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同事遭遇相同問題,可聯合收集證據。
投訴與仲裁途徑
勞動監察投訴向當地勞動保障監察大隊提交材料,要求查處違法行為14;
勞動仲裁若用人單位未支付加班費或強製超時工作,可申請仲裁要求賠償(時效為離職後1年內)6。
健康保護措施
定期體檢並保留報告,若因工作強度引發健康問題(如靜脈曲張、腰椎損傷),可主張職業病認定;
向用人單位提出書麵調整崗位或減少工時要求。
三、改善工作狀態的短期方案
與用人單位協商
提出縮短工時、增加輪崗頻率或補充人手的建議,引用《勞動法》第四十一條強調協商必要性6。
利用碎片時間休息
在巡邏間隙合理調整姿勢(如短暫倚靠);
與同事協調任務分配,避免持續高強度作業。
心理疏導支持
通過工會、社區心理谘詢服務緩解壓力,或向公益法律機構(如“12351”職工熱線)求助。
四、長期職業規劃建議
技能提升
考取消防設施操作員、安全管理師等資質,轉向管理崗或專業領域,降低體力消耗。
行業選擇
考慮轉向實行標準工時製的物業公司或企事業單位保安崗位,優先選擇8小時工作製且分工明確的雇主。
關鍵法律條文索引
每日/周工時限製16
加班時長與報酬16
休息權保障14
若需進一步指導或個性化方案,建議攜帶證據谘詢當地勞動仲裁委員會或專業律師(可撥打12348法律援助熱線)。