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總,360手機的代工訂單,已經發給了廬州工廠的蔡景明。”
周弘毅在說話時,語氣中夾雜著抑製不住的欣喜,他頓了頓又說:“陳總,多謝。”
他心裡清楚,僅憑360和華為的實力,很難在上線當天賣出五萬台現貨和八點六萬預售訂單。
雲速快遞的前置倉配送模式,外加AuroraOS和電池管理係統,令360G800Pro閃耀快速得到市場反饋,並極大緩解了安卓手機卡頓、發熱的毛病。
橙子科技的供應鏈品質,也要明顯優於海爾。
至少黑屏的問題沒再出現!
“恭喜周總,現在預售總量是多少?”陳延森聽出了周弘毅話裡的得意,隨口問道。
360手機賣得越多,橙子科技賺得也就更多。
沒人會討厭一個給自己賺錢的人!
“11.4萬台,加上5萬台賣出去的現貨,我估計兩天的總銷量,將突破20萬台。”周弘毅笑著回道。
這個成績,與橙子手機還有一定差距,但與小米相比,卻毫不遜色。
2012年的手機市場就是如此魔幻,用戶在極致的性價比麵前,壓根不管品牌和係統適配性問題。
便宜就敢買!
連大菠蘿和大香蕉這樣的四卡四待跑馬燈手機都能風靡一時,360手機能賣20萬台也不足為奇。
沒有賣不出去的東西,隻有賣不出去的價格。
畢竟幾年後,連美圖秀秀造的P圖手機,都能賣出去幾百萬台。
陳延森陪著周弘毅聊了一會,十分鐘後掛斷了電話。
他隨手打開郵箱,果然找到一封蔡景明抄送給他的郵件,內容裡赫然寫著,代工訂單量:100萬台!
周弘毅對自己倒是有信心,也不怕砸在手裡。
陳延森嗤笑一聲,不過他也沒放在心上,這筆訂單能給橙子手機工廠帶來1.6億營收。
他巴不得周弘毅這樣的人越多越好。
與此同時。
360手機的成功,也讓很多人嗅到了商機。
前有陳延森,後有周弘毅。
此時的手機行業,給人一種‘人傻錢多速來’的錯覺。
一幫人蠢蠢欲動,既有網易的丁磊,也有剛剛成立大可樂的丁秀洪,小辣椒的汪曉雁,以及公開表示想做手機的羅勇浩。
按理說,造手機跟一個教書匠沒多大關係,可羅勇浩不這麼想。
陳延森是大學生,之前搞電商;周弘毅更是靠著3721流氓軟件起家的,這兩人都行,沒理由自己不行。
尤其去年十一月,他去了一趟小米總部,跟雷逸軍溝通後,更加覺得,造手機沒難度。
於是,羅勇浩在5月2號這一天,在微博高調宣布:錘子科技正式成立,先做安卓定製係統,再做手機。
言外之意,老子沒錢,想投資的趕緊來。
雷逸軍得知後,先是一愣,接著無奈地搖了搖頭,他沒想到,短短一年時間,智能機賽道就卷成了這副模樣。
去年他邀請羅勇浩來小米參觀,本意是想借助對方在互聯網和科技圈的影響力,為小米手機鼓吹造勢。
可羅勇浩卻會錯了意,以為小米想拉自己入夥。
結果雷逸軍坐在辦公室裡,聽羅勇浩說了一大堆對手機行業的見解,並勸他調整小米的產品規劃:“做手機要注重設計和用戶體驗。”
雷逸軍當時就想起身離開,但為了保持風度,還是耐心地聽完了羅勇浩的高談闊論。
但他很快就後悔了,認為自己應該早點結束這場毫無意義的溝通。
按羅勇浩的想法造手機,光物料成本就得1700到2000元,那售價定多少?
3000元還是4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