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天,乍暖還寒。
前一刻暖陽和煦,下一秒便細雨如織。
簷角的銅鈴在春風中亂撞,發出急促的聲響,雨水順著城牆垛口滑落,在青石板上洇出層層墨色。
街麵上的行人紛紛撐起雨傘,沒帶傘的人或大步疾行,或躲進路邊小店。
王斌站在一家牛肉湯館門口,心情和屋外的天氣一般,糟糕透了。
儘管筷跑在團購行業已是領頭羊的存在,但在春申這座小縣城裡,卻仍舊不受待見。
他沿著北街一連陌拜了十幾家餐廳,老板的回複基本都是‘沒聽過’、‘不合作’、‘沒興趣’。
在團購和外賣尚未盛行的年月,幾乎所有餐飲商家都依靠線下派發傳單進行推廣,憑借餐品口味與老客維係立足市場。
什麼狗屁筷跑!
一上來就想抽走5%的營業額?
簡直異想天開!
招幾個發傳單的兼職工,一天才花多少錢?
“怎麼和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樣啊!”
王斌愁眉苦臉,掏出一包黃山,自顧自地點了一根,狠狠吸了一口。
“小夥子,我看你西裝革履、皮鞋鋥亮,應該是房產銷售吧?”
牛肉湯館的老板是個禿頂中年大叔,笑吟吟地主動搭訕道。
“不是,我賣保險的。”王斌沒好氣地回道。
“嘿嘿,你小子還挺衝啊!”老板聽出了端倪,眼前這小子分明在忽悠自己。
“大哥,開個玩笑而已。”王斌歎了口氣,給老板遞了一支煙,有氣無力地說道。
“房子賣不出去?”老板接過香煙,但他沒抽,而是夾在了耳朵上。
操!
王斌暗自嘀咕一聲,低頭瞥了眼身上的行頭。
這身打扮真的很像房產銷售嗎?
為了這份新工作,他特意花八百塊在海藍之家買了套西裝。
“大哥,我是筷跑網的商務經理。”王斌忍不住了,選擇攤牌,亮出了真實身份。
“陳延森的公司?”老板眼前一亮,連忙追問道。
“你聽過?”王斌臉色一喜。
“你是團購還是外賣業務的招商?”老板點了點頭,一副很了解的架勢。
“團購業務,大哥,挺懂啊!”王斌笑嘻嘻地湊上前,熱乎地攀談道。
“臥槽!你小子那是什麼眼神?大哥我平時也很喜歡讀書看報的。”老板翻了個白眼道。
“失敬失敬!大哥,我看你這店的生意也不咋樣,有沒有興趣入駐筷跑?”王斌乾巴巴地問道。
“我算知道了,你為什麼剛才垂頭喪氣,就你這說話水平,沒挨打都算走遠了。”
老板沉著臉,語氣不爽地回懟道。
由於春申緊挨著州來,最出名的小吃便是牛肉湯,城裡城外的居民隻認老字號,像他這樣的新店,自然門可羅雀。
王斌訕笑,他也意識到說錯話了,連連道歉。
老板擺擺手,似乎也沒放在心上,直接問道:“咋收費的?”
“5%的扣點,比如筷跑給你增加了一萬元銷售額,平台抽五百元技術服務費。”王斌伸出右手,張開手指比劃道。
“靠譜嗎?我隻在今日頭條上刷到過筷跑的新聞。”老板又問道。
“廬州有一家牛肉湯館,一開始沒生意,一天隻能賣二三十碗,你猜上了筷跑以後,老板一天要賣多少碗?”王斌眼咕嚕一轉,信口胡謅道。
“五十碗?”老板隨口猜了一個數字。
“五百!”王斌大聲說道。
他能入職筷跑,全靠一張嘴,情商不夠,牛皮來湊。
當初在麵試時,跟王天明吹噓自己是學生會負責人、大學生創業聯盟會長。
在老王看來,這家夥臉皮太厚了,不做銷售實在是浪費人才。
“儘扯淡!”老板不信,可嘴角卻不自覺地上揚,顯然是心動了。
“咱們春申內外有十幾萬筷跑用戶,入駐商家才幾十家,一旦上線,保準你生意爆炸。”王斌繼續鼓吹道。
“我這店裡主要賣牛肉湯、牛肉麵,大碗八塊,小碗六塊,手工燒餅是一塊錢一個。”老板搓了搓手,滿臉堆笑地問道。
一天賣500碗!
那不得賺瘋啊!
“可以先做兩個套餐,大碗牛肉湯加一個燒餅,價格6.9元;小碗牛肉湯加一個燒餅,價格4.9元。”王斌試探性地給出建議。
“不行不行,虧太多了。”老板搖了搖頭。
“那算了,反正前麵還有一家牛肉湯館。”王斌絲毫不慌,不鹹不淡地說道。
老板一聽,眉頭頓時擰在了一起,生怕競爭對手上了團購以後,把自家的生意都搶走了,於是他小心翼翼地問:“往上漲一塊?”
“要不,往下降一塊,我再免費給你報個秒殺活動。”王斌接著砍價。
“……”老板沉默不語,隨即扭頭看了一眼三十平米的用餐區,自己忙得過來嗎?
“活動的事不著急,先試試看吧,但我每天隻能接待300名團購客戶。”老板想了想說道。
他這是夫妻店,一天累死他也做不了五百碗牛肉湯。
“沒問題,可以在後台設置核銷上限。”王斌咧嘴一笑,心頭一鬆,暗道:終於搞定了第一單。
接下來,他從包裡掏出了一份製式合同,先讓老板簽字確認。
忙完這些,王斌又幫老板開通了商家後台,並簡單介紹了菜單欄的各項功能,以及貨款提現流程。
“周老板,下午我們筷跑的工作人員會上門幫你拍攝產品圖。”王斌在離開前,不忘提醒對方。
“王經理,麻煩了,我下麵給你吃吧?這都中午了,吃完再走。”周老板熱情地招呼道。
“不了,公司有規定,我還得回去幫你蓋章,安排上線流程。”王斌果斷拒絕。
此時,雨也停了,路麵上濕漉漉的。
“行,那您忙。”周老板送他送到門口。
王斌攥著手裡的合同,快步趕到了時代廣場,剛走進一家蓋澆飯大排檔,便看到一臉衰相的吳星宇和氣定神閒的王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