,對子公司的運營管理,不僅要通過財務手段控製,還得加強實地監管與戰略把控。
陳延森明白,坐在辦公室裡看報表,永遠無法洞察項目的真實經營困境,那些藏在數據背後的隱性矛盾、團隊離心傾向,唯有親臨現場才能察覺。
他計劃用兩天時間,與中高層管理人員進行一次深度談話,然後利用公司內部論壇、辦公軟件和郵件,與基層員工之間建立實時反饋機製。
一旦子公司的動向有異常,他都要第一時間掌控,以免出現一些突發危機,影響了他的商業布局。
隨後幾天,拚唄上下為了618大促忙碌著,橙子科技也在籌劃著秋季新品發布會。
陳延森乘坐飛機,再次飛往燕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